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禁止相关论文
《刑法修正案(九)》设立的职业禁止制度,强化了我国刑事制裁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完善知识产权犯罪治理体系,助力......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时有发生,仅对犯罪者适用刑罚已不足以遏制该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职业禁止制度,其对性侵未成年......
《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设了职业禁止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处罚制度,它体现了我国立法者们对于社会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反应。在司法实践......
摘要:职业禁止的法律性质需要进一步明确。从刑法的条文设置与用语上看,职业禁止不是刑罚处罚措施。由于我国刑法并未明确承认保安处......
《刑法修正案 (九) 》将职业禁止规定为非刑罚处置措施,在刑罚之后附加适用.这样的制度会导致不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中处罚不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规定的职业禁止制度虽然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中得到了一定的适用,但尚存......
教师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的猥亵未成年学生案件在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据了相当高比重。刑事职业禁止的增设则为预防这部分行为人再犯......
在我国法治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刑事法理念已经逐步实现了犯罪报应主义向犯罪预防主义的转变,这与当前刑法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因......
《刑法修正案(九)》将职业禁止正式纳入刑事制裁措施的范畴,有助于预防职业犯罪,弥补我国资格刑的不足。职业禁止在性质上属于保安......
期刊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随着《刑九》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刑法......
摘要:只有情节严重的职业犯罪才会被采取职业禁止,此即对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评估。职业禁止中的人身危险性是再犯可能性与初犯可能性......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虽重新修整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明确定义"非法获取......
《刑法修正案(九)》在我国刑事处罚体系中增加了职业禁止制度,虽未有明文规定,但结合其内容规定以及刑法体系而言,性质归属上应为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①(下称“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职业禁止规定,对于因利用职业便利或者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实施犯罪......
在我国刑法条文规定和刑罚框架的条件下,在适用方面,对职业禁止的职业范围不应进行限制,但在适用时尽量严格条件,只有在行为人具有极大......
自2011年起,环境资源刑事禁止令适用数量不断攀升,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降低关涉环境资源的缓刑犯与管制犯再犯的可能,切实降低......
职业禁止为《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的保安处分措施,其属于非刑事处罚措施。职业禁止不同于行政法上的从业禁止,其设定权限高于行......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在我国确立职业禁止制度,这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作为一项较新的制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司法适用......
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将职业禁止在刑法中予以规定。虽然新刑法修正案对该制度作出一定的规定,但由于职业禁止制度规定并......
最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职业禁止制度,将对前科人员的职业禁止或限制这类行政措施提升为刑事司法措施,使职业禁止处......
司法实践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受害者多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熟人作案比例较高,因而仅对其适用刑罚并不足以预防该种犯罪。......
我国存在大量的包括"职业禁止""资格限制"等在内的非刑罚性禁止或限制措施,散见于不同层阶的制度,内容分散,标准不一,依据不明确,......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在家政服务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毒保姆”案件频发。美国侨报评论中国“......
《刑法修正案(九)》第一条第三款将职业禁止的内容纳入了刑法体系。职业禁止作为保安处分措施的一种,其适用应贯彻谦抑原则和狭义......
职业禁止作为一项保安处分,存在过度干涉公民基本权利的危险,必须严格遵循刑法的比例原则,限制职业禁止的适用边界。与职业有关的......
《刑法修正案(九)》新设职业禁止制度,使得我国的类似保安处分措施日臻成熟。《刑法修正案(八)》中禁止令制度之于职业禁止制度先......
职业禁止指的是对于滥用职业便利或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而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关职业的处罚措施,其性质......
在我国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许多的犯罪活动,尤其是与经济类犯罪相关的犯罪活动,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
刑事职业禁止制度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项新的刑事制度,是指对于利用自身职业实施犯罪,或者因违背了职业道德或要求而触犯......
《刑法修正案(九)》增补的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理......
德国刑事职业禁止制度包括禁止驾驶,担任公职资格、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丧失,吊销驾驶证和职业禁止命令四项内容。我国刑事职业禁止......
我国刑法新增设的职业禁止措施不同于以往的刑罚或相关的行政处罚,是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的职业自由限制措施,实质......
《刑法修正案(九)》第1条新增“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相关规定,其法律性质不同于非刑罚措施,也不宜认定为刑罚的辅助性或者附带性措......
我国对职业禁止制度采取二元制的立法模式,即“刑法规定+其他法规定”的模式。为将两者相区别,笔者将前者称为“刑事职业禁止制度......
重预防轻刑罚是现代刑法的发展趋势,职业禁止制度的创设顺应了这一浪潮,有助于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制裁结构。职业禁止制度不属于新......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三十七条之后增加了一条“职业禁止”,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为依法保障生产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
<正>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分别经2015年11月9日......
职业禁止制度是人民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和特殊预防需要,对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且被判刑的......
在刑罚轻缓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增加了职业禁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