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本相关论文
到了魏晋时期,六博渐渐式微,它的风头被另一种“桌游”抢走了,这就是“双陆”。 唐代画家周昉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内人双陆图》 便......
钟进士移居图(局部)绢本设色11.1×332.6cm元 龚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裹盐迎得小狸奴 关于猫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诗经·......
长江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位于长江“心脏”地带的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
陈洪绶绘画能力全面,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样样精通,尤其是人物画造诣极高。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评价说:“洪绶画人物,躯干伟......
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又称“早秋”“首秋”,此时在节序上已经入秋。七月七日,又称“七夕”。七夕节大约形成于汉代,此后历代沿袭,及至......
牺尊高33.7cm 长58.7cm春秋晚期 上海博物馆藏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动物与人类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共生共存的漫长历史中,人类......
“凉院无尘人不到,暗香只有玉娥知。”红墙碧瓦的清官,门禁幽深的大院,后妃们是这里的主角。在现代人的演绎中,她们陷入了无休止的“宫......
出猎图 绢本设色 42×38cm 清 佚名行猎帮手,忠实伙伴 清代帝王为何对犬类情有独钟?这与犬类在满族人的渔猎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文艺的母体是现实的生活与久远的文化。大凡某种题材能产生赓续、经时不蔽,必因其与人之生存朝夕与共、情理互参。这些与现实生活息......
上林图(局部)上林图 绢本设色 44.8×1208cm 明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野鹿春芜上林苑 上林苑是我国汉代最负盛名的园林苑囿之一......
白玉童子牧牛摆件 清 古人常通过自然万物寄托自己的情怀,这甚至也可以看作是诗歌题材中最为悠远的一种传统。因此,李白以《田园......
魏晋宴饮图画像砖长35.5cm宽16.5cm厚4.5cm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魏晋围猎图画像砖长34cm宽17cm厚5cm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 中国传统......
花鸟图绢本设色 宋 赵佶 纵观中国绘画史,宋徽宗在其中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在具有帝王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队伍里,徽宗的艺术......
你不懂,我的冷 对郑谷的《雪中偶题》,苏轼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他有时嫌这首诗用词土气,说它是“村学中诗”,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描......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就是人的门面。窗户未必需要多么华丽,但是门面则一定要“装修”得漂亮,这是后妃们在后宫中脱颖而出的......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儿童游戏的场景,是乾隆题写在《秋庭戏婴图》上的。婴戏图,也称作戏婴图,简而言......
楊竹西小像 纸本墨笔27.7×68.8cm 元 倪瓒、王绎 故宫博物院藏 元、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同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一样,流派纷呈......
唐太宗半身像绢本设色86.1×48.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今天,各种各样的写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影视明星或邻家小妹随时都能拍个写......
五色鹦鹉图(局部)五色鹦鹉图绢本设色 53.3×125.1cm 宋 赵佶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中国花鸟画发展至宋代,其写实性达到了最高峰。......
一 记得俞致贞先生说过,写生牡丹,春天画花,娇艳动人;夏天写叶,枝繁叶茂;秋画枝干,穿插自然。写生多了,资料累积丰富了,创作时便可移花......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进士莫晋(1761—1826)书法立轴(145 cm×50 cm),画芯为绢本。绢表面被红色涂层覆盖,上面有云纹、蝙蝠纹和“......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提名展颁奖典礼如期举行,相比于其他行业的颁奖季,几人欢喜几人尴尬的局面,艺术圈的颁奖季总是皆大欢喜。提名展特别......
中国古代绘画包括墓室壁画、宫廷壁画、建筑彩画、崖画、纸质画、绢画等。唐、宋、明、清以来,绢画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中国......
2004年9月,河南博物院对三级品文物进行建档拍照时,发现有一幅清代吴焯绢本《青绿山水图轴》残损极其严重,画芯全部破碎,已无法正......
一年秣马厉兵,四天集中亮剑。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家具精品品鉴会是传统家具企业的擂台赛。2015年6月26日至29日,以“打造当代中......
是青岛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原件破损严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中间部位有大块缺失,修复难度大.笔者现将在200 5年于故......
西来寺位于乐都县碾伯镇东关街。据寺院山门东间山墙上墨书的《佛门弟子杨蕃创建佛寺始末根缘记》记载:西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
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行书藏品——《兰亭诗卷》。此卷为绢本,纵26.5厘米,横365.3厘米。此卷为何人所作,历来都有......
从元代开始,随着文人进入画坛,绘画的材料由原先的绢本渐渐改用了纸本。绢本利于勾勒、渲染,而纸本较粗糙,笔墨易出现迟涩、松毛感......
张萱与《虢国夫人游春图》概述《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是唐代卷轴仕女画代表作之一,为绢本设色,纵51.8cm,横148cm,作者为唐代画家张......
中国古代画论里谈到中国画的技法,包括“皴”“擦”“点”“染”,可见“染”是中国绘画中常用的基本技法之一.无论是水墨淋漓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