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库相关论文
生物炭是一种富碳固体物质,添加到土壤后,能够封存碳,对增加碳库容量、稳定土壤碳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改良农田土壤,增加......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春季作物生长初期(每年四五月份)的低温和干旱是限制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
地膜覆盖技术是保障旱作农业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农田白色污染问题随着地膜覆盖时间的增加而愈加严重,对土壤肥力质量以及作物......
耕作作为人为土壤管理措施的一部分,往往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生性状,作用于土壤有机碳周转,最终影响土壤固碳并反馈于气候变化。本......
人类农业活动与工业生产所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生物圈碳、氮循环之间紧密耦合,......
【目的】探索短时间尺度下辣椒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喀斯特石灰土地区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和SOC库的直接影响,为评估西南喀斯特石灰......
为了研究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有机碳库状况,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了流动沙丘非封育地(MS)、5年封育样地(5a)、......
随着碳循环研究的深入,土壤有机碳研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也是当前土壤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研......
产粮大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属黑土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土的过度开垦和利用,导致黑土有机质退化,土质下降......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中温室气体及氨气的排放和土壤结构及其有机碳库有重大影响。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直接......
针对临安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树长势变差、林地生产力下降等现状,在前人调研(2008)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临安山核桃核心主产区开展土......
本文选取贵州省普定县为研究区域,以2011年野外采样实测分析数据和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并收集了普定县的土地利用现状......
祁连山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类型广泛,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牧业基地。近半个世纪以来,祁连山草地管理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在祁......
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土壤,面积达113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1%。但是,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结构粘闭板结,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是有机物分解的主要承担者,其种类组成与活性直接影响森林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能较早反映土壤环境质量......
为探寻合适的耕作与施肥模式,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特设本试验。基于前6年耕作施肥定位试验,以河南......
黑龙江省的主要土壤类型是黑土,富含丰富的有机质,质地疏松,有很强的供肥能力和保水能力,耕性表现很好。但是,多年来人们过度开垦以及不......
本书主要论述了全球各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全球生物质生产展望--21世纪的水域农业;全球生物质循环过程中有机碳库的大小和......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许多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水平并没有随大量的外源有机物的加入而相应......
全球变暖下土壤有机碳储存的变化是土壤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选择了 3种太湖地区代表性水稻土的表层土壤 ,分别进行 2......
1 998年 4~ 7月对高青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悬浮物构成和各有机碳库储量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生物......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中碳库差异很大,通过研究农田、森林、草地土壤碳库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土壤中碳库储量提供依据。......
1997年 6~ 8月于山东省海阳市黄海集团公司养虾场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虾池生态系各有机碳库的储量 ,结果表明 :溶解有机......
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开展了为期8年的长期氮素添加梯度处理实验来模拟氮沉降,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结......
稻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驱动者和有机碳库的固持者。以福州平原稻田为试验样地,分别施加生物炭、炉渣、......
红树林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与水热条件,具有极高的生产能力,对全球碳储存潜力有着重要贡献,同时红树林沉积物和水体已被证明是大气......
通过分析我国1980年来耕作土壤有机质的实测数据,对比研究了9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两个时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并对变化的原因和......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C 库的密度及其变异.结果表明,低丘红壤有机C 的密度0~20cm为(2.09 ......
微生物可以通过合成代谢作用将不稳定的有机碳转化为自身细胞组成,通过细胞的生长和死亡过程最终以微生物残留物形式对稳定有机碳......
以稻草覆盖免耕方式稻田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探讨了施用50g/kg的啤酒污泥堆肥(BSC)、牛粪堆肥(DMC)和菇渣堆肥(SMC)对苹果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C......
为明晰不同放牧方式对祁连山高寒草甸有机碳、氮库的影响,本试验以祁连山东缘全年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G)、冷季重度放牧......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颗粒(JG)和菌渣颗粒(JZ)改良剂(施用量分别为6,12,18,24 t/hm~2)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碳库的影响。结......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采集的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和1989、2004两年8月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
作为滨海湿地与邻近海区之间物质循环、能量和物种流动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红树林的边缘效应对研究海陆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滨海......
土壤耕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与氮素周转、作物生产中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耕作措施对......
黄土高原位于典型的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玉米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作物生长前期低温干旱通常会导致作物产量偏低。砂石和......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固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
以长期(1988-2014年)配施有机肥小区的对照(CK)、CK+花生秸秆(PS)、CK+稻秆(RS)及CK+猪粪(PM)的红壤旱地土壤为材料,采用Zimmerman......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以2008年10月和2009年5月黄河口和辽河口芦苇湿地野外调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北方典型河口芦苇湿地表层和剖面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影响着土壤肥力的变化和烟叶产质量的提高,是土壤培肥和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简述了植烟土壤碳库的组成......
以草地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干扰途径出发,综述物种多样性和有机碳库对放牧和禁牧的响应规律,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草地类型、......
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增强人类对土壤碳库的控制、改善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土壤有机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