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哲学相关论文
红色文化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奥秘,应该充分发掘出来,通过与传统心性哲学尤其是佛禅哲学离“苦”之道的比照诠释,能够展现其巨大的文......
罗钦顺是明朝中叶著名的理学家,其学自释氏入,后归本程朱,而与佛教和陆王学相抗衡.晚年著《困知记》一书,集其一生学思之精华.他自......
在现代性的历史大背景下,现代新儒家力图立足传统,构建本土现代性。而在现代新儒家中,冯友兰的思想十分特殊,它不同于其他现代新儒......
部分汉学家如安乐哲等认为,儒家人性论坚持一种经验性的、过程式的不断生成的人性观念,以与西方哲学本质主义的或基础主义的思维方......
儒家的心性哲学自先秦以来一直就具有生态学方面重要论述,至王阳明《传习录》则生态学意义更有特色,也更与现代生态学的具体表述方......
"情"在中国哲学中,常常被视作心性结构中比较低的层面,是与恶相关的。王阳明在朱熹"心统性情"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确立了"情"在心性中的......
《坛经》是南禅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思想内核是"明心见性"。南禅心性哲学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渐渐演化为一种美学趣味,渗透到文......
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思想中,"心性"是最核心的概念,它包含"心如真如、即心即佛、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等思想内涵与特征。慧能心性论思想在......
心性哲学乃传统儒学哲学精髓,肇始于孔子之仁学,民本思想是源于西周初年的中国古老政治思想。其实践不能不依托于圣贤政治,并最终奠基......
胡建明博士于1990年赴日留学,在东京驹泽大学攻读佛学,在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田中良昭、吉津宜英、池田鲁参、石井修道等教授的悉心指......
期刊
本文分别介绍藏传佛教格鲁派佛性论哲学和汉传佛教三论宗心性哲学,比较二者的异同,加深我们对藏传佛教心性论以及汉传佛教心性论实......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里的先驱并且拥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将国学古琴音乐与中国的哲学心性相结合,对古琴音乐与文化认识作了相关的......
对主体意识的高度重视,是孟子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孟子从战国时代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的力量,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新的论证,否定......
本文结合中国哲学对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进行了新探索。认为《原道》中之"道"的内涵应包括二层面意义:一是这道指天(地)......
后现代哲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现代化进程后,对人类命运的进一步回顾和反思,目的是挽救现代人"价值"的失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基于佛教中国化历程的考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特质。研究认为,在中国固有的人文理性这一文化基调的引导下,佛教文化本土......
论文结构含四章,约15万字。第一章“心学与美学”,探讨心学何以进入美学的理据,即理学和心学通向美学的可能;第二章“本体与工夫”,揭示......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中国的美学应该是对应于中国心性哲学的“乐学”,这是劳承万新著《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的核心观点。......
儒家自先秦开始,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是"天人性命之学"的滥觞。两汉之后,儒学发生了异化,这套"天人性命之学"渐渐被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