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相关论文
本文所论古诗词的“情境”,取“文本情境”或“文本语境”之义,属于语言和诗性语感的建构层面。古诗词的创作原本就是情境建构的过程......
从和乐而歌、诗乐和谐,到讲究声律,错综变换,语言本身在诗歌形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至于近体诗,平仄二分,循环往复,变化中又有规律......
古诗教学中,声律是无法忽略的,古诗中的声律,不仅仅是一种格式,还有其表达出的声音的含义。吟咏中明诗律,吟咏中知诗意,吟咏中感诗情,吟咏......
唐代"比兴"诗学观的演进,与《毛诗》经学阐释有着密切关系。以孔颖达为代表的《毛诗》经学以"六义"之学、"风雅比兴"之旨论......
《全唐诗》存上官仪诗20首,大部分符合《广韵》韵例,从平仄格式、声病、对仗等方面分析可得,上官仪诗歌创作已渐开律径,对仗工整,......
中国古代文论中蕴藏着丰富的“蜂腰”之喻.在文病论范畴中,其表现为永明声律论中的“蜂腰说”,此论适用对象仅为五言诗,“腰”指一......
古今学者们对杜诗学的研究已有了极其丰厚的积累,但对杜诗语言学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该文主要着眼于为......
梁启勋是20世纪上半叶学兼中西、识贯古今的学术名家,尤以词学擅名于世,在词史、词艺特别是词体上都有深湛研究,却久为乃兄梁启超......
车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人。曾在川军中任团长、师参谋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大声周刊》......
是盛唐殷璠所编的唐诗选本,也体现了他的诗学观:声律、风骨并重.而且殷璠首次提出了“兴象”这一美学范畴.殷璠的诗学理论既继承前......
王昌龄边塞诗中的《从军行》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在这首古诗教学设计中“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
唐科举进士科考由尚书省礼部掌管,故称"省试"。进士科试帖诗,由此又称为"省试诗"。唐科举以诗赋取士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
昆曲声律指的是演唱或念白时咬字吐音的规律。“依字行腔”的先决条件是“识字”,即认识字声和字韵。而“度曲”即是通过“三分切法......
谢诗歌是"永明体"的典型代表,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弄清中国古典诗歌从古诗到近体诗演进过程,则必须研究谢诗......
吟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对古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善于"打腹稿",从《诗经》开始,吟诵便对......
中国人对汉语音调之美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朦胧到自觉清晰的过程.六朝时期,"四声"的发现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应用,诞生了声律论,......
"剖文析义、审音辨律"是旧体诗词赏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剖文析义,就是要正确理解诗词中的字词语句,通过已定型的语言文字来领悟......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说:“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音的、节奏的、象征的、......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正是因为有了歌词使得声乐能够比器乐表达更多具象的内容。学习声乐自然少不了对语言特点、声调规律方面的......
一般认为,中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转变的关捩是在南朝齐永明年间,但本文认为,南朝年间诗论家们所取得的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成就,真正将声......
处于刘宋“诗运转关”时期的谢灵运,除了在诗歌内容上开创了山水诗一派,还在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文体革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现存诗歌218首,风格雄漳秀丽,声律与风骨兼备。其诗歌艺术已......
诗词语序的颠倒是因为:1.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
以往论述声律说的成就,多集中在它对发展汉语文学形式的贡献.至于声律所蕴含的情感意蕴,则常被忽视.但事实上,受当时音乐观念的启......
清代诗律著作和20世纪英美诗律著作在话语对象上,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延伸性,这是二者的一个相似之处。二者的差别在于,清代的诗......
文章指出了重建汉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古今音系不同,汉诗旧格律脱离今人口语,走过百年历程的新诗又至今还未形成格律.作者......
谢榛的诗学思想以“声律”为中心。其历谈声律格调,以分正变,来规避旧格调论单纯崇“正”的缺陷;以“三要”与“一我”“一心”为立足......
本文在邝健行先生的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唐代律赋的声律要求。唐律赋写作遵从相间、相对的声律规则,避免四病,尤其是上尾和鹤膝......
唐代组诗的声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初盛唐的组诗声律是初创期,杜甫对组诗声律技巧进行了重要拓展;中唐是组诗声律全面发展阶段,......
骈体文和格律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独特的文类,也是观察古典文学声律特色的重要研究对象。律诗有诗律,骈文亦有文律规范。对于律诗......
徐青自1968年起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学术成果丰硕,被誉为"有创见,有突破".在声律方面,他对先秦至隋唐的诗歌作了全面的声......
从六朝开始,由于文体辨析观念的深入,文与史的区分日趋明显;但与此同时,六朝人仍将史书的赞论视为"文",视作一种特殊的独立文体,这......
一般认为律体律调定型于初唐,但并不意味之后的诗歌活动都无须关注声律。盛唐集贤院群体性诗歌活动,群体性除创作实践外,还表征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