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相关论文
克孜尔千佛洞第17窟洞窟前壁壁画《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一图中,居中的交脚弥勒菩萨形象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提瓶,半袒的上身表现出人......
公元前3世纪,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成为了整个希腊化世界的最东方,并且将势力逐渐向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犍陀罗地区延伸,形成了新的势力......
龟兹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东传西渐的一个主要中转站,是东西文化互相沟通的一条精神纽带。克孜尔石窟是龟兹国最有代表的石窟之一......
备受瞩目的敦煌莫高窟三兔共耳图像从哪里来,寓意何在,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2018年笔者在考察犍陀罗过程中,发现塞杜沙里夫遗址出土......
大力神赫拉克利斯(Heracles)是沿丝绸之路东传的重要希腊艺术母题,在其形象传播与嬗变过程中,犍陀罗地区尤为关键。贵霜王朝时赫拉克利......
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是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两种造像范式,两种佛像的雕塑材料、造型特征、艺术风格......
认为中国文明孤立保守,甚至闭关锁国的观点,缺乏历史依据.即便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中国文明从开始就积极拥抱外来文明元素......
大约2500年前,一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古印度王国王子,在历经10年的苦旅和思索后,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从而创立了佛教。几乎与......
英国史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说,如果生命能够重来,让他自行选择出生的时间地点,他愿意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因为人类的四大文明都曾在那......
内容摘要:从印度发源的佛塔、佛寺在向中亚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周缘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沿途的文化元素,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多层)方形......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可分为中心柱窟、大像窟、方形窟、僧房窟和其他五种类型,石窟寺院组合可分为八种类型,可划分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
“飞天”是辉煌的佛教艺术的一部分,在印度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形成体系,传入中国后又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到唐代时达到高峰。本文对......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纪年的中国石窟,制作于西秦建弘元年前后的塑像有来自印度笈多和西域的传统因素,壁画......
谈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色彩结构(上)刘永奎龟兹“克孜尔”石窟壁画是龟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论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还是亚力山大东征的......
普曜经卷中记载了降魔变的故事,释迦在魔军的进攻和魔女的色诱下始终平和、悲悯,使之溃不成军。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在印度、犍陀罗(今......
文章讨论了古代印度西北部的大夏、犍陀罗和克什米尔地区在宗教发展和艺术创造方面所经历的几个“黄金时代”,其中的“犍陀罗艺术......
佛教作为异域宗教文化,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可谓是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佛教艺术也相应地在中国广泛传播,国内现存无数的早期佛教艺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那里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自然景观独特,境内古遗址、古长城、古城堡、石......
合上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采访本,陈伯英三步并作两步地奔下楼,此时下午一点半,早已错过了午饭时间。“终于问到了我最想问的问题,”......
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形成于公元7世纪吐蕃地区(即今西藏)。藏传佛教以藏语为载体,分为显密二宗,其教理纷繁复杂,教派众多,知识体系......
真正意义上的佛陀形象,并非随着佛陀的灭度而产生,乃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酝酿准备阶段。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先后因为战争的争夺而活......
佛教美术始于印度教,并通过各种政治文化的贸易往来传播到亚洲及世界各地,随之将印度的特色植根于不同地方。由于它的宽容性以及宗教......
北魏时期(386—534年)是我国佛教石窟造像佛衣风格中国化演变进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明显的时期。在北魏统治的148年间,石窟造像佛衣风......
2011年6月7日至9日,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文学系教授、龙谷博物馆馆长宫治昭先生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邀请做了三场印度......
犍陀罗是佛教造像的源头之一,在这里创造出大量的佛教雕塑作品,其中佛本行故事占重要比例。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皇家石窟群,......
日前,杭州净慈寺主办“‘一带一路’犍陀罗佛像艺术展”,这也是净慈寺美术馆开馆后的首个大展。此次艺术展展品包括19件单体造像、45......
[摘要]炳灵寺169窟壁画、塑像艺术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集中表现。本文重点分析了169窟壁画、塑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创作理念的承......
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盘根交错的文化现象暗藏了人类文明交融的历史进程,但文献缺失和有限的考古发掘,为学术界对佛教艺术起源和佛教文......
乾陵石刻在造型方面的特点,是浑厚凝重,奔放中寓以严整,在巨型粗犷的外观造型中,用以精雕细刻,丝毫不苟和熟练的技巧。乾陵石刻继......
梵天劝请是释迦成道后不久发生的重要事件,经过梵天的祈请,释迦才决定向世人弘法。该题材多次出现于龟兹石窟中,画面以坐佛为中心,......
内容摘要:莫高窟第207窟为回鹘时期重修的洞窟。通过参考相关佛典及图像,文章认为第207窟南、北壁说法图的内容均为释迦佛鹿野苑初说......
塔克西拉是犍陀罗地区的核心地带,早在公元纪年时就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是连接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和商品贸易的要冲。英印......
龟兹中心柱窟为克孜尔典型石窟之一,为古代龟兹地区佛教石窟的代表,学术界常常将中心柱窟看成是在犍陀罗"帝释窟"浮雕或在龟兹本地......
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育生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佛教雕刻是佛教艺术产生以来最为辉煌的部分。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至公......
本文立足于贵霜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切入点,针对晚期犍陀罗佛教造像中的衣褶特征进行分析.按衣褶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梳理和分类,......
犍陀罗艺术开创了佛教图像化的时代,这种纪传体形式在叙事、说明方面的优势,使得它成为佛教向信众传播的重要途径,经由丝绸之路远播龟......
<正>定价:868.00元犍陀罗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和融合,造就了独......
犍陀罗菩萨像身上的庄严宝饰开启了璎珞的先河。菩萨(bodhisattva)在犍陀罗佛造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菩萨本身能近距离与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