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相关论文
本文以文体意识为角度,对文学发展史的思路进行了探索研究。先是阐述了文体意识的定义与我国古代文体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文体意识研......
诏是古代文体之一,梁代《昭明文选》中,诏排在赋、诗、骚之后,作为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诏是非常严肃而重要的古代应用文。《禁浮华诏......
吴承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是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系统梳理的一部文体学著作。从文献学和文体研究方法角度,可以窥探吴......
期刊
<正>2016年11月22—23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召......
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文物考古、博物馆陈列保管工作中经常见到。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
今年四月间 ,吴承学先生来信 ,约我为其新著《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写一篇序。刚看到信中所提的书名 ,马上就想到明代两部文体学的著......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是新近学术热点之一。它已由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四大类体裁板块 ,即文学文体各自内部分类研究 ,扩展到......
中国古代文体很早就形成了一个与礼仪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价值序列,众多文体因自身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乃至有尊......
题词赠言自古堪称高雅卓绝的应用文体 题词,早期写作“题辞”。据考证,这一种应用文体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正史记载时人赵......
文体娱乐风俗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发,明清时期京畿地区大众文娱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与前代比较有自己的特......
<正> 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和现代中国思想界“精神领袖”的陈独秀,史学界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文章进行研......
中国古代文体论渊源与《文心雕龙》程新炜中国古代文体论萌芽于先秦,发韧于魏晋,成熟于齐梁,此后便蔚成大观,绵延千余年。中国文学的起......
<正>文体与文体学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论域中的重要话题。自20世纪初以来著述颇丰,2016年亦有多本论著问世。如过常......
"判"是唐代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虽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虚拟......
文体学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文体学研究非常冷寂。近年来文体学......
古代文学体裁与现代文学体裁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课文中常见的古代文体有以下......
先秦两汉是古代文体产生、成熟的重要时期。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说......
<正> 我的家乡在古城潮州,祖父是私塾先生,当了一辈子教师。父亲年轻时在上海、重庆从事考古与电影等文化工作,解放后出于建设家乡......
<正>最近遇到一件颇感为难的事。我校英文主页改版,需要各研究机构提供英文名称。我负责一个叫"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机构,当......
<正>中国古代文体品类复杂、成员众多。这些众多的文体成员,在整个文体家族中的地位尊卑、价值高下各有不同,从而形成鲜明的文体价......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即先有单纯文体,然后两个以上的单纯文体再浑和成为一种新文体(浑和文体),最后出现巨型......
<正>褚斌杰教授,1933年生于北京,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4年北......
2008年12月26日—29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遗产》论坛”在中山......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 ,《韩非子》是古代文体的集大成者 ,它不仅是诸多文体之流 ,而且是某些文体之源 ,体裁多样 ,在中国古代文体流变......
佛教,主要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受......
<正> 了解古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产生演变情况.有助于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文体”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不同的意思:一个......
<正>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热门,研究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心雕龙》《文选》之类的著作,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