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巳奈夫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检讨所谓“鹰攫人首”玉佩及相关主题的纹饰,对古代玉器中“人鹰合体”构型的文化义涵进行了深入发掘。初步建立了它们的时......
【正】 一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近年已成为学术界热心关注的研究课题,被认为与中国文字起源问题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出现了......
国人东瀛访书,清末民初最盛。宋废森先生《清末民初中国学者东瀛访书纪事》(《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16日)记述甚详。近二三十年来......
<正>湖北鄂城一带是汉末三国时期神像铜镜的主要产地之一。汉代铜镜上的铭文和图像十分丰富,是我们考察前道教和早期道教文化艺术......
关于盱眙东阳西汉木椁墓天 文 图[日]林巳奈夫著蔡凤书译图1、2是1974年发现的盱眙东阳木椁墓的天井板浮雕,此物被认为是西汉未到王莽时代......
1989年7月14日,在万县甘宁乡高梁村发现了一件虎纽錞于。这是继30年代在万县发现虎纽錞于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此錞于“‘圜如碓......
<正> 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的车马出行图是研究汉代等级制度的重要资料,其中各种车子的名称及其功用,以往的诠释每每有误,今参......
<正>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因其造型奇特精巧、构图优美对称、寓意深奥神秘而著称于世.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瑶山墓中玉琼上发现雕琢......
<正>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日本京都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林巳奈夫先生,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突出的。他在中国青铜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