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相关论文
如何理解孝道、《孝经》,现代新儒家内部并不一致。与熊十力,徐复观强调孔孟孝道与《孝经》所陈孝道绝然不同,孔孟以及后来的宋明理......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深入挖掘庄子思想中的艺术精神。他认为,庄子之“道”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崇高体现,庄子主张逍遥自由的思想......
徐复观(1903-1982)是中国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政治、文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方面。他的学术思想以中国传......
徐复观学贯古今中外,是我国港台地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思想史和艺术哲学方面皆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艺术文化方面,他认为......
徐复观认为,数月以来的反驳文章,大都只从枝节项目着眼举证,不仅未中要害,而且相形之下,错误更多。 傅申曾在文章中表达过学术争论的......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虽然是近年来在海内外知识界争议性很大的课题,但环绕着“儒学的现代命运”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进......
徐复观的解释学架构是从考据与义理之辩开始的。在他看来,考据对于研治中国思想史是尽其“史”的工作,义理是尽其“思想”的工作,......
前段时间翻阅《梁启超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1145页),很关注其中梁氏对当......
徐复观通过对董仲舒的“天的哲学”的分析,认为董仲舒在为汉代政治体系寻求合法性依据的同时,依然继承了儒家思想与权力的紧张,即......
贾谊本源、本体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多元性,秩序性,“源”、“体”、“用”贯通性。多元性是指事物的本源与本体是由“道”、“......
一、成中英的“本体美学”及其存在界域1.成中英“本体美学”的形成与此前的相关研究王国维、宗白华在民国初年盛阐中国美学之中的......
徐复观是从心学的角度来解读庄子的,所以他特别注重“心斋”概念,但心学诠释范式并不是“以庄解庄”的自然结果,而是“以儒解庄”......
徐复观(1903年-1982年)与牟宗三、唐君毅齐名,为港台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港台最有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 徐复观谈及他的读书生活......
对艺术精神的深入探讨,徐复观是第一人。徐复观探讨中国艺术精神,不仅从艺术本身考察,而且从这种艺术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来观照,......
五四时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一九一六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只要学有专长,无论思想新旧、学历高低,都可以在北......
墨子刻 1933年生于德国柏林。哈佛大学博士,1970-199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退休后转入美国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至今......
1948年11月14日,南京城内风传“蒋介石的文胆”之称的陈布雷自杀的消息,关于自杀的原因,各种揣测都有,议论纷纷,震动很大。 贾亦斌听......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03-02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专制政治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歪曲......
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并将儒、道两家艺术精神的主体都归为人之本心,以仁心为儒家艺术精神的主体,以虚静之心为道家艺术......
近代中国,一直饱受着西方的文化、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侵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强势的西方文化的......
自从2013年刘德华与林志玲主演的电影《富春山居图》上映后,这幅千古名画便成了舆论热点。对绝大部分观众来说,《富春山居图》是一幅......
该文分五章,主要展开以下论题:第一章,徐复观之文学因缘.此章并非徐氏生平事迹之普泛介绍,而是追寻其文学成就之学术思想渊源,以后......
本文集中探讨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善圆融问题,徐复观将艺术与道德视为传统文化的两根擎天柱,这一观点也渗透在他的艺术思想中。在......
中国近代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润泽下,催生出持续不断的文化论争,对传统文化命运的反思成了一批批学人肩负的时代课题。......
徐复观(1903—1982)活跃在风云际会新旧碰撞的20世纪,前半生的军政体悟加上后半生的学术深思最终形成了“以传统主义卫道,以自由主......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三位先生对象山学研究的研究,考察在不同的方法路径下象山学所可能呈现出来的意义。本文......
思想虽无形无状,却常能润物无声,并于有用之时迸发出力量。中国思想发端早且底蕴深厚,但本身不同于西方思想的内涵本质与行文的逻......
徐复观是第二代现代新儒家“三大师”之一,以中国思想史研究著称于世。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以对徐复观治中国思想史方法的分析为开端......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提出,孔子和庄子都是为人生而艺术.然而,庄子的道的精神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几经发展;孔子的仁......
黄刊明道本,即黄丕烈(1763-1825)嘉庆庚申(1800年)读未见书斋刊天圣明道本.关于这个版本的定名,徐复观先生(1903-1982)、张以仁先......
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法国Queens大学教授。曾任美国Kansas大......
徐复观在解读孔子艺术精神的同时,对庄子的艺术精神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考察,指出由孔子所开出的艺术精神需要经过某种意味的转化方......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写到: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1庄子的理论,强调以真以美,崇尚自然。这些独......
徐复观先生在其《中国艺术精神》的开篇“自序”便提出:“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个支柱。”中国山水画正是开在中国艺......
引言徐复观讲过:“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_二大支柱。”~[1]可见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它排在科学之前:艺术当然离不......
徐复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成就卓著的学者,其著作《两汉思想史》、《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在中国学术界享......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儒家崇尚以音乐教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