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僧相关论文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1840年9月5日,清朝道光二十年——1959年10月13日)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
"五山十刹制"的确立推动了宋代禅宗文化的大发展。五山禅宗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不但改变了中世日本的宗教格局,而且催生了日本的五山......
中日两国有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史,其中的佛教交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候,佛门僧侣更是连系两国的纽带。......
在中国书法史上,禅僧墨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知道佛教发展到宋代,已经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与文学、诗歌、书画......
日本现藏有至少18件南宋临济宗高僧虚堂智愚禅师的墨迹,这些墨迹来自赠送与收购,多由宋元明初赴日的中日两国禅僧及遣明使僧携往。......
日本禅宗的高僧一休宗纯是一名著名的五山文学时代汉诗人。他喜欢在诗中使用“风流”一词及其意象。风流这个词里既看出一休超越世......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被刻画为一个侠义过人、率性而为的豪侠,同时又是一个“见性成佛”,最终修成......
释晓莹的《罗湖野录》和《云卧纪谈》是在我国佛教史上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佛教史籍。两书从禅僧的角度以记载宋代禅僧和士人交游为......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本稿试以中国元末明初的"禅文化"①对日本同时期的中期"五山文化时代"②的汉文学即"五山汉文学"的影响为主线,以明初渡海至中国的......
关于晚唐闽僧智广有很多神奇传说流传。对有关智广的两个传说的成因和衍变过程加以考察分析,从中不仅可考见闽地民俗信仰,而且可察......
南宋画传播到日本,始於镰仓初年,镰仓中晚期和室町初期达到鼎盛,室町中期后衰落。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自日本遣唐使终止(894年)......
【正】 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佛教的交流,僧人的互访,占有突出的地位。隋唐两代,中日两国僧人互访史不绝书。这种交流活动,对奈良、......
禅僧曾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 ......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创于中唐而盛于晚唐、五代、两宋。到了明、清两代,净土宗崛起,禅宗遂与之合流,名存实亡。但至近世,在......
唐末五代时期的禅僧们个人素质好,天赋高,他们或具有英豪的气魄,或聪慧绝伦,或思想深邃,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他们选择出家主要是因......
<十国春秋>是记载五代十国史事的专书.清吴任臣根据五代两宋时各种材料收编而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靠的史料.书中共有九十多个禅......
概观日本汉文学史的潮流,主要有平安初期和江户后期两大高峰,而在这之间,五山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崭露头角。五山文学是镰仓初期至......
“无缝塔”在中国佛塔形制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与印度的窣堵婆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而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僧侣逐渐演化出......
绝海中津堪称是日本“五山文学”的领军人物,有诗文集《蕉坚稿》传世。绝海曾在明9年,遍访江浙名山修习禅法,并与当地禅僧多有诗歌......
茶,是两宋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宋元禅僧与士大夫以茶会友、吟诗赓和、互赠茶礼,成为宋诗纪事之一种。本文以日本僧人义堂周信《重刊......
日本的五山禅僧由于兼修禅宗和宋儒理学,其佛、儒学修养已近宋、元、明僧,同时饱读群书,吟诗赋文,挥毫泼墨,内外兼修,学养极高。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五山文学是日本中世由临济宗的禅僧所创作的汉诗文的总称,被誉为日本汉文学史上的一大黄金时期。其创作者五山禅僧崇尚并研习中国......
<正> 1467年(明成化二年,日本应仁三年),以使臣天与清启为首的“遣明船”离开了日本奈留岛。在当时,这种船不但是日本同中国进行贸......
梦窗疏石在庭园的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初期的造"庵"、中期的造"亭"以及后期的造"庭",直至把枯山水庭园定格在中世日本。其庭园建设在......
茶汤榜是寺院内举办茶汤会前特意拟写的邀请通知文书。本文辑佚域外汉籍所收录的宋僧撰写的茶汤榜文,考证了茶汤榜文中饮用茶与汤......
苏轼是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文豪,他一生创作诗歌2700多首,其中与禅僧相互酬唱的诗歌有128首。禅僧赠与苏轼的诗歌现存45首。这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