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秋相关论文
清末民初,中国正经历几千年未有之变故,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文化观念,都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中。身处这一时期的李涵秋,其一生都......
《广陵潮》是民国作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品,小说描绘了近代扬州城的社会生活,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社会言情小说的写作模式,其对中国近代市民......
1923年5月13日,李涵秋在扬州老家忽然病逝。消息传到沪上,文坛一片震惊。《快活林》副刊连篇累牍发表悼念文章,《半月》杂志出版纪......
回首往事已惘然1904年春天,已入而立之年的李涵秋收到一封信。信是从武汉寄来的,浅黄色纸面上画着一枝梅,淡淡的疏影,透露出独特的......
李涵秋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兼及其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逆时序”的叙述和空间......
本文基于李涵秋的《沁香阁诗集》,指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李涵秋”条在年代记载以及事件表述方面的缺失之处,并就李氏......
期刊
李涵秋小说继承了言情小说和社会小说的优点,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创立了社会言情小说的新模式,很好地处理了言情和表达、揭露社会......
黄山学院文学院张振国博士的《清末民初李涵秋文言小说综论》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该文对于李涵秋的文言......
李涵秋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小说作家,其《涵秋笔记》虽属旧体志怪传奇小说集,但内容上却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其单篇小说《蝴蝶......
一《广陵潮》原名《过渡镜》。以百万字的篇幅反映鸦片战争直至五四运动前夕社会一隅的风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的原名倒是耐人......
本论文以清末民初“海内第一流社会小说大家”李涵秋(1874—1923)及其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力求比较全面的解......
李涵秋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兼及其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逆时序"的叙述和空间的......
作为"伟大的传统",《红楼梦》对清末民初小说影响显著。"拟旧""翻新"之风中有《真假宝玉》《新石头记》,后者也是《红楼梦》最重要......
近年来,“现代性”成为全球学术圈内的热门话题,虽然研究讨论的人多,但是对其概念的阐述至今仍未明晰。由于其概念的矛盾性使得现代性......
自1921年11月5日至1922年3月22日,李涵秋在《小时报》上发表了98则题名为《我之小说观》而实为创作经验谈的短论。李涵秋在这些文......
民初李涵秋的社会小说中有大量地域性民俗文化的描述。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发现,李涵秋以揭露迷信的荒谬性突出俗信的社会人生意义而......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