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客车相关论文
11 储能制动储能制动是一种古老的制动技术。储能制动顾名思义是将能量预先贮存起来,当需要制动时进行释放。储能制动目前多采用弹......
3 10 4电空制动机的安装使用说明10 4电空制动机以 10 4空气制动机为基础 ,通过增加电空阀座、缓解风缸、 5芯电缆和电空连接器......
研究了提速客车车辆的动力性能,与空载货车相比,客车的脱轨系数(Q/P)小,脱轨安全度不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的控制因素.根据实测试验......
<正>20 制动基本术语及有关物理量20.1制动基本术语 制动距离:从司机操纵制动手柄达到制动位一直到列车停车为止时列车行驶的距离......
根据国内外制动机发展的历史和运用现状,分析现阶段在提速客车上产生的意外制动原因,这可以通过司机合理操纵与采用新的硬件设备来......
1列检中遇到的问题1.1<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已不能适应提速客车列检武南列检所在2001年8月27日发现T70次旅客列车机后13辆CA25k9......
结合国内外及作者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我国提速客车纵向冲动及车钩摩耗加剧的原因,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问题......
介绍了Koni、Dispen、Sachs3种油压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试验特性.对油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和卸荷速度的选......
对提速客车运用一个段修周期后进行检修时发现轴承存在3种典型故障,文章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
济南铁路局青岛车辆段配属的25K型提速客车自1999年至今已经过了6年的运用考验,从总体上讲,其盘形制动运用效果良好.与闸瓦制动相......
介绍了车外噪声的分布特性,分析了车外各部分噪声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提出了降低车内噪声的具体措施.......
提速客车的生产标志着我国的客车设计、工艺、制造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提速客车上线运行以来,尽管没有发生重大行车安全事故,......
9 机车电空制动技术简介9.1 概述在我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中,列车的调速和停车作用都是通过司机的操作实现的.在一列列车中,司机通过......
17 新型客车制动系统配置17.1 普通双层客车制动系统配置与普通客车相比,双层客车更能充分地利用车下有效空间.车体下部距轨面仅25......
19提速客车制动试验随着旅客列车从种类到速度的发展,近年10来,进行了大量的制动试验,现根据不同车型对其主要制动试验进行简要叙......
文章论述了提速客车电空制动开通工作技术装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重点论述了F8电空制动机紧急制动性能参数,电空紧急阀结构、作......
1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客运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致使旅客列车普遍超员,加之列车运行速度低,铁路客......
空气弹簧作为铁道车辆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新型提......
结构应力分布状态的确定是结构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和可靠性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在全程实测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关键部位应力-时间历程......
对提速客车转向架主要部件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现场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了提速客车一系减振器座的寿命......
通过对提速客车纵向冲动的试验,研究了提速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总体情况.提出线路坡度综合指标P和半径指标R,据此分析线路情况对纵......
详细分析了全旁承支重转向架的结构,建立了能够精确模拟干摩擦副的非线性仿真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整车计算软件.针对SW-160型提速客车......
计算了当20辆相同的提速客车通过40 m+4×72 m+40 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六跨连续箱形梁桥时,车辆参数对桥梁竖向有载自振频率的影......
介绍几种新型减振器技术研究成果,包括电流变液体减振器、节流式磁流体阻尼可调减振器、双筒液压充气减振器、磁性减振器、可调阻......
说明提速客车意外制动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从实施"检查按钮"检查、列车管减压量、机车过充风缸消除列车管过充压力的时间三个方面分......
论述了提速客车整体盘和分体盘组装流程,对分体盘动平衡工序进行优化,设计专用的分体盘动平衡工装,提高了分体盘的组装效率。通过动平......
列车踏面制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大位移、动态接触热-机耦合问题.介绍了热-机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首次对某提速客车的双面踏面制动过......
我国提速客车采用蠕墨铸铁制动盘,近几年蠕铁制动盘外侧散热筋在使用寿命内频繁出现开裂,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文......
1提速客车装用防滑器的必要性(1)制动粘着系数是车辆基础制动设计的基本参数之一,提速客车一般选取湿轨面状态粘着系数值的1.1倍~1.2倍作为基本......
分析了提速客车转向架安全吊座孔附近产生的疲劳裂纹特征,提出共振现象造成的结构振动疲劳是该部位产生裂纹最主要原因的假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