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行为相关论文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一种新的犯罪形态——利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也呈高发态......
2017年是现行《刑法》颁布20周年,也是《刑法》出台第十个修正案之年。20 年间,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依法治国理念不......
《刑法》第22条赋予预备行为以刑事可罚性,并规定了预备犯普遍处罚原则。这一规定存在正当性、必要性、操作性与实效性等方面的诸......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预备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见的话题。言其古老,系由于对预备行为的处罚最早可以追溯至秦律,“甲谋谴乙盗,乙且往......
恐怖主义犯罪预备行为实行化,是指将传统意义上恐怖主义犯罪的预备行为规定为刑法分则中的独立罪名,配以对应的法定刑,以代替总则分则......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网络社会的治理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第287条之一新增的非法利用信息......
案情嫌疑人王某租住广州市某私人住房,一天当地派出所在治安检查中发现其住处有大量的开锁、撬锁工具及制锁钥匙工具,王某承认其用......
牵连犯属于刑法理论中的难点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影响也较大,在定罪量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方法牵连犯中的方法行为进行分......
构成要件的过早实现情形在日本学术界和实务界存在着比较激烈的争鸣。在构成要件过早实现的场合,应按照第一行为是预备行为还是实行......
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条文类型性规定的具有法益侵害现实危险性的行为,它除具有刑法中行为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规范性和定型性的特征......
刑法分则法条之中罪状所规定的行为是实行行为,罪状中不应该规定预备行为。实行行为是行为人发出的侵犯法益的行为,在罪状中不能也......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预备行为实行化"这种超前预防的立法模式在今后可能继续出现,国家有可能以安全秩序为名而过分侵扰国民自由。科......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典型的以网络为工具的新型犯罪,学界普遍以预备行为实行化的传统刑法理论解释该罪,却造成该罪"被虚置"的困......
“着手”在认定犯罪的形态,尤其是未完成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判断是否“着手”,除以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为依据......
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犯罪的着手问题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定犯罪的实行行为的特征;二是正确区别......
《刑法修正案(九)》针对信息网络新增设了3个罪名,信息网络犯罪相比较普通的犯罪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网络"虚拟空间"成为犯罪的对象......
区别于个案判断的规则判断,既是统一裁判尺度的重要司法技术,也是提升新型网络犯罪的精确认定程度、司法判断效率的有效手段。司法......
预备犯因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应受到处罚,但这并不表明所有犯罪的预备行为都应受处罚,因为不是所有犯罪的预备......
随着社会风险的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对抗无处不在的社会风险,国家立......
目前,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处罚范围时有交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实务界对于“违法犯罪”这一......
一、基本案情2017年2月16日,杨某、赵某、陈某至A市预谋绑架杨某曾经工作公司的董事长毛某索要钱财,后三人准备车辆、手铐、手机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基本案情]刁某,男,1980年生,H省W市人.2012年12月初,刁某在网上认识了张某某(女,1984年生),2012年12月10日,刁某约张某某见面.当......
<正>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及1998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
实行行为是对法益侵害具有现实危险的行为。在间接正犯的场合,利用行为无法形成对法益侵害的现实危险,在本质上犯罪的预备行为,只......
构成要件的过早实现现象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究竟该如何处理,日本学界纷争不已,学说林立。在理论上区分预备的故意、实行的故意或既......
<正>目次一、实行着手概述(一)实行着手的概念(二)实行着手的立法例二、实行着手的学说与判例(一)国外的学说与判例(二)我国学者的......
<正> 在我国学术界,研究吸收犯的专题文章很少。甚至在论及非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时,对吸收犯也多未问津。外国学术界同样如此。几......
<正>2009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2009年3月4日和20日,《检察日报》分别以《结伙跨省盗窃拒捕杀害民警》和《渭南杀害民警凶手被判死刑》为题报道了陕西省韩城市公......
准确界分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是正确判断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进而合理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前提。对于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
15岁的少女在上学途中遭一名中年男子骚扰,尔后这名男子又变本加厉炮制"天堂家书",企图用封建迷信思想迫使少女就范。该男子的行为违......
<正>众所周知,现行刑法废弃了1979年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对流氓罪的规定,而在各章中分别规定了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淫乱罪、......
<正>本文案例启示:诈骗、抢夺行为手段交织的共同犯罪案件的定性从寻找引致法益侵害紧迫性危险的行为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但同时也不......
<正>一、法益保护机能扩张的原因法益保护机能之所以得到扩张,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