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研究相关论文
<正>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的《新华成语大词典》于2013年1月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词典是一部大型成语词典,全书约500万......
解海江,1968年生,山东菏泽人。文学博士,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98-2000年任......
什么叫“语文词典”?各家有所解释:“语言词典解释词语本身的意义,说明它们的语音、语法和修辞特征。”(王德春《论词典的类型》,......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取得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书中也存在......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问世,是新世纪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和商务印书馆为广大......
倘若没有在大学二年级时接触到“辞书学”专业课程,没有在卢卓群教授精心指导下研读过《辞书研究》,或许我苦苦思索的这些问题不会有......
【正】 同义复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甲、金以下文献典籍中不断涌现累增,在古代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甚大。它是词汇史研究和......
"种火"一词,<汉语大词典>以孤证释作"比喻欲火",蒋宗许先生在<释"种火"、"顶门">一文(<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中认为把"种火"解作"......
《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发表了笔者《释“种火”、“拄门”》一文。笔者认为,近代汉语中,“种火”有“刨火”(引申而指“刨火棍”)一......
2009年8月7—9日,第一届全国民族辞书编辑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主办,宁夏人民出版社......
由中国辞书学会、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承办的“2009年中国辞书高层论坛——《辞书研......
一、办刊历程这些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深化的业绩,取......
我国当代的辞书研究主题丰富,重点突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内容体系;立足国内辞书理论与编纂实践,积极引进国外成果;研究形式以建设......
《玉篇》版本源流考述常耀华《玉篇》是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正字的古代字典,是除《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外我国现存的最古字......
日汉双语辞典在日语教学与研究、语言翻译及外事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日汉双语辞书的编纂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呈......
电子版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相比,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体现在:体积变小,更易于收藏;信息显示媒体趋于多样化、动态化;查检途径更......
<正> 秦至同志在《辞书研究》1983年6期上发表的《建国以来出版的少数民族语文辞书一览》一文内容很丰富,对民族语文工作者有参考......
朱建颂《读辞书札记》(载《辞书研究》2007年第1期)大都论述精辟,富有创见,唯之七《满堂儿女当不得半席夫妻》一则,觉得需要提出来商榷......
论汉英新词词典的编纂─—兼评《汉英新词词典》周敬华翻开《6000Words》一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一部词典出版时就已经开始过时了,因为英......
《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新词新义集萃”栏有刘云“人蛇”一词。说它本是一个短语,指“人与蛇”,但“现借指乘轮船偷渡者”。引例......
《说文解字》对于汉字形体结构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宀部字反映了传统建筑的诸多形态和发展演进过程,折射出当时......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取得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书中也存在......
辞书的发展需要词典学理论和词典编纂实践的不断创新,而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和传播离不开必要的学术园地或学术媒介;《辞......
本论文主要是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辞书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这一学术问题在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
论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与1996年修订版的对比分析描写,着重探讨了与词汇义相关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