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籍相关论文
燕行录指朝鲜使团出使中国留下的随行记录,大部分文献成文时期集中于明、清两代,燕行文献无论是在体裁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多样性,......
朝鲜半岛是汉文化圈的重要区域,也是当今域外汉籍的集中存藏地之一。汉文地理文献是朝鲜半岛历史文献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当今域外汉......
朝鲜“文人燕记”是古代朝鲜文人用汉文创作而成的重要域外汉籍作品。“文人燕记”之代表著作《热河日记》(1780)的四种重要汉文传......
本文对来自龟兹的五种珍奇异物:屈支灌、龟兹板、金颇黎、银颇罗、游仙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试图将传统史志、出土文献、考古......
《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是一部现存于越南的"汉文古医籍"。通过对其卷八"调经"篇与中国相关医籍比较可发现:其对月经病的病因病......
通过对越南的古医籍《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卷七“劳损篇”与中国相关医籍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劳损的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其融合......
期刊
历史上朝鲜曾受到中国传统汉文学的影响与熏陶,同中国文学关系密切.在《老稼斋燕行日记》中,金昌业对于所见满族人物形象进行了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古籍整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规划有序,表现为极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古籍整理与国家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日藏汉籍《军林兵人宝鉴》近来经由李子雄、王茂华整理标点,公布于国内,但其对此书性质、作者与价值的判断,其实仍有可商榷之处.《......
有明一代,朝鲜与明朝关系密切,其中朝鲜频繁派遣使行人员就是非常明显的证明,“朝天录”类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朝鲜半岛使......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有五种和刻本,一种朝鲜本.和刻本包括:日本后光明天皇庆安四年(1651)本,后桃园天皇安永八年(1779)本,光格天皇宽......
8月22日—23日,以“中国古典文学与东亚文明”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古典文学高端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30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
朝鲜李朝时代用汉文撰写的燕行文献,羼入了很多朝鲜语词汇,需要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真义。如派遣义的"送",房屋义的"家",发现义的"认",以及......
隋代学者杜台卿所撰的《玉烛宝典》是一部专科类书性质的民俗学著作,其中征引了众多先唐方志材料。由于《玉烛宝典》成书时代较早,......
《日本所藏清人诗歌总集善本丛刊(第一辑)》所收清人诗歌总集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所收部分清诗总集或为稀见本乃至海内外孤本,......
近年来,域外所藏中国古文献的研究日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关注,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域外所藏中国古文献中,无论就数量还是质量......
《燕行录》作者是域外人士,含有不少朝鲜语成分,以及韩国固有汉字构成的固有词汇,底本又多以写本或抄本的形式流通,字迹潦草残缺,......
曾枣庄主编的《宋代序跋全编》是目前可见的收录宋代序跋作品最完备的文学总集。但由于宋代文化繁盛,著述众多,文学界为不同著述所......
琉球汉文文献是东亚汉籍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今的琉球汉文文献主要藏于日本各大国立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琉球人的汉文诗......
本文坚持映射的方法,通过对艺术技巧的分析,展开中日近体诗的比较研究,力图揭示日本汉诗人通过怎样的方式习得了近体诗各体裁的创......
【正】近30年来,我们这些研究者结合自己在"学术个案"、"学术群体"与"学术史"等层面的解析与研究、体验与思考,发表提出过一些关于......
张伯伟先生将域外汉籍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为‘新材料’的域外汉籍,主要是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介绍。第二阶段是作为‘......
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应当将域外汉籍作为一个整体,从东亚内部出发,考察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同时注重东亚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建构。......
处于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地区,保存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唐诗论评资料。就文献来源而言,举其夥者,可以分成三大类:其一是留存于域外诗话中......
在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课程中引入域外汉籍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对教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域外汉籍新材料的......
从古文献学的角度明确提出其涉外问题,旨在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古籍及古文献学研究。具有涉外特征的中国古籍的“中国”问题主要涉及......
禅宗文献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是汉语白话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雷汉卿、王长林所著《禅宗文献语言论考》是一部专......
"高丽棒子"原即"高丽房子(帮子)",起初并非贬称,只用以称呼高丽或朝鲜的仆役。后由于朝鲜下人的不良行为,逐渐让中国人对朝鲜人产......
林希逸著作在海外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但是对他研究却寥寥无几。他的著述在海内外的流传情况,也较少引起关注。本文从文献学角度,立......
《热河日记》是18世纪朝鲜文人朴趾源随其堂兄赴京出使后用汉文创作的纪行文学,被后世盛赞为'燕行录'中的'压卷之作&#......
“域外汉籍”是本世纪以来愈益受到学界重视的一门新学问,并且在最近十年问成为国际汉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研究视野由过去的中国扩......
<正>在19与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几件大事:1898年,马建忠根据西洋语法理论,完成了《马氏文通》,中国有了第一部语法书;1899......
从域外汉籍切入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南京大学卞东波先生的《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以......
在中国历史上,汉籍曾大量地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许多国家,并对其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研究汉籍流传域......
宋人陈元靓《博闻录》一书,盛行于宋元之际,然流传不久之后,又迅即亡佚,故后世知之者甚少。文章试从宋、元、明文献及域外汉籍中钩稽该......
古代朝鲜使行的"燕行录"中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戏曲史料,有关城市商业演剧和宫廷承应演剧的记载尤其值得重视,可以弥补我国本土史料的......
域外汉籍是指古代中国周边受汉文化深刻影响的几个国家以汉文(主要是汉语文言文)撰写、 刊行的书籍。这类古籍流布颇广,而国内相关......
由韩国文集编纂委员会搜集整理、首尔景仁文化社出版的《韩国历代文集丛书》卷帙浩繁,信息含量大,学术资源极其丰厚,堪称中韩、中日关......
期刊
在中国礼学朝鲜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大批礼经汉籍,这些礼书在域外汉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但却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庆星......
古籍整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点校、注释、今译、影印、汇编、索引、书目等。古籍整理成果的出版形式大致为"整旧如旧""整旧如新"......
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洛克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开始纳西族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开创了纳西学研究的时代。迄今近百年的历史,该领域一......
期刊
域外汉籍数字化建设是将具有学术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海外汉字文献予以数字化,形成一定规模,方便国内外读者使用的数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