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研究相关论文
谈谈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香港]田小琳(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容座教授)现代汉语标准语,语音有规范,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运用《......
语言学就是语言学徐烈炯这次笔谈会的题目是“把语言文字研究全面推向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要我就21世纪现代语言学研究发......
当展望2l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比较兴奋的。国家《语言文字法》的颁布确立了汉字的法律地位,汉字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
2005年12月17日,天津市语言学会和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05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各级各类学校、新闻出版......
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这两个专业,从文字名称来看只差两个字,有人会简单地认为二者不会有太大差异,若是这样理解就断章取义了。这两......
资 料 周有光,1906年1月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主要从事......
一、会议概况2011年11月4日至7日,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承办的“2011全国博士生论坛”在西南大学成......
从1922年以来,契丹语言文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契丹文石刻材料的不断发现,契丹语言文字研究又有了新的进步......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先生来到北京后,先后担任中......
墓志是语言研究的同时资料,五代墓志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价值巨大。本文具体分析了五代墓志俗字的10种类型及其成因,以期有助于汉......
在中國語言史上,一般認爲科學的語言文字研究方法的提出與自覺的連用是從明末開始,在清代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很多被認爲是......
2005年第5期发表了余昊东先生写的,余先生认为“语文现代化包括四大方面:1.语言文字本体的现代化;2.语言文字应用的现代化;3.语言......
目前学术期刊来稿中的语言文字误用较多,将语言文字错误归类,从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术期刊来稿作者的语言文字错误主......
梁启超《国文语原解》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作出了划分,并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对90多个汉字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开......
2017年9月23—24日。“中国语言学暨山西方言研究高端论坛”在古都平阳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师辟伯.1930.情为语变之原论.章士钊译.上海:商务印书馆.一、引言章士钊先生(1881-1973)旅居德国期间,接触到师辟伯先生(Hans Sperber,......
他是一名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曾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李瑞环、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是一位学者,有着撰写200......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的《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版)是迄今为止隋代墓志的集大成,为隋代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23年就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经济学。1925年因五卅惨案......
当今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即网络环境。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已......
毛远明教授是我国碑刻文献学的建立者,他身体力行,先后进行汉魏六朝碑刻、唐代碑刻的校注工作,同时进行历代碑刻文献总目提要、历......
<周易>研究,在历史上分象数、义理两大学派,因而形成<周易>研究的象数易和义理易两大领域,但由于不重视语言文字,造成了"狐不守丘,......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搜罗最为齐备的古文字纂集类工具书《古文字诂林》,集已有古文字字形和古文字考释之大成,汇众说于一编,反......
在研究现代语文教育史的各类著述中,吕思勉(1884-1957)被提及的不多,这是因为吕先生作为历史大家,他的语言文字研究和国文教学思想往往......
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含义和物质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和多元,并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许多书法艺术家逐渐挖掘出文字美的......
2019年是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周年,出版了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最具总括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主编的《新中国语......
契约文书是应用性文体之一,使用固定套语句式是其语言表达上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五世纪以来,以契约文书为代表的民间文书有丰富的......
一综述广东省拥有一支在全国语言学界举足轻重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从学术带头人到学术骨干,基本上都在广州一些没不语......
胡适在其语言文字的研究中,关注社会,致力革新,讲究方法,注重借鉴,体现出现代学术的基本精神,代表了五四时期的学术品位,留给今天......
在中国语言史上,一般认为科学的语言文字研究方法的提出与自觉的运用是从明末开始,在清代则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很多被认为是後......
地名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赋予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它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且长期发展和变化,逐步趋向标准化、法定化;地名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