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转型相关论文
“新时期文学”是当代文学史中重要的文学时期和文学现象,它所处的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文学转型与整个当......
学位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900-1928)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深植于乌托邦思想,知识分子通过文字表达对完美的新中国的向往,以及......
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学选择,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范式.用单纯排位方式框定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地位,并不能充分......
作为综合性文化期刊的《新青年》,在其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37年是其向文学转型的关节点。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爵青以其比......
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将李劼人长篇小说视为西方近现代文学的产物,却极大地忽视其与中国古典世情传统的血缘联系。通过对李劼人长......
九十年代:对当代文学史的挑战──兼论当代文学史的时间、空间与观念诸问题於可训是继续存在,还是走向消亡?进入九十年代,临近世纪之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文艺的改革和发展,文艺批评也应在市场经济中转换体制和机制。批评机制是驱使批评运作的......
在1990年代的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文学转型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残雪的小说也在进行着微妙的变化。那么残雪创作的转变有没......
本论文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在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背景上把宋代文言小说作为文化现象加以思考解读,在社会文化、文学生态和小......
论文以解放区文学为研究对象,围绕解放区作家主体精神转型的复杂性和解放区文学与五四文学传统的关系两个中心问题,采用层递式逻辑思......
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于1979年这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发轫的特殊时间节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两大部分。
绪论梳理了学术界对丁玲创作转型研究的五大成果:“外力说”、“内外力推动论”、“自我拯救......
当代文学发展到90年代,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在80年代中后期就初露端倪,但是到了90年代,这变化更是以剧烈的方式显现,甚至超......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转型发展,给当代文坛带来新的气象,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引起了文学界和理论界各种讨论与争议,这种争议总......
社会转型期,一切旧的观念、秩序、原则因发生变异而解构,以致造成一种文化陆沉与迷失现象,这是文学危机信号.本文从当前商业主义对......
当我们直面当下的中国文坛时,实在无法回避这样一种文学景观:在后现代语境中,文学的大众化征候眩目多姿、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势不可......
张炜在文学思想上是一个集大成者,但在创作风格上是一个特点分明的个性作家.当某些作家热衷于先锋和实验文本的创新,某些作家致力......
时间:2014年4月8日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会议室一、先锋写作的“落地”之作霍俊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约研......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
在中国现代文学转型和发展的漫漫路途中,胡适、傅斯年和鲁迅都是具有“盟主权”(葛兰西语)的关键人物,胡适率先举起了文学革命的义......
清末民初的文学转型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转型,它所依靠的主要推动力是政治.政治既是改变现实的一种力量,也是引发作家诗意的......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诗歌领域的变革最具典型性。越文化的深厚积淀,曾崛起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又涌现徐志摩、艾青、戴望......
唐宋词作为传统文化的文学载体之一,在总体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相似的文学体貌,但同时它又表现出某种"异化"倾向.唐宋词特殊文学个......
在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史诗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但在80~90年代的文学中,反史诗性是先锋文学和新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萌生,甲午战后,更是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狂飙巨澜,由此造成了文学观念、文学传统、文学体制、文......
新时期后文学,不同于后新时期文学,不是新时期文学的不同阶段,而是一个新的文学时期,它诞生于新时期文学的终结之处.当社会文化语......
商业文化语境中文学作品的转型主要体现在都市文学的重现、乡镇文学的新质与表现方式的变异等方面.都市文学的重现与真正的都市生......
文学与道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本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但文学与道德又是一个常说常新却难以穷尽的话题。近年来,文学创作表现道......
高旭与近代中国的风云演变紧密相连,他在诗词中择取与言说"西方",并不是源于欧美的直接经验,更多是日本的"影响"或日本化的西方知识,主......
近代社会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变动时期,它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格局,李鸿章、曾纪泽、梁启超都感叹说是"三千年一大变局"、"五千年来......
中国近代小说理论,是小说理论家借西学东渐之势变革传统文学观念的初步成效,林纾、严复和梁启超等人从情、理、事三个不同方面与西学......
朱霞是当下藏族汉语文学界极为活跃的批评者之一,她直面当代藏族汉语世界里错综繁复的文学图景,归类、整理、剖析、抽象,在这里她......
文人心态的分化与裂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发生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市场经济对文人心态的影响入手,详细分析与论证......
西方的文类概念比中国现代文学中惯用的体裁概念具体。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转型,在翻译中被理解的外来的“散文诗”文类规范,被人们......
在我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形势下,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不断更新、发展,使文学艺术的变革随之得到巨大的进步.媒介变迁导致文学从......
近代文学转型是一个重新确立中国文学体系架构的复杂过程,由进化论主导构成的文化语境成为影响这一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应对危机和......
从存在论意义上着力探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这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大转型,并以主体欲望叙述重心的转换作为文学转型......
审美观念位移是导致19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以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观念为基本参照,从社会语境变化和公众审美需......
<正>胡玉伟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一九四〇年代的文学转型》,①精细地分析了一九四〇年代初"随着革命中心向延安的转......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散文领域的改革汲取传统散文的有益经验,促成其现代新变,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越文化的深厚积淀,崛起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生产机制发生转型,影响到女性主义话语的生产和流变。这种由市场、媒体、畅销书运行机制合谋制造出来的话语,显......
典律的生成作为文学作品历史化、经典化的基石,是文学转型最重要的内容.战后至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处于一个文学与政治等外在因素......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
由广东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广东省近代文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佛山文化与岭南近代......
宋代邵雍的城市诗歌书写,开辟了城市诗歌的一个新方向,不再是将城市视为与田园相对立的、与理想相排斥的空间,而是从积极、肯定和......
文学转型问题是文艺学研究的一个范型性问题:就文学转型问题进行现代性视角的追问,可辨认出其“祛魅”与“复魅”的双重变奏这一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