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相关论文
吴简中,有关身份制的材料不少,“夷民”即为其一。“夷民”一词,汉魏史籍虽然常见,但含义与吴简不尽相同。 汉魏史籍所见“夷民”,......
晋侯苏编钟的铭文有较高的历史地理文献价值。本文通过对有关铭文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晋侯苏编钟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作战地点与行军路......
西周时期诸侯国地望的探讨历来是西周政治地理研究中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史学与考古学研究,很多重要的封国地望已经明确,有的不断明......
《辞海》是通行国内外的大型中文工具书。但《辞海》对“淮夷”、“徐戎”等词条注释不仅错误,而且错得非常离谱。 因为研究徐国......
《后汉书·东夷传》的《序言》部分,旨在总述上古东夷历史源流,简而有要,足资利用,但所述东夷并不等同于后世所称的东北夷。本文拟......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文化厅暨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暨中......
西周中晚期由于突发的气候变冷事件以及淮夷势力的增强等原因,处于今安徽、江苏一带的淮夷族群沿着淮水及其支流汝水、颍水等持续......
兮甲盘所反映的西周晚期周王朝以及南淮夷的政治、经济资料十分珍贵,值得深入研究。首先就铭文所涉及的"貯"、"■"、"■"等字做了进一步......
韩起澜(EmilyHonig)的《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一书的重要价值在于运用族群理论对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无视的人群、社会关系和历史......
“九黎”之后“九夷”中“淮夷”西迁发展成巴人,与秦及淮河流域诸古国,都是“赢姓国”。巴人与苗族(主要是“花苗”“白苗”等支系)的......
<正> 禹鼎(封底:图一)、(图二),通高54.6厘米,口径46.7厘米,重37.25公斤。圆形,直耳微外侈,腹较浅,蹄足。口沿下饰简化饕餮纹一道,......
泗水郡是秦末反秦起义的首发地与根据地,几支反秦主力的骨干成员都来自此一地区,后来又成为项羽西楚国的核心区域。秦楚矛盾深重是此......
据曾侯與钟铭记载,周王“抚定天下”后,命曾经“左右文武”的曾国祖南公括至江汉地区营宅建设,其实际用意乃是监视并统治淮夷。而......
【正】作为上古史和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淮夷历来备受关注。对淮夷的讨论,早期多于东夷研究中附带提及,①且常与夷方、徐奄、群......
淮滨泥叫吹和淮阳泥泥狗都是独具地域特点的民间泥塑工艺品。据考证,淮滨和淮阳都属于古淮夷,同属以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的原始部落......
【正】 吴国前期,即吴太伯至吴王阖闾前后一段历史,可以说是“文献无征”。只有《史记·吴太伯世家》开始有一点记载,东汉赵晔......
自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代。这一时期,王室衰微,周天子没有力量继续维持统治秩序,各诸侯国以力相争,政出方伯,五霸迭兴,社会进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
本文利用山东商代考古资料与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运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与方法,对商代山东境内夷、商两大集团的分布与......
据传世文献,西周的东南方有淮夷集团。相关铜器铭文中不仅有"淮夷",还有"南淮夷"、"南夷"、"淮南夷"等名称。这些名称的重要构成因......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徐中舒遗稿关键词:徐,蒲姑,徐奄,淮夷,群舒徐,嬴姓,其初本中土民族,殷、周之际立国于朝歌之西,而与殷人同居方析之......
群舒是先秦时期活动于江淮地区的古代族群,研究这一族群是江淮地区先秦民族史的重要内容。群舒的来源是该研究中的首要问题,但由于......
安徽江淮地区包括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孕育人类文明的理想区域。这里自古就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中间地......
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左传》所记禹会涂山之事,同禹娶于涂山一样,都是信而有征的。蚌埠禹会遗址的发掘成果证实了此地的龙山文化类型曾......
自二里冈上层文化时期开始的商人东进,在山东境内造成了商与东夷文化的对峙。地理格局的差异,对商人在其东土不同区域的统治方式产......
柞伯鼎记载伐南国、伐昏两次战争。"广伐南国"的不是周公,而是昏国。主持伐昏决战的是虢仲,而非柞伯。"南国"为西周南畿国土,而与"......
古杞国名称的含义,不是因为该地产构把而是国产杞柳而得名。杞国迁居山东的时间,应在穆王时代。迁居山东的原因,不是由于宋国伐把故,而......
莱国是地处胶东地区的商周时期古国之一。通过对有关青铜器铭文的考释与梳理,并与传世文献相印证,更便于对西周时期地处偏远东方的......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