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廉相关论文
叶维廉的诗性美学思想,既融汇了中西美学思想及文化间共同的文学规律和美学特质,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
叶维廉后期由比较诗学进入传释学领域进而关注到翻译问题,其翻译实践与诗学思想交互生发,形成独特的诗学景观。本文从叶维廉古诗英......
舍身岩上的同心锁 从天梯升上云端 有了些羽化的感觉 止步舍身岩,怕一失足 便会重归凡人 看成群的锁们在这里......
紧张的2008年已经过去了,充满希望的2009年已经到来。在教育部社科司、北京市教委、首都师范大学校领导与有关各部门等的关心帮助......
一、成中英的“本体美学”及其存在界域1.成中英“本体美学”的形成与此前的相关研究王国维、宗白华在民国初年盛阐中国美学之中的......
在文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些思维逻辑的误区,例如,对“非此即彼” 的过分强化,脱离历史语境的逻辑推导,相似律的滥用,等等。对......
我心底有种很严肃、认真的想法,就是担心我们中国文化的演变里面,会有一个可能性:我们对于艺术的爱好,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感受,可能慢慢......
物、言、意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难解之谜,叶维廉先生从阐释道家知识论入手来探究文言古诗的语言方式——不拘泥于语言,甚......
刘若愚和叶维廉以现代学术范式重构中国诗学,确立了中国美学的当代价值,为解决中国诗学的“失语症”问题建立独特的本土话语理论体......
叶维廉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在比较诗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海外学者.长期的理论积淀和创作经验使他逐渐形成......
自然观,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子的鲜明特点,在叶维廉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他把自然观扩大到了与诗歌的观物感物方式、审美态度和表达方......
美籍华人叶维廉在文艺创作与研究方面硕果累累,而“整体性”思想是贯穿他生命过程与治学之途的重要思想。目前,学术界在叶维廉分领......
海外学者叶维廉在中国诗歌和道家美学思想的研究上有着深厚的学养,相关著作丰富,对中西语言及美学特质的比较与汇通是叶维廉理论研究......
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不仅在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比较文学研究三方面取得了卓然不斐的成就,在比较诗学理论和批评实践方面更是颇有建......
20世纪70年代,叶维廉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中第一次提出“文化模子”概念,主张从互照互识的角度看待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基本......
诗人写的散文,通常不外乎两种风格,或者说两种不同的语言:一种是一般习见的散文,语言清晰,叙事畅晓;一种是诗的散文,其语言特征在于以意象......
叶维廉(1937-)是著名的美籍华裔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他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上卓有建树,其著名的“文化模子”理论曾在比较文学界产生......
叶维廉先生是我国台湾最早系统研究和评论艾略特诗歌和诗学理论的学者。本文在释读叶维廉先生1957—1960年间发表的《陶潜的〈归去......
海内外学者运用西方现代思想对庄子进行了多方诠释,或以现象学解庄,或以解构批评解庄,或以“异化”解庄,或以神话-原型批评解庄,这......
在叶维廉看来,庄子所代表的中国古典审美感应方式却又与西方现象学美学获得了会通。因为现象学美学的一个最大的努力,就是要回到现象......
叶维廉用现代词汇“直觉”阐释道家的这一观物态度,认为“以物观物”这个反概念、反名制、反意识、反语言的境界,是一个信赖“最初直......
一关于中国文学温奉桥(以下简称温):许先生,您好。作为韩国著名汉学家,自1961年起,您就开始中文创作和研究,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出版了......
“创世纪”诗社的成员主要由军人组成,其诗论队伍科班出身者甚少。自叶维廉、简政珍这两位外文系出身的学者加入“创世纪”后,改变了......
叶维廉诗集《雨的味道》人文空间宽阔性情沉稳,以幽微的呼息沉淀诗意。《雨的味道》是全书的起兴,以追忆人性的原点(童年与家乡)作为诗......
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博大。学界对其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他的文化生态忧虑尚需更多探讨。本文试图谈谈在阅读理论文本基础上......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和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诗歌技巧拓展到文化思索的层面。叶维廉的诗作《回音壁》对于“文化中国”......
当代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从语言和美学两个向度显示的中西方诗学理论差异是:西方文化以逻辑推理把握世界,东方......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在阐释和分析中西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诗学理论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中国诗歌是一个......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
在对中国美学的抒情性进行探寻的学术进程中,海外华人学者叶维廉的入思方式似乎并不入于主流之论而独辟蹊径。这里拟对叶维廉发现的......
叶维廉诗歌创作风格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明显转变,主要表现在由现代主义繁复的语言策略向中国传统美学的回归,原因在于社会整体文化......
"纯粹经验"是叶维廉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充满争议性的美学范畴。"纯粹经验"美学概括了庄子及其所影响的中国诗的美感视境,呼应......
叶维廉先生有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题目叫<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在叶先生所持'话语方式'的'思想语法'中......
叶维廉除了比较文学观、中国诗学论,以及中英文诗歌互译,诗歌创作外,其散文创作也是一个相当丰富、艺术生命力活跃的世界,可惜一直未能......
《秘响旁通》一文通过对"秘响旁通"的"具体经验"的条分缕析和为其寻找理论支撑、历史依托,使得哲学意义上的经验成为叶维廉诗学批评的......
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有着特殊的敏锐感受与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华裔学者叶维廉便是这一领域的较早开拓者并......
中国新诗迄今走过了整整100年的旅程,百年中国诗歌履历中,既包含了无穷的文化创造性,又引发了许多论争。为更好地反思百年新诗传统......
叶维廉是著名华人诗人、诗论家、比较文学专家,长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从事中国文学......
叶维廉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中国台湾文坛的人物,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因此,他也就具有了多重的身份,既是诗人,也是文艺......
叶维廉是一位集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为一身的著名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卓著的学术成就,特别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理论创新与汇通......
自从王国维提出诗的境界说以来,学术界关注诗境的问题不断得到延展,朱光潜、叶维廉对此都有不同的论述,本文对他们的诗境观进行了......
<正> 不久前从郑敏先生处见到一本书:叶维廉(Wai-lim Yip)先生的Lyrics From Shelters: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防空......
叶维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均有染指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在深入中西诗学比较研究中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并提出了许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