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棣华相关论文
韦棣华是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缔造者与奠基人。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大量调研、历史爬梳与解读式内容分析,解析韦棣华图书馆学......
中国在20世纪初以前,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尽管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带有图书馆性质的藏书阁、藏书楼早已有之......
采用列举法梳理“文华共同体”史料研究存在的异载状况,分析其成因及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为后续研究提供......
1901年9月7日,英、美、法、德、日、俄、奥、意等列强逼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从此中国背负......
武昌文华图专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图书馆学、档案学教育机构,在20世纪上半叶学术地位非常显著,对当今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发展有着深远......
一、学校史略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史略(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本校(以下简称武昌图专)创办实肇自美国韦棣华女士(Miss Mary E......
晚清张之洞督鄂时代,推行了全方位的"湖北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大兴学堂。而同样在晚清时期,推动武汉教育近代化和高等教......
利用最新发现的与韦棣华相关的美国新闻报道,对其早年生平史实进行辨析,初步弄清她进入图书馆工作的时间,首次来华的原因、时间与......
宗教信仰与政治背景是百余年韦棣华研究评价的主要分歧点之一,该分歧点的症结至少涉及意识形态与学术语境走偏、理论分析缺乏深度两......
韦棣华是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吏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关于她的生辰日期和来华时间,迄今一直是众说纷纭.陈希亮就此所作的考证......
就武昌文华公书林的创办,阐述创办的时代背景、起源、过程,以及公书林的基本特征、对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影响,认为它标志着中......
对民国时期外籍在华图书馆人的整体审视,乃学术界研究的缺失所在。20世纪20年代美籍在华图书馆名人以韦棣华、鲍士伟为代表,二者都......
武昌文华图专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图书馆学、档案学教育机构,在20世纪上半叶学术地位非常显著,对当今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
金秋十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迎来百年华诞。从学院正门拾级而上,在一株株绿植环绕中,鲜红衬底白色跳跃的“百年积淀再启华章”......
<正>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女士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巴塔维亚(Batavia),曾在纽约州巴塔维亚市的一个图书馆工作了将......
也许很多到过昙华林的人还不知道,今天你所看到昙华林的形制与格局竟然会缘于一次毁灭。研读历史,经常会因这种神奇、精妙而豁然、......
<正> 蔡元培先生不仅在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精深,造诣崭远;而且,对于图书馆学和中国图书馆建设也......
学术界有自古英雄出青年的传统。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乔治·金斯利·齐普夫(George Kingsley Zipf)和时任大都会人寿保险公......
文华图专以其人才培养的卓著成效而蜚声海内外,师资力量为此贡献良多,韦棣华、沈祖荣、毛坤、皮高品等等一批名师也素来为人景仰。......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
<正>2014年10月14日,"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玛丽·伊丽莎白·伍德)女士的曾外孙女苏姗妮·罗兰和她的丈夫埃利斯·罗......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纵观整个20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从一开始就和以下三个方面紧密相......
关于韦棣华的生辰现有1861年(8月22日)、1862年(8月22日)、1864年等说法,关于沈祖荣的生辰也有1883年、1884年(9月11日)、1885年9......
韦棣华被誉为近代中国图书馆运动"皇后"。她在中国筹建图书馆,开办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发现和培养图书馆人才,宣传公共图......
<正> 中国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一般认为,有文字产生,必然促使书籍出现,有书籍的聚集,就萌发了古代的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绵延不......
韦棣华(1861年8月22日-1931年5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巴达维亚城,父母均是英国后裔。她在家中七个兄妹中排行第四,青少年时代大多在......
中国图书馆的管理意识与西方大不相同,封闭性、小众化是旧式官私藏书楼的重要特征。近代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使韦棣华感到在武汉建立......
基督新教自1870年英国伦敦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始,在中国展开传教及教育工作已接近两个世纪。五口开埠之后,教育工作与传教事业同步......
本文从韦棣华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入手,分析这种精神对当代中国图书馆界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