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消费现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较为普遍,高管人员在职消费的治理问题被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重要外部治理机制的媒体已经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凸显出其作用,但是针对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这一课题的研究却较为薄弱。研究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这一课题,对于充分发挥媒体的治理监督作用,积极预防和惩治企业财务腐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为了系统研究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本文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
  (一)从理论上探讨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机制
  作为代理问题典型表现形式的在职消费,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和提升企业价值极为不利,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治理在职消费。本文第一个研究目的就是要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机制进行系统的探讨,试图构建在职消费的治理体系。
  (二)研究媒体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路径及效果
  随着对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作用理论上的研究逐步深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经验证实了媒体报道在盈余管理、资本分配、财务舞弊、审计意见等方面的作用,但是针对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这一课题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本文第二个研究目的试图在理论分析中解决媒体报道为什么会对高管在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制约作用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在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频频出台相应的文件与政策,加大对高管在职消费行为的治理力度。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上检验媒体报道能否抑制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媒体报道与法律环境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探讨媒体报道在治理高管在职消费的作用中表现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别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
  二、研究内容
  本文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媒体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路径,然后通过实证研究,从实证上检验了媒体报道能够抑制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媒体报道与法律环境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探讨了媒体报道在治理高管在职消费的作用中表现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别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本文对主要研究内容做出如下安排:
  第1章为导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贡献。
  第2章为文献综述。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媒体报道与在职消费主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就在职消费的文献进行梳理,包括影响在职消费的内外部因素、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然后重点梳理了媒体报道相应的文献,着重从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作用、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媒体报道与利益相关者以及媒体报道与公司行为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接着梳理媒体报道与在职消费关系的有关文献,最后就当前学术界对媒体报道对在职消费影响研究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文献评述。
  第3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本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媒体报道对在职消费治理作用这一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第四权力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声誉理论。第二部分为在职消费的理论分析。具体从在职消费的界定及类别、在职消费的动因以及在职消费的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展开,对在职消费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媒体报道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第4章为研究设计。本章主要包括研究假设、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以及模型设定。
  第5章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本文在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上检验了媒体报道能够抑制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媒体报道与法律环境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探讨了媒体报道在治理高管在职消费的作用中表现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别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
  第6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主要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且针对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此同时,指出本文的主要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三、本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展了媒体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的研究视角。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学者们大多从董事会治理、股权结构安排、负债治理、派发现金股利等视角,探讨内部治理机制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作用。而少有学者从媒体报道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出发,对媒体报道能否制约高管在职消费行为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拓展了外部治理机制对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为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二)划分了在职消费的不同类型,探讨了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型在职消费的作用强度。
  本文将在职消费的动因作为分类标准,将在职消费划分为自利型在职消费以及寻租型的在职消费,在此基础上分析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型在职消费的影响强度。
  (三)分析了影响媒体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的机理及制约性因素
  在分析影响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因素时,多数学者集中于考虑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产权性质等方面,而对于法律环境以及企业层级等因素考虑较少。基于我国处于转型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在分析了媒体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媒体报道影响高管在职消费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媒体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治理作用发挥的制约性因素,如法律环境、企业层级,并进一步分析了媒体报道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在不同企业层级、不同法律环境下的差异。
其他文献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在世界范围内公司丑闻不断发生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则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本身也归属于公司治理所规范的内容。  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是任何一个现代公司面临的根本性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是实施高管激励。高管薪酬制度是处理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内
学位
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当今对其最具威慑力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该风险表示银行无法为降低负债或者提高资产给予足够的资金进行融通,如果一家银行流动性过低,它不能通过较少的成本快速变现资产或者增加负债筹集足够的资本,则会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影响。一家银行的流动性好坏不但对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其信誉有影响,最坏的结果还会让银行面临倒闭,如果这种风险从金融系统扩散到实体经济里面,便会导致该国的经济面临瘫痪,从而引发经济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受到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其质量的高低在保障投资者利益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财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了解企业信息的重要方法。然而,现实中,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现象经常发生,带来了许多不好的影响,也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报表重述行为,说明其之前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不理想,更有甚者,若财务重述是其有意为之,
学位
期刊
近年来,随着媒体力量的兴起,媒体监督迅速成为市场竞争、行政管制之外的另一种外部治理机制(金智和赖黎,2014)。已有研究表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第三方媒体对公司信息的公开披露行为会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能够起到改善公司治理、促进整个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然而较高的信息搜集成本以及媒体报道的“公司偏见”效应(Miller,2006)使得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仍旧存在。当前
学位
董事会是属于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公司中不仅发挥着监督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公司做出战略指导决策,为管理层和公司所有者更好的沟通提供便利。董事会成员是通过公司的股东选举产生的,代表公司股东监督管理层的经营活动,以便公司管理层为公司做出更好的决策。除了代表股东监督公司管理层外,董事会还应该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做出战略指导,董事会通过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外部信息的获取对公司经营活动提供意见。在董
学位
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与投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源融资,即企业现金流;二是外源融资,包括负债和权益。由于权益融资受到较多的限制,我国企业又较少使用债券融资,而商业信用规模相对较小,银行借款成为企业最主要的外源融资来源。企业银行借款直接影响企业融资行为,进而影响以融资为基础的企业投资行为。  企业银行借款受到内部及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融资与投资的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产业脉动也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原有的竞争优势不再坚不可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条件之下,企业发现,单靠自身优势和资源将难以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跨越组织边界,建立外部资源的合作通道成为必然的选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多项战略目标,建立联盟组合这种战略组织形式成为了大势所趋,联盟组合的
学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市场上相关制度法规的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现已成为证券市场上一股重要的力量。在2000年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指导下,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种类、数量、资产规模等都显著增加。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企业的流通股价值增加、股权分布较为分散,为机构投资者进一步进入证券市场对持股公司进行监督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
学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提速、改革力度深化,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扩大就业规模与推动再就业,不仅关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影响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课题。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两者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就业问题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基础。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联动就业增长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高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