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相关论文
河北辛集人,现任《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毛泽东诗词......
南朝刘宋时,王僧虔之子王慈年方八岁,外祖父江夏王刘义恭摆放了很多珍宝,听任他选取。王慈只选择了素琴、石砚两种,得到了刘义恭的赞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坛巨擘。 苏轼天资颖悟,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有极高造诣。其诗......
【原文】 壬戌正月再游齐安次韵 (宋)王安石 风暖紫荆处处开,雪干沙净水洄洄。 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 【注......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
叹坡仙奎宿煌煌,俊赏苏杭,谈笑琼黄。 月冷乌台,风清赤壁,荣辱俱忘。 侍玉皇金莲夜光,醉朝云翠袖春香。 半世疏狂,一笔龙蛇,千古......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眉山的由衷赞美。......
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在浙江文化史上有巨大影响的历史名人。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苏东坡是一个诗人、......
元丰二年(1079),宋朝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旷世奇才苏轼等多人涉案,世称乌台诗案。有关这一案件的资料并不少,有朋九万抄自......
关于李清照之里籍,历来众说纷纭.现在,一般都倾向于“章丘说”.此说之依据为1980年在章丘市明水镇廉坡村发现的《廉先生序》碑与《......
余秋雨说,苏轼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我想......
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唱酬佳句如连珠,况复同好相应呼。这是苏颂《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的前四句。苏子瞻,即大......
生命是什么,是一段时间或是一个事件?每分每秒的心跳都在忠实地提醒我自己还有幸活在这个世界。 子瞻兄曾告诉我,对于拥有者生命便......
推开窗,月色微凉。铺就一池的荷花就那么出尘安宁地立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我的灵台忽然清明,原来唯有宁静,方是挣开一切、看透一切、......
文言作品的注释中,除提到作者的姓名之外,还常常提到字及号,有的还有谥。这些名、字、号、谥有何作用?许多人往往不解。因为现在......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以诗、词、文、书、画兼绝而垂范青史。其书法历来备受书家喜爱......
初遇古建筑源于一株红豆。一个秋日舒爽的午后,懒懒地躲在被窝里,看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原谅我们说相遇,今人或古人,所......
【正】东坡肉,是宋代食坛上一味名菜,流传至今已有900年的悠久历史。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不仅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诗、词、散文、书法都造诣极深。在北宋文坛上,与茶结......
【正】 北宋著名文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创作的诗文书画留给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由于激烈的政治斗争,苏轼......
烹茶品茗,要有一颗古朴之心。许多人喜欢斗茶,比一比谁的茶叶价高,谁的茶具金贵,这些茶外事已不是茶本来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
【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又称"三苏"。"三苏"在文......
<正> 北宋三位举足轻重的大作家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都活了六十六岁,这真是历史的巧合。就苏轼现存集子来看,他最早的一篇文章是......
<正> 中国词史中"苏辛"并称是有充分理由的:他们都是革新词派的领袖,在对词的观念和功能的看法上,在题材的扩大和内涵的深化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