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策相关论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两件敦煌文书BD14491号和BD14650号,可以完全缀合为一件,是唐初有关进士科试策的模拟试题,弥足珍贵。此件文书......
科举,即分科举人,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明经科重在经义,进士科重在试策,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唐......
《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刊载《论制举与唐代隐逸风尚的关系》(查正贤撰,以下简称“查文”)一文,认为:“为制举而颁布的诏书借助传......
对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论语郑氏注》对策残卷,结合唐代明经、进士科考试发展、变迁的史实,运用排除法,能排除其不是进士科的对......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
北宋史论类试策可分为“策问”与“对策”两部分,策问部分通常由导语、问题和结语组成,对策的结构则分为策头、策项、策尾三个部分......
林大钦(1511—1545),字敬夫,潮州海阳县东莆都(今广东省潮安县金石镇)人,号东莆子。他家居农村,自幼生活贫苦,却聪慧好学,于嘉靖11......
【正】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然而,数百年来,人们很少注意他的哲学思想......
收稿日期:2015-07-29 作者简介:冯建民(1982-),男,山东阳信人,教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教育考试史研究。 ......
由于元代重北轻南的政策,南方士人在政治领域普遍缺乏话语权力,集体失语实为常态。作为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也被学界认为一味颂圣......
试策是宋代科场上的重要文体,宋代试策承以唐制,应用广泛。宋代策问中涉及科举的部分,一般会提问历史上与本朝的科举学制、士风与......
本文探讨科举考试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发展,对学术界以往认为武则天倚重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观点提出质疑。与进士科相比,制举更受......
唐代“试策”作为一种文体,有其特定的形式体制和文学价值,尤以中期以后的制举试策文为代表。试策文的制作体制非同寻常,整体上是......
本文选取汉代选官与试策文这一特定角度,从汉代两种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察举与征辟入手,论述了试策的时间、地点,试策文的产生、分类,并在......
本论文题为《唐代试策研究》,全文共分九章,前有《绪言》,后有《结语》,另有三个《附录》,总计约50万字。遵照校方规定,提交答辩的博士论......
宋代试策广泛地存在于贡举、武举、制科等考试科目中。自嘉祐以后,策问和论逐渐超过诗赋成为科举取士的首要因素。熙宁四年,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