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相关论文
当展望2l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比较兴奋的。国家《语言文字法》的颁布确立了汉字的法律地位,汉字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清末法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对大陆法系的德国法的继受,而这种继受是通过直接向德国学习和通过日本为中介向德......
社会主义宪政是法治发展的高级阶段。法治,作为百余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在建国后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社会主义法制......
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体现了清末社会各方政治势力的斗争和妥协,是在他们进行的政治博弈中产生的重大的政治和法律成果。作为......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刊为标志的。跨入21世纪,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仍在不断......
【摘 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我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来讲,历史所传承下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尤其是汉代起儒家学派的发展更为......
本文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文本,意图探讨黄宗羲“天下为主”法哲学思想。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阐述了笔者的选题缘由,然后......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社会的法制现代化,但这种理想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尽管人民......
鼓浪屿食品厂股权转让纠纷案这种因股权转让而变成单一股权的案子随着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承认而一去不复返了,我国新《公司......
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建立就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外国先进法理成果以及总结自身经验的过程.虽然目前中国的法制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
近读冯军先生《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开阔了视野,借该书之力,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理解......
法律英语翻译作为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其中法律英语术语的翻译对做好法律英语的翻译起着......
一、清末官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外部原因1、外国列强侵凌中国司法主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侵入我国.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
【摘要】法律意识形态是理论法学重要的概念及术语的一方面,同时也是法学理论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法制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观是以儒学体系为理论框架,这与建立宗教基础上的西方传统法律差异比较大.正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必须首先实现文化特殊性与法治普适性的统一。作为固有文化的制度体现和规范性社会事实,习惯法对于社会秩序的......
《大清新法令》收录的是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至清逊帝宣统三年,亦即公元1901年至1911年之间的法令。《大清新法令.宣统新法令(己酉......
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加强,传统的无讼法律思想对法制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的无讼法律思想主要是传统的儒......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是“一国......
WTO规则实际上是一部世界贸易法典.为了使中国的法制与WTO规则接轨,我们必须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问的贸易纠纷,将WTO......
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自1978年重新启动以来已近30年,30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不断推动当代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同时当代中国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国家立法机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这一宣示,标志着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发的中国法制重建,经......
中华法系和法制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思想更是贯穿中国发展史,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春秋决狱起,中国法律走......
受特定时代的制约,我国法制建设中的矛盾具有许多独特的属性,因此,需要法学理论工作者进行认真思考与抉择。从法治的总体道路来看,我们......
中国法律史研究工作的改进,在理论上,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如实确认法律史是人类解放自身的历史,是中国法制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不断发展......
在人类正在步入全球化时代的时候,思考这一进程已经或正在给当代中国的法制带来的影响,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全球化对我国法制的影响......
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潮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两股浪潮,本文通过对全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者在法律的上的几处冲突观念,试从两者的复杂......
作者:赵青航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简介:律师应是怎样的人,是一种职业思考,一种人生思考,一种社会思考。本书以这三个维度,以攀谈交流......
年前,《那些法律的圣徒》一书的作者陈夏红约我为该书做序,我当然很爽快地应允了下来。因为我此前就在网上读过夏红写的这方面的文字......
在我们过去法制研究中,并不重视法制的隐型系统。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法制进行结构性分析,形成在法制建设上显型系统与隐......
百年中国法制发展进程艰难曲折,法观念的更新是百年中国法制之前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法制现代化既包括观念的现代化......
笔者将中国法制发展分为奴隶制萌芽阶段和封建制的前中后建立、发展、衰落阶段,通过对中国古代这些社会阶段法制的内容、特征、发......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法制现代化理论还不完善.对于"现代性启蒙"以及如何对待"本土资源"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论.本文着重......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中国封建法律带有了半殖民性质.在这一历史......
太平天国后期著名领导人洪仁矸的法制改革思想,堪称中国法制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在立法、执法、普法和监督方面提出的基本原......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目标提出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到2010......
回顾20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法制的起步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学习日本法或者说通过日本学西方;二是学苏联,开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三......
1954年.在新中国法制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了。同年12月24日.在法律出版领域.同样有一件影响重......
张平华先生与刘耀东先生合著之《继承法原理》一书,2009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不失为在继承法领域颇具学术价值之力作。较之......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全面指导作用,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导之下进行。无论在中国法制建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