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犯罪相关论文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纳入洗钱罪的规制范围,在立法层面初步认可了洗钱罪超出上游犯罪的危害本质及其独立的处罚意义,也凸显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洗钱风险日益加剧,洗钱犯罪与各类上游犯罪相互交织渗透,严重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危及国家经......
当今世界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洗钱主体专业化、实施领域多元化、多渠道化、范围扩大化甚至国际间也日益猖獗。在具备严重社会危......
《刑法》第191条洗钱罪规定了七类上游犯罪,涉案财物的形式较为复杂,需要明确涉案财物与犯罪所得的关系并对后者的范围进行限定。根......
...
网络语境下,传统洗钱犯罪在网络空间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考量刑法规制问题。确定网络洗钱行为,如何更好的规制此类行为,无不指向我国......
洗钱罪中的犯罪所得特指犯罪行为的违法收入。走私犯罪的货物、物品属于不具有违法收入性质的犯罪对象,不属于洗钱罪中犯罪所得的......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行为纳入了刑法第191条的适用范围.“自洗钱”行为入刑后,实施掩饰、隐瞒等“自洗钱”行为应单......
尽管刑法修正案在不断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但近年来洗钱罪的适用率极低、量刑差异过大、总体打击效果不明显.这一方面与洗钱......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体系与规则正面临重新构建。在国际需求疲软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压力......
作为掩饰、隐瞒上游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以使其表面合法化的犯罪活动,洗钱罪在中国已然出现并呈逐渐蔓延之势,它严......
我国从1990年起逐步建立起打击洗钱犯罪的罪名体系.后来,鉴于洗钱在我国日趋严峻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我国面临力争融入国际社会反洗......
洗钱犯罪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91条规定了洗钱罪,2001年12月9日通过《刑法修正案(三)》对其予以修......
重庆巫山反腐反洗钱第一案具有标杆作 用,它表明了中国反腐制度从法律内部单一层次向多层次转化,从以腐败犯罪主体为主的诉讼活动......
摘要:洗钱犯罪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而现代银行已成为洗钱犯罪活动利用的主要渠道。本文试图分析在我国反洗钱法......
在我国,洗钱现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来,洗钱犯罪不断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日益严重之势。据《经济日报》、......
作为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活动形式,黑社会组织犯罪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三大灾难性犯罪。面对黑社会......
《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133条之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一方面扩展了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形,另一方面新增了机动车所有人、管......
与日益严重的洗钱犯罪形势及国际反洗钱立法实践相比,我国反洗钱立法应扩大洗钱上游犯罪的范围,把反洗钱义务主体从银行等金融机构......
新兴的电信诈骗犯罪日趋猖獗,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台湾地区警方侦查电信诈骗案......
我国的腐败官员外逃方式有很多种,有持本人护照,打着出国考察的招牌冠冕堂皇地“出访”到国外,有利用假护照、假签证“混”出境的,有躲......
洗钱犯罪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多种谋利型犯罪的伴生物,联手打击洗钱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我国先后签署加入了国际禁毒......
自从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进一步扩容之后,洗钱罪在司法理论界和实务中就不断被关注,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卡产业已经成为涉及多个行业的综合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信用行为、反洗钱、节约社会成本......
我国刑法对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主要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刑法修正案(三)》中。这些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特点,是行为人通过实施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