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困惑相关论文
马丁·麦克多纳(Martin Mcdonagh,1970—)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的代表作家。1996年,他的处女作《丽......
我国学术领域对丽贝卡·沃克及其作品的研究比较少,而丽贝卡·沃克在美国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文章以美国多元文化为背景,以身份认......
西西是一个风格多变,难以定义的作家。她严肃的写作态度与先锋视野决定她的作品蕴含着较大的格局和深厚的内涵,作为一个向往自由同时......
当代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与维?苏?奈保尔、萨曼?拉什迪一起被称为“英国移民作家三雄”。其第五部长......
本论文导论部分,在简单分析了什么是“全球化”之后,引出了“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不同文化的全球互动性和高度相关性”。......
奴隶制的历史扭曲了美国非裔“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伦理关系,社会评价体系、伦理道德的失衡使他们陷入身份的困惑和男性家庭责任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的这一段历史,是面对满目苍夷的旧中国重整旗鼓大胆探路的历史,是新政权的掌舵者凝聚民心重塑信仰......
裘帕·拉希莉是当今著名的美籍印度裔作家,凭借其首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获得了2000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同名人》是拉希莉的......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其思想超越了他当时所处的时代,从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本文以现代作家的身份困惑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现代作家身份困惑的表征的概括与描述,揭示现代作家群体内在的人格矛盾,并探讨作家的身......
美国的犹太作家大都来自东欧或是该地区犹太人的后裔.犹太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宗教乃至民间传说等,构成了犹太人成为一个民族的......
文化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后殖民、后现代文化批评关注的主要焦点.通过对中与的解读和对典型人物的分析,依......
<正>谭光辉:阿来先生,您曾经在阿坝的一个小山村做过教师,后来到马尔康工作,然后到了成都。从青年到壮年,您生活的区域有一个从边......
建国后,担负政治要职的郭沫若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窄,他的功利化、工具化的艺术主张也越来越趋向极端,这种在文学创作中高度体现政治......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被称为“第一部塞林格风格的女性小说”,反映了一名女大学生梦想幻灭......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棵常青树,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小说家。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相互交错使她......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发展,美国黑人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
澳大利亚国家身份疑难,体现为其在现代国际地缘政治不同定义之间经历的六阶段演变,以及在移民、土著和多元文化主义三大问题上所从......
文化的杂糅与共生是后殖民语境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文化的杂糅投射到文学上,则形塑出别具一格的文本特征与文学叙述风格。就......
《钟形罩》是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唯一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尝试自杀的经历所改编。本文试图通过......
萨尔曼·拉什迪钟情于讲述南亚次大陆上神奇的历史与现实。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流散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绚烂多姿的混杂性特质......
学位
本文以现代作家的身份困惑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现代作家身份困惑的表征的概括与描述,揭示现代作家群体内在的人格矛盾,并探讨作家......
维·苏·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家。他的祖籍是印度,他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在英国......
以犹太教为核心的犹太民族在文化上有很强的独特性,能否与居住区的主流文化和谐相处一直都是犹太民族与流散地主流社会关系中的关......
在美国二十世纪戏剧史上,荣获三次普利策戏剧奖的爱德华·阿尔比是一个在戏剧创作和戏剧导演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但却颇具争议的剧作......
越南裔美国作家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1971-)的作品《同情者》(The Sympathizer,2015)于2016年荣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该小说......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自1970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问世以来,莫里森又先后发表了七部质量上......
《街头女郎玛吉》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处女作,小说中的女主角玛吉为追逐贵族身份而演绎了一曲令人伤怀的道德悲剧。......
汤亭亭是第一位进入美国主流文学的华裔作家,她的作品以及写作行为对于认识少数族裔文学的特征以及美国的多元文化风貌有很大启示。......
21世纪的台湾电影秉承了台湾新电影以来观照现实的求真精神,对弱势群体、边缘人群有更多的关注。对于生存困境的展示仍然是21世纪台......
本·奥克瑞的小说《饥饿的路》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后殖民主义时期非洲文化混杂的现象。本文运用后殖民文化理论解读《饥饿的路......
身份困惑困扰着阿莫司.奥兹笔下的20世纪巴勒斯坦犹太移民,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危机四伏。伴随着大流散,犹太人分散地生存于异质文化......
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的小说《上海舞》,以后现代的写作风格,打破了叙事媒介的界限,小说通过刻意模糊虚拟和自传的文体差......
加拿大著名华裔作家崔维新数获大奖的英语小说《玉牡丹》,描述了华人金山梦如何破灭的过程。加拿大华裔文本通过杂糅化来解决身份......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童话《忽至森林深处》以隐喻方式反映大流散过程给犹太人带来的文化同化、身份困惑与身份特征再......
石黑一雄(1954-),当代杰出的日裔英国作家,荣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与拉什迪、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其小说《别让我......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是思想与艺术结合的典范。由于身处文化夹缝之中,作者的文化认同在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出模棱两可或含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