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史相关论文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古典散文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随笔作为散文的重要体式之一,是古希腊罗马对话体、书信体和历史散文杂糅的产物。......
界说与引言 本文所论问题的时段基本限定在20世纪40—90年代的六十年间,前后延伸的幅度不大,除非必需;所论内容仅限于这一段的中国......
在文学创作的各种文体门类中,报告文学因其交叉性、边缘性往往不被纳入文学史叙述的主干.而且一般说来,报告文学作为艺术形式的一......
以往的文学史教学,偏重史的梳理,往往忽略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还原文本主义”为目标的特色教学模式,一......
报告文学是以非虚构为规则,以社会关怀为主旨,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报告对象的兼具新闻性、文学性和思辨色彩的一种边缘性文体。中国的报......
本文重在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理论发展的脉络:基源于新文学运动的内在矛盾,现代散文虽在二十年代取法西方浪漫主义,但在三十年代......
<正> 我的家乡在古城潮州,祖父是私塾先生,当了一辈子教师。父亲年轻时在上海、重庆从事考古与电影等文化工作,解放后出于建设家乡......
先秦盟誓文是古代文体史初始阶段有代表性的应用性文体 ,它经历了从口头形态向文字形态发展的过程 ,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用特征......
骚体文学即楚辞体文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屈、宋而后的纯楚骚体、楚歌体和骚体赋三种体式的作品,以及楚骚与赋、乐府诗、七言诗、哀......
受民族文化和接受群体的制约,作为俗文学的中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定位于"听觉艺术"。"五四"文学革命语境导致鲁迅......
2010年12月1日—3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文学遗产论坛:明清诗文的文体记忆与文体选择”在中山大学中文......
<正>吴承学吴承学,男,1956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分别获得文学学士(1982)和文学硕士(1984)学位,硕......
张胜友集记者、出版家、文学家、政论作家身份于一身,可谓是奇人。张胜友的“奇”有目共睹。“三十年前,张胜友以饱含忧患意识、富有......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作为形式研究,语言之维在文体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文体史视野中的文本语言研究,是文学研究......
汉代是古代《论语》诠释的第一次高峰。然汉代的《论语》诠释文本唐代以后大多亡佚。20世纪以来,从敦煌和新疆吐鲁番发现了一批郑注......
<正>一、知物与以类知物除了重德,中国古人也很重"知"。《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
《要略》是《淮南子》二十一篇中最后一篇,为该书之序。其作者汲取综合了“诗序”、《庄子.天下篇》、《荀子.尧问》末段的书序性......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要走向深入,需要在观念和方法上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文体史研究是文体学研究的基础,及时总结经验,厘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