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相关论文
巴金走了,他走得问心无愧,他走得光辉灿烂,用生命铸成的一千多万字的著作永远留在了人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彩。......
我刊本期发表的李瑞环同志《鉴往知来 古为今用》一文,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深刻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及传承......
中文要真正走向全世界并在50年左右挑战英语成为世界第一外语,除了日益强大的经济国力与文化之外,还需将汉字拉丁化或方块字与拉丁......
旨在实现汉语“言文一致”和“语言统一”的国语运动,代表了中国现代语言运动的基本走向。但是,1930年代由左翼文化人发动的具有鲜......
据报道,百余名学者联名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举报,称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
编者按:在政治更迭、文化变迁的大叙事中,小小的文字变化最能体现大时代的风貌.古有始皇帝威权下的"书同文".今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正> 北拉的语音究竟是怎样的语音呢?有人说,旅居苏联的华侨多数是山东人,所以北拉是山东话。事实不能证明这种说法。“中国汉字拉......
中国语言和文字历史悠久自古传承并被广泛地域内使用,但到了清末民初汉字被一些知识分子激烈批判,而后“废除汉字”的声音不绝于耳......
"文字改革"研究是瞿秋白研究的短板,但其对瞿秋白"文艺大众化"和"文艺理论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在穷尽瞿秋白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发掘并整......
周有光先生1998年出版的《比较文字学初探》与略早出版的《世界文字发展史》是姊妹篇。这两本著作的写作目的都是证明“汉字拉丁化......
<正>伍铁平继《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之后又出了一本《语言文字学批判和批评文集》,此书毫无新意,依旧是污蔑诽谤。此书第一篇,题目......
编辑同志: 贵刊在今年第1期上刊登了一篇编辑部的重要文章,即《语言文字工作应主要防“左”》,文章“完全拥护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语......
相对于众多的大众化版本,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始终注目着"用什么话写"的方向。考察他的生平和经历,这其实是他清理汉字拉丁化理论地......
瞿秋白是汉字拉丁化的"开山老祖",两次赴苏俄(联)学习拉丁化经验,制订汉字拉丁化方案并反复修改。由于对前两次文学革命不满,瞿秋......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肖平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就某种意义而言,正因有了汉字,中国人才得以创造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当前,在汉字研究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辩论,争论之激烈,涉及问题之广泛可以说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 其中最突出的一例是关于......
<正>一、"汉字拉丁化"的定义及其由来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汉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是五千年以来至今中华民族......
革命视域中的新文字是劳苦大众的"武器,"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延安县为中心,试办新文字冬学。新文字在边区历经试点、推广、整......
一鲁迅与瞿秋白都是文学大众化的积极倡导者,他们都力主文学的浅显易懂,提倡大众语,甚至主张汉字的拉丁化,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
<正> 在香港拜访了安子介先生之后,不禁使我想起作家萧乾半年前在篇文章中说过:做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三......
近些年来,由于语境的限制和习惯的惰性,在鲁迅研究以至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学术争鸣的气氛日渐淡薄,常常是各说各的话各唱各......
《昭雪汉字百年冤案──安子介汉字科学体系》李敏生前言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像汉字拉丁化这样规模之大,动员人力、物力之巨,持续......
<正> 汉字要不要拉丁化?怎样才能实现拉丁化?这不仅是汉字改革理论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今后能否迅速腾飞......
<正>需要商榷的论断和公式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文字是在语言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是图画式的象形文字......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传统"书写"方式的式微,出现了年轻人"提笔忘字""失写症"等现象,在某些领域,"以拼音代替汉字"有增长之势。汉字的生......
东干人借助俄文字母成功地将晚清时期西北方言拼音化,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汉字拉丁化却终未普及。本文一方面分析东干拼音文字的......
汉字改革史话(二)武占坤,马国凡五、现代汉字改革运动(一)国语罗马字运动1.国语罗马字产生的历史背景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正> 1931年1月委员会起草的拼音方案由莫斯科拉丁化小组讨论通过,提交全苏新字母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审查。科学会议、全苏新字母......
苏联史萍青同志在莫斯科的《亚非民族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杂志(1961年第6期)上发表了《关于中国新文字历史的一章》一文,详细地谈......
<正>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以后,汉字拉丁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新时期的开始,剖析一下近三十年来汉字拉丁化研究......
"语言文字大论坛"第22期由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徐赳赳研究员主讲,题目是《从小学到篇章》。第23期由中央教科所戴汝潜研究员主讲,题目......
<正>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作为汉民族人民的辅助交际工具,发挥了它举世无双的巨大作用,记录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汉字的拉丁化运动,一方面受俄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大众化的需求.以东干文为参照,分析这场运动的利弊与得失.就其批判言......
汉字拉丁化运动已经搞了一百多年。这场运动是成功,还是失败?尽管汉字拉丁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