人口观相关论文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是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通过试验,该教材受到大多数师......
中学地理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地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原则,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使学......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当前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新地理......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20206-01 人口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发现自己与大自然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而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也使人们迫切感......
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 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一、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環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
1新发展观与新人口观rn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落后不发达状态向先进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人们对发展手段和......
马克思人口观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关于马克思人口观的研究才开始活跃起来.马克思人口观是马克思主义对......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不可替代......
地理教材中渗透的德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有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和科学态度等内容;也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地理学科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地理知识是构成人类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地理教育在帮助公民确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中有着......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
理解人口对发展的作用,不能片面地将人口从发展体系中孤立出来,而需要将人口因素放入发展整体系统中来考察人口变动的内在机理以及......
文章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强调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的重点是强化宇宙观、环境观、人口观、科技观、资源观和领土观六种教育,并阐......
邵力子(1881-1967),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1949年4月国共谈判破裂后,他留于北平,同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后任全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能力目标:培养学......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本型、服务型、人文型计划生育是今后发展和......
毛泽东邓小平人口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和人口背景下的运用和发展。两者的立足点、思维方法和基本内涵是一致......
【正】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地理课程标准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关注地理审美情趣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质疑、交......
我国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课堂教学......
20世纪初,李大钊、陈独秀等以《新青年》为阵营的进步学者,在接受西方人口思想的同时,从自己的立场和社会实践出发,提出了深受马克......
新人口观:人口增长可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新人口观与传统的人口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把人口、资源、环境都看作是影响经济发......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始终注意狠抓"三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如何协调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承担着重任.地理教师应结合当前实际形势,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口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形成把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口发展战略,把人......
地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地理课程处于地理教育的核心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而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
高一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
从幕末到现代日本所采取的人口政策对本国生产力和其他国家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通过日本近代大思想家德富苏峰的相关论著对日本......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一表述与五年前的中共十七大报告......
<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
...
<正>根据笔者对高中地理优质课的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平均每分钟提问2.4次,但这些提问超过一半属于低层次的问题,其缺失......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青少年学生思想独立意识明显增强......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也在随之变化,各国都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
【正】 以1974年的世界人口年为起点,人们很快地越来越关心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同年8月,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召开了世界人口会......
【正】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理环境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