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相关论文
偶然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计算生命》的文章,其中引用了两首诗。一首是苏轼的:“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
清初学者查慎行穷毕生精力编撰的《苏诗补注》在编次上首开五十卷之规模,又启清人补注苏注之先河,征引广博,注释详明,尤其在补录被......
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说:“以文为诗,始自昌黎(韩愈),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翼的这一段话比较正确地......
关于翁方纲与宋椠《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已有学者撰写长篇专文论述:潘美月《谈宋刻施顾东坡诗注》(《故宮文物月刊》1985年2卷10期......
《苏东坡民俗诗解》评介童庆炳近年来,随着各地苏东坡纪念馆的修复和兴建,研究苏武的学者越来越多,大有形成"苏学"之势。其中,苏词与苏文......
是谁独守在那寂寞皇陵,看云沙漠漠? 是谁用最单薄的身躯,去庇佑天下苍生? 是谁挥笔而作《怨歌行》,震惊了世人,却又悄无声息地掩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这诗怎么样?应该是佳作。 ......
《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柳叶先生介绍英译《苏东坡文选》的文章,谈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书评、序和《谈艺录》中的有关记载;但又说没读......
李敖开得门来,手里捏一小片馒头,身后飘来排骨香,以及小提琴协奏曲的温暖音色。 玄关处鞋柜上,红彤彤40卷精装《李敖大文集》扑面而来,......
下面我们要临习的,是王原祁所作的《苏轼诗意图》。画面所绘为夜景,题苏诗一句:“清月未及上,黑云如颓山。”明月未见,黑云如山,这......
明代前期的苏诗评价基本上承袭金元传统,虽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无多大创新,但批评较为允正,态度较为客观。明代中后期诗社林立,流派......
读《容斋随笔》,读到《白苏诗纪年岁》一文,便会心一笑——笑唐朝的自居易几乎年年给自己写首诗(甚至是多首),真不亏待自己;笑宋朝的洪迈......
明代的苏诗选评本较苏文选评本要少得多,见于载籍者仅十种,主要出现于明中后期.旧题刘弘选录的<苏诗摘律>侧重于苏诗思想内涵的阐......
木斋把苏诗还原到苏轼诗词文创作、宋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等多维坐标系中去研究。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居高临下审视苏诗......
【正】苏轼是"全能文学家",在诗、词、文各个领域都有创新。900多年来,人们对苏诗、苏词多有微词,但对苏文没有多少争议,这是个有......
澄清两个问题:第一,郑钦此人,当作“郑敬”。宋人赵次公为杜诗作注时。由于避宋讳——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遂改“敬”为“钦”。后......
《苏轼诗集合注》是冯应榴以7年时间笔耕不辍编著而成的鸿篇巨制。冯氏在披阅王、施、查三本注后,见其卷帙不同且体例互异,因此援证......
作为桐城文派的后劲,方东树的苏诗论评颇受其古文理论主张的影响。首先,方氏以古文之法探讨苏诗七古,注重开合起承、格局布置、虚实详......
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的出版为学界学习、研究苏诗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其点校存在不少问题,虽经多人撰文指出,遗漏之处尚多,今就......
【正】 金代元遗山对苏轼诗颇多讥评,主要说苏诗太新,新到“沧海横流”,几乎不可收拾了: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
<正> 豪放与浪漫主义,一个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风格范畴,一个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评论某些作家时,两个词却常常同时出......
<正> 唐诗与宋诗,不能截然以历史分期,而是时代风格深刻的演变。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北宋诗人苏舜钦成为宋代诗风的有力开创者之一。......
【正】 在过去的苏轼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苏轼的忠君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甚至把苏轼说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忠君主义者”。对......
苏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评者在其评点过程中,对苏诗加添注释,考辨文本,指摘失误,帮助读者更易于阅读和理解作品,发挥出了本事批评的功能。......
《惠崇春江晚景》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是苏轼......
清人注释苏诗特别重视辑佚与校勘、训诂与考订,诗注与诗评结合,针对性强,而选评苏诗则多直觉式的感悟,侧重于艺术分析,尤喜探讨苏......
王友胜教授校点的清代查慎行所著《苏诗补注》(以下简称"王校本"),2013年9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册,凡142万字。多年以来,王友胜......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
苏轼作为诗之大家,一生痴情写月,为文如赋赤壁,填词如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离不开月亮,月亮成就了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的......
本文通过对国图藏《钱廷锦评点并跋翁同龢并临严虞惇批明刻〈东坡先生诗集注〉》中翁同龢之题跋及文中严虞惇、钱廷简对苏轼诗歌的......
<正> 北宋三位举足轻重的大作家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都活了六十六岁,这真是历史的巧合。就苏轼现存集子来看,他最早的一篇文章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