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赋略相关论文
史书艺文志记述了当时的各类著作,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学术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两者对书籍基......
[摘要]《隋志》“簿录篇”著录有《文章志》诸书,但它们既非目录著作,也不是作家传记。通过考察可知,《文章志》诸书产生于六朝别集涌......
<正>余嘉锡先生尝言:'《四库提要》之总序小叙,考证论辨,可谓精矣。近儒论学术源流者,多折衷于此,初学莫不封为津逮焉。'~......
对于辞、赋、骚三种文体,根据《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的对比可知刘勰与萧统对于同一文体的不同认识。刘勰虽没有将辞或骚列为......
《文选》在文体分类中呈现多级平列、多元共存的形态。其分类标准并非一致,或以功用,或以内容,或以题名,或以形制等,然始终以功用......
行吟泽畔楚大夫——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中期楚国人,其生卒年现已不能确知。后世学者根据他在《离骚》开篇的自述,推断......
<正>人们对于文学或艺术,虽然多数人不能从定义上做出解释,但谁都知道文学有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摘 要:《汉志》诗赋略中赋的分类标准问题一直未有定论,这主要是因为诗赋略后未附小序,没有实证就难免令人生疑,通过分析更认同诗赋略......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学著作,由于其在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目前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目录学方面,对其文学思......
在赋的起源问题上,班固认为诗是赋的源头,他将屈骚定义为赋。身为大儒的班固遵循儒家诗教中美刺的原则,重视赋的“讽喻之义”,并将其作......
<正>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诗赋欲丽”是“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志书目,有着极其重要的目录学价值,纵观其“七略”叙述与分类,便是一册有关目录的书目。本......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皇家藏书,编撰了《别录》、《七略》,是先秦至西汉后期学术的总结,也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班固删......
《汉书.艺文志》是据刘歆《七略》改写而成。《艺文志.诗赋略》前三种的分类标准,旧说纷纭,皆不可通。《汉书.古今人表》九品论人,......
本文梳理了刘向、刘歆的赋学批评与《汉书·艺文志》的关系,指出"不歌而诵谓之赋"虽然出自刘向的《别录》,但实际上并非刘向的原创......
两汉总体上不存在文集编纂的观念,《诗赋略》著录的文人赋只是篇目,而非结集形态的作品编。汉赋的单篇传播方式,使得刘向、刘歆父......
我国历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开始于曹丕(或魏晋),这是鲁迅先生于1927年在国内学术界首倡和标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二十世纪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