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口语填充语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充语作为一种口语非流利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填充语可以使交际保持连贯,避免因长时间沉默而产生尴尬。由于国内的填充语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汉语填充语的本体研究较少,导致我们对汉语填充语的了解不多,在进行二语教学时缺乏教学依据。因此,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的30名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汉语母语者填充语的使用情况,探究语音类填充语、词语类填充语及短句类填充语的使用频率以及各类填充语表达形式的分布情况,并考察性别因素对填充语使用的影响;同时通过访谈10名汉语教师,了解汉语教师对填充语的态度以及在实际口语教学中填充语教学的现状。语料分析的结果表明:(1)从使用频率来看,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词语类填充语,其次为语音类填充语,对短句类填充语的使用最少。(2)汉语母语者共使用了 43种填充语表达形式,其中语音类填充语6种,词语类填充语18种,短句类填充语19种。每类填充语都有高频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3)汉语母语者高频使用的填充语表达形式分别为:“就是”“然后”“嗯”“呃”“那”“那个”“就”“的话”“那种”“什么”和“这个”。(4)从性别角度来看,填充语的使用频率与性别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这表现在男性各类填充语的相对频率以及总相对频率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异,且男性和女性高频使用的填充语表达形式差别不大。从访谈的结果看,绝大多数汉语教师未对填充语做重要关注,且关于汉语填充语的教学实践并不多。教学材料中未出现填充语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填充语在口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口语课堂中进行填充语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我们得出了有关汉语填充语教学的一些启示,为汉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先秦诸子散文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这类文章占到了教材文言文总数的一半,其中,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但文言文的语言障碍及文本距今时代久远,学生正确、深刻理解诸子思想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这类文本的教学相比于其他体裁的文本则难度更高,所以,如何教好此类文本,有必要深入研究。笔者首先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进行了统计,并逐一分析了这些文本中体现出的先秦诸子
学位
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针对这一要求,本文选择与核心概念联系紧密的“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探索进行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进阶”描述了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连贯的思维路径。该理论在教学领域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针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研究;二是针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总的来说,针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研究占
学位
本文以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问题解决的应用为实践教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合作学习实践和课堂观察,旨在探讨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使用卡干合作学习结构法对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北京M中学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一个班级进行了这项实践教学研究。在合作学习方法和合作主题选取方面,选择在高中的三节物理课中分别使用了“配对合作法”、“循环写作法”以及“滚雪球法”三种卡干合
学位
蚕,曾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蚕形器物能直观地反映出先民们对蚕的认识,是探讨蚕文化早期面貌的重要突破口。但学界关于蚕形器物的研究较为匮乏,仅限于器物赏析或是在探讨蚕丝业的源流问题中偶有提及,对其缺乏全方位、成体系的探讨。本文以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先秦蚕形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分期和演变进行系统探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并介
学位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是高三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知识漏洞,逐步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但是许多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学习过程中,视角较为局限,学习的知识较为零碎,无法形成知识网,因此应变能力较差。同时在一轮复习的课堂实施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时间较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就会弱化。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成为一轮
学位
静电场是高中物理主题内容之一,它是在力学的基础上电磁学的入门课题。学生学习了较为具体的力学后就进入静电场主题的学习,静电场相关的概念抽象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错误概念。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Eric Mazur创立了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在大班教学中,学生围绕着专门设计的概念测试题思考和讨论并借助反馈系统及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同伴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对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将汉语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优先选择,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其中就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人数占据了较高比例。学术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依托,是其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必由之路。外国硕士生撰写论文时,往往会受到不同阶段各种问题的困扰。尤其是疫情爆发后,学生无法来中国学习,教师的指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学生写作中的
学位
质疑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要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格。”[1]“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1]以物理科学素养、目前中学生质疑能力现状以及电磁学的特点为背景,确定本研究的问题为:探寻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应
学位
2018年提出了“汉语+”概念,提倡把汉语作为继续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的工具,将汉语教学与职业教育结合,让汉语教学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大量企业走出国门,从民航业来看,国外各大航空公司不断增设中国航线,民航汉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前人对于民航汉语的研究却十分匮乏。鉴于此,本文在内容教学法、专门用途教材编写原则和语法项目编排原则理论的指导下,基于2021年发布
学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对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