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知识关键点,上好毕业班复习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复习课以及复习课与练习课有哪些区别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同于练习课。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 ,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 ,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沟通。
  因此,复习课往往让我们老师感到难讲,学生感到乏味。学生认为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学得没劲,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上好复习课,对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至关重要。
  二、知识关键点基之于课堂的重要性
  平时学生主要学习活动区在课堂,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必须突破学习要点,“抓其一点,兼及其余”, 抓住了知识的关键点,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脉络、主调,将原生态的知识推到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思维碰撞,产生感悟。那么学生突破了知识要点,完成了单元教学的目标,也就掌握了每个学段的知识纲要。
  三、如何抓好知识关键点,上好数学复习课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讲:如何抓好知识关键点,上好复习课。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备目标:本节课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如何通过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如何弥补学生知识还有技能掌握方面的某些欠缺?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们的复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如今天《解决百分数问题》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关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第二,通过运用系统化知识解题,提高学生解决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获得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二)找准知识关键点
  那么要弄清楚本节课哪些是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易错点、特别注意点,哪些知识需要总结、归纳寻找规律?
  本节课《解决百分数问题》教学重点是:整理归纳四种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分析百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的关键点是找准单位“1”。复习的关键内容是理清数量关系。 即让学生学会抓住问话找准单位“1”,搞清哪两个量在比,比较量是哪个量?标准量是哪个量? 这些知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出解题的技巧。
  (三)多次强化关键知识点
  在教学实践中,关键知识点如何有效落实是我们许多教师最关切的问题。在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理念中提到的“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让我深有感触。
  《解决百分数问题》课上有几个强化关键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1.合作学习,多向度刺激和强化关键知识点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这样的百分数问题,再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从而了解课本以外自己不知但组内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增长了见识。课堂上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展示出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是课中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百分数问题的类型与方法,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特别在课堂练习中,除了解决问题还多次强化了数量关系式,很好的突破了重难点。
  2.及时巩固练习,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时查找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补上。如本节课设计闯关的层层递进的练习及典型习题。由第一关的母牛水牛给出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并让学生解答说出所属的关系式,就使得关键的知识点得到了强化。第二关的根据问题补充信息连一连算式,第四关引导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都使得关键知识点得到攀升。
  通过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學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加深对解决百分数应问题的理解。
  3.创设情境,运用生活知识强化关键知识点
  比如,课的开始,黎金老师提问孩子的体重,计算身上的血液,还有及时巩固练习中的根据母牛、水牛的信息提出一个百分数的生活问题,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数学复习课堂是充满思维、充满问题、充满知识的地方,要上好数学复习课,教师必须抓好知识关键点,引导学生以思维为核心,把知识搞懂、弄懂,使学生对知识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一通百通,那么我们的复习课才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班主任,最感到头疼的就是班级里总有一些看似没有优点的“问题学生”,这样的学生真的总会让人心生厌恶,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种学生,一般都会在品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问题,如自卑、缺乏意志力、纪律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他人不信任、不合群、常闹事等特点。每个班级的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能量却很大,对班风和校风有很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影响到班级的管理秩序和教学质量,让班主任苦不堪言。  这些学
期刊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这句话的意思是,伯乐是专们挑选千里马的,教师的责任不能只限于培养几个“尖子”,而是要像园丁那样培养出万紫千红花朵来装饰世界。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工作九年来,我一直朝着当一名好老师,做一名让每一位学生都绽放美丽的园丁这一方向努力。下面结合着自己的做法和经验,谈谈作为一名园丁,如何
期刊
看到题目,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小学高年级的一道作文题目吗?  没错!这就是我们城区2016年秋季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测试的作文题。  邓光君同学,一个长得矮矮的圆敦敦的男孩。他尊敬老师,为人善良,聪明机灵,能言善道,看起来很可爱。他从来不缺课,上学不迟到,不早退,5年多来没请过一次假,身体倍儿棒,从来不生病。课堂上,他不会不影响同学,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课余也不走动位置。他有啥问题呢?问题课
期刊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智力发展正常,但由于受家庭原因、自身原因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低下,从而被一些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死板,学习习惯差,在学习任务的完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许多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尽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转化他们,但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转化学困生必须从了解他们每个人成为“学困
期刊
音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因此我们音乐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
期刊
一、设计理念  结合伟大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我们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划分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推广应用。  基于此,本课我将采用“情境引入—概念提出—问题探究—学以致用—拓展延伸”五环节教学法。即通过事实分析提炼模型,模型分析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规律,规律应用解决问题。这样符合“物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课标要求。并且整个
期刊
什么是挫折?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困难失败或是困难失败中心理上的感受。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体验中不被挫折所吓倒,学会面对困难,战胜挫折。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自立、意志磨练、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不仅只是让孩子吃点苦,而是时时潜移默化地从各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面临激烈的国际
期刊
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节目的播出,北京高考语文赋分的改革,语文倍受国人的重视,校园掀起了读书写字的热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至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至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至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淡淡书香伴随孩子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首先谈谈我这次论文的创作灵感,它来源于我的教学:我有一个习惯,凡是新接手一班学生,肯定会进行一次语文水平的摸底写作,我布置的作文是《我的妈妈(爸爸)》。自以为谁没父母对吧,即使是单亲家庭也总会有一个爸爸或妈妈,我认为这篇作文应该很容易写。设计好作文的题目跟作文要求之后就
期刊
量角是四年级教材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量角难,难在哪儿?双排刻度。这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中是没有的,而角的度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是很少遇到的。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测量:  长度测量,总是从测量工具“尺”的一端向另一端量,在测量工具上刻度是单向的,从小到大;称量物体的重量,“秤”上的重量单位的刻度也是单向的,从轻到重。  唯独到了角的测量,量角器上的刻度分成了内外两圈,内外圈又都有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