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相关论文
摘 要:此篇论文在主要参考赵尊岳、蔡桢等词曲大家的注释的基础上,对张炎《词源》上卷音律论中《讴歌旨要》中关于停顿与过腔的歌诀......
《马氏文通》中的“顿”相当于句法结构。按照其内部结构,大体可以分成单词之顿、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动宾结构……等九类,这些“顿......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对静字定语的处理,语法学界普遍认为马建忠是完全模仿了拉丁语法.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一方面,......
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论包含三个主要观点。他的这些观点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主要的局限在于:只讲究诗行的顿数规律,却忽略了诗行......
“顿”是《马氏文通》中论句读的一个术语,但是由于《马氏文通》没有给它立界说,解释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对它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
本文探讨的是虚词在卞之琳先生译《哈姆雷特》素体诗中在节奏方面所起的作用。卞先生所译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诗体译本,以顿代步是......
生活在唐五代的敦煌人,有许多宴饮活动,这些宴饮活动的名称也很别致,有“局席”、“高”、“顿”、“看”、“禹”、“小食”、“中食......
动物的采食量同时受到短期和长期调控,这些调控对采食量起到平衡作用,防止个体产生绝食或暴食的情况。个体在一次采食中可能吃不饱......
自由诗的节奏是语言自然节奏的直接表现,是一种"内在的旋律";现代格律诗的节奏是将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以"形式化",体现在规律重复的......
人教版教材每册中均有“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且往往作为“压轴”单元呈现。但由于新课标的评价建议里,这一单元的内容被定位为“只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卞之琳的“顿法”论陈本益关键词卞之琳,新诗,格律,顿,节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I207.25在五十年代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卞之琳对新诗形式作过......
围绕新诗格律的问题,卞之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其重点是将“顿”视为诗律的核心,并从节奏角度划分诗歌的形式。卞之琳的诗歌理......
新诗诗律论中的“顿”概念来源于古代表示顿歇意思的“句读”概念和“顿”概念。在现代,“顿”概念通过“节”和“音尺”两个概念而......
诗歌翻译的特殊性使得人们提出了不少独特的翻译策略。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Lefevere提出的诗歌翻译七策略。为了对英汉诗歌互译策略......
动量词"顿"并非产生于晋代,而是萌芽于隋代,唐至五代发展成熟。动量词"顿"的语法化,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名量词"顿";二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