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工程相关论文
国外曾有一位专家针对世界粮食产量长期徘徊的现状,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现在,中国科学家以自己的才智和出色的工作做了回......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
本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染色体工程技术,对培育多倍体杨桃新类型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三个杨桃品种(B10,B17,B2)的成熟茎......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普通小麦品种内的基因资源基础有限,限制了普通小麦产量的提高和抗病性的改......
大量研究表明,小麦HMW-GS各等位基因对品质的影响具有加性、互作效应。为了研究优质亚基的聚合效应,本文从两个途径进行了优质亚基......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2n=4x=28,AABB)是普通小麦(T.aestivum L.,2n=6x=42,AABBDD)A、B染色体组的供体祖先种,是进行......
本试验利用染色体工程,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对培育多倍体西番莲(Passifloraedulis)类型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西番莲种子实生苗各器......
小麦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两次天然杂交和多倍化事件,近年来人们一直将小麦与近缘物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抗......
薯蓣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其中大部分种类含有薯蓣皂甙元,如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传统的小麦人工栽培了几千年,生产水平与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体质”和“抵抗力”反而变弱了.为小麦找个“远房亲戚”来联姻,既提......
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的遗传学与生理学基础rn李振声rn(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rn ......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它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小麦的种植在全世界范围普及,而且小麦也是人类膳食健康的重要主食之一,它可以磨成面粉做......
嘉陵20号(2n=3x=42)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联合攻关,采用化学诱变与人工杂交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技......
1基础材料的征集及其转育研究基础材料的征集、鉴定、利用和创制研究是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前期工程,对于有效进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
以染色体大片段的删除和重排为主要特征的小鼠染色体工程逐渐成为一种大规模研究小鼠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这里重点介绍了小鼠染色......
综述了小麦异代换系的主要选育方法,分析了小麦异代换系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常染色体上的标志基因转座到W性染色体,育成实用限性蚕品种.推广限性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可以有效提高叶丝转化......
染色体工程是指依照人们的预先设计,利用染色体工程基础材料,通过附加、代换、削减和易位等染色体操作改变其染色体组成,进而定向改变......
以大白菜随体单体、三体和二倍体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对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性、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日......
利用“扬麦1号”小麦单体系统,经连续6次的代换程序,将品种“贵农早白”抗白粉病基因所在的一对5D染色体代换入“扬麦1号”中.所获......
民以食为天。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征途上,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毕其一生、矢志不渝,李振声院士便是其中一位突出代表。他几十年如......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橡胶树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展望了......
从育种技术路线的设计、新杂种的获得与选择、非整倍体和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转育等方面总结了作者从事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是1993年批准建设,1996年12月正式开放运行的河南省首批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现有面积1200m......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经过属间杂交,应用杂种染色体加倍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人工培育的一种新作物.......
寡核苷酸探针开发和利用大大简化和普及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促进了植物染色体工程发展。Cuadrado et al.(2009、2010)报道的......
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百萨偃麦草(2n=2x=14,JJ)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和抗多种小麦病害,是......
小麦单倍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育种进程,其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的鉴定和构建分子遗传图谱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述了小......
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野生棉的优良性状转育到陆地棉遗传背景中,创造陆地棉新种质并加以育种利用,至今已取得显著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始建于1989年,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
<正>~~...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人工诱致染色体变异进行植物改良的技术。染色体变异在外源基因转移和利用、染色体倍性操作、反向育种等方面......
寡聚核苷酸(以下简称为oligos)是一种新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具有序列短、侵染力强、容易人工合成等特点,以其为探针,省去了......
小麦远缘杂交的研究工作是作者1953年在东北农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任教时开始的,至今已30年了。研究的重点是用小麦与各种野生禾本......
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染色体工程领域中,利用和小麦有亲缘关系的野生植物进行远缘(植物学上称为属间)杂交,能够把小麦不具备的,对育......
遗传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染色体工程三个方面,这些现代遗传学手段应用于蔬菜育种,前景十分乐观,它可以实现蔬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