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工相关论文
在"中国抒情传统"奠基者高友工的美学论域中,以"抒情"命名的中国古典诗,绝不可以简单理解为"以抒发感情为内容的诗歌"。高友......
跨文化语境下,海外汉学家高友工教授构建了以“中国抒情传统”为鹄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谱系,该谱系跨越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
在有关“中国抒情传统”论题的论争中,研究者常常混淆两个关键概念——“抒情传统”与“抒情传统”论述.前者是对中国文学史事实的......
海外学者高友工立足于中国古典美学语境,在借鉴、改造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吸收康德美学、胡塞尔现象学、弗莱人类学、荣格集体无......
高友工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他在唐代律诗研究的方法上有着首创性的一面,即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唐诗。本文即以高......
高友工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建构思路之一是以律诗为中心,考察其“前史”与“后传”,为中国抒情诗的文体演变秩序勾勒一个史之简纲。......
一笔者的"理论观"如下——首先,任何理论都会存在破绽,赞叹佩服之余,也应该反其道而行,找出每一种理论的死穴。就小处而言,这是一......
摘要: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是“中国美学现代阐释”议题下的一个典范个案。高友工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和......
徐复观、叶维廉、高友工、方东美等中国学者在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将西学作了有意无意的误读式援引、转换或整合,并指向发明中国问题,这......
张江的“强制阐释论”是对西方理论过度侵入当下本体文论建构的一种反驳,是对西方文论体系根本缺陷及其逻辑支点的有效指斥。而“强......
莱辛在《拉奥孔》中的核心观点可以提炼成"媒介决定论"和"诗画异质论"。高友工从艺术媒介考察美典类型,认为每种艺术媒介都有"代表现实"......
"抒情美典"是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的理论核心,指以中国抒情诗为基础文类总结出来的形式典则、惯例和规范,代表的是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一台湾的美学研究既未遭压抑,也不特别激扬。专业的美学家虽不甚多,成绩却有可观之处。首先是对大陆美学的承继。1980 年曹日昌主......
中国文学究竟有何特质?经历数千年发展变化的中国文学,是否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传统?自从中国文学成为一个现代学术概念,这个问题就......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以高友工、梅祖麟合著的《唐诗三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在梳理与评述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展......
自王国维以后,南宋词的评价在20世纪跌入了低谷,这一现象的改观始自北美华人学者叶嘉莹和高友工,他们运用西方现代批评理论对南宋......
高友工的"抒情美学"以其细密的阐述、完整的架构、抽象的思辨,构筑出"中国抒情传统"之"本体论"的宏大叙事。这一构想,一方面借助西......
近年来,随着陈世骧、高友工的论著相继出版,中国文学“抒情传统”问题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兴趣。而陈国球、王德威所编选的《抒情......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华语学界最为重要的古典文学阐释架构之一,海外及港台"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不仅致力于比较诗学论域中"抒情美学"的......
对于中国抒情诗的源头,海外华人学界主要有"起于《诗》《骚》"和"起于《古诗十九首》"两种认识,前者以陈世骧为代表,后者以高友工......
<正>海外"中国抒情传统/抒情美学"(中国抒情传统/抒情美学在概念上有重合处,后者旨在通过对抒情美学的研究,以更好地揭示中国文学/......
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借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的"四次转型"论,历时性梳理中国抒情美......
"抒情传统"是高友工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学史叙述的重要命题,它不仅是一种形式美学传统,也是文化精神传统,本质上又是一个创作论传......
在《论时:屈赋发微》中,陈世骧提出抒情传统论观点。高友工提出抒情传统“美典”理论体系。以高友工“美典”理论为依托,分析经验......
本文拟从他者的视角,对美国学者高友工(及梅祖麟)的唐诗研究,作典型个案的深入解析,以从中汲取可供中国学者借鉴的解析中国古诗的......
闻一多的中国文学研究,与后来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之代表学者的研究路向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闻一多是海外华......
高友工建构出的中国抒情传统理论在整个汉学界都影响深远,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主脉就是"抒情传统",而"内化"恰恰是这一"传......
<正>抒情传统这个术语及其相关论述,在台湾广泛运用了将近四十年。由于流行时大陆尚是竹幕深垂,与外界学术交流甚少,故此一术语虽......
高友工是陈世骧之后最重要的抒情传统论者,但我认为高先生所构造的抒情传统论,虽体系俨然,自足自适,但用在中国文学的解释上,却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故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在比较语境中以《中国的抒情传统》及系列文章,揭示和命名了“抒情传统”,将这个美学论......
在王德威的叙事中,有好几代学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在他看来,重提这种"抒情传统"论的"传统",有助于我们......
一、不一样的抒情传统2006年秋天,王德威先生应陈平原教授的邀请到北大中文系作短期讲课。讲课共八次,六次为演讲性质,另外两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