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学批评相关论文
赋学批评从汉赋兴盛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汉代批评家们多从讽谏的角度来评论赋这一文体。随着赋作创作情况的变化和文艺理论的不......
方象瑛在清初甚有文名,创作有大量散文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有两篇论述赋学的文章,从历史批评与鉴赏批评相结合的维度来展开,颇......
饶宗颐先生不仅创作多篇辞赋,而且还致力于辞赋批评,其赋学批评理论主要体现于《选堂赋话》一书中。《选堂赋话》是赋学批评史上的......
关键词:赋学批评;《七十家赋钞序》;张惠言;创作论;文体论;历史批评;摘句批评;比较批评 摘要:《七十家赋钞序》是清代一篇重要的赋学批评......
近代赋学批评在西方理论及传统批评理念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向现代转变的趋势,其中以刘师培的赋学批评为最.刘师培在植根于传统学......
梁代是辞赋史上出现的另一个创作高潮期,以萧衍、萧纲、萧绎、萧统为代表的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守旧、趋新、折衷的三种倾向并存,......
王之绩一生以诸生终老,事迹不显,虽著述等身,今仅见《评注才子古文》与《铁立文起》。其《铁立文起》一书综论文体,其中赋论占重要地位......
孙鑛与何焯堪称明清《文选》评点史上的双璧。其中二人对汉赋的评点均以文法论为宗,广泛论及赋作立意主旨、造语下字、修辞风格等......
赋作为中国古代韵文四大体裁(诗、词、曲、赋)之一,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诗、词、曲批评史的较为深入相比,赋学批评......
赋是一代之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体式。与诗、文相比,其研究相对冷落。文学史著作中除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大家的赋......
戴纶喆编纂的《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刊刻于清光绪七年,是清末重要的赋学选本,其中"余说"一卷,分总论、辨体、相题、布局、措辞五项......
中国赋学批评的范畴研究相对于诗学、词学等领域来说较为薄弱,本文试着从几个影响较大的赋学范畴入手,来梳理赋学批评的源流和得失......
元嘉时期赋学批评的材料比较有限,通过范晔《后汉书》对东汉抒情言志赋的载录情况,可以看出"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观念对范晔的影响。......
扬雄的赋学批评以五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其前期的赋学批评观念中,主要表现为对司马相如赋的模拟与崇尚,甚至认为相如赋是"神......
南朝晋宋间的谢灵运重视赋的创作,我们可从一些零散的材料中窥见他的赋论:从他对赋的编纂和整理中见出他对赋的分析型思维方式的继承......
本文梳理了刘向、刘歆的赋学批评与《汉书·艺文志》的关系,指出"不歌而诵谓之赋"虽然出自刘向的《别录》,但实际上并非刘向的原创......
赋序是了解赋家创作过程的重要材料。在大多数的赋序里,赋家们喜欢言及“感而作赋”的问题。有些赋序还对感物兴思的原理与过程作了......
在中国古代赋学话语中,"源于诗"是一个经典性的赋源表达,从班固的《两都赋序》一直延续至清代末年,历代赋论者无不如此。亘古不变......
本文对《历代赋汇》中的赋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力图揭示赋序独特的体式特征与多样的结构功能,并探讨赋体文学的特质及其在文体演变......
明代汉赋选是明人传承汉赋文本、表达赋学主张、指导辞赋创作的重要载体,主要保存于通选性质的诗文选本、辞赋选本及《文选》的广......
永明时期,是赋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江淹复中有变的辞赋观与其拟古而不泥于古的创作倾向完全一致;谢月兆所谓的“欲申之赋颂,得......
建安文学的告一段落,相继而来的正始文学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自正始迄于魏末,一方面,玄风畅扬,另一方面,崇尚儒学、宗经复古的思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