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自公开发表以来就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了马克思最有争议的观点之一,其中不免有对这一理论的误解之见。文章通过概念解读、思想概述争意义阐释,以及与通过与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相对比,还原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精神异化;异化扬弃
  1、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概述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能力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反对主体自身。黑格尔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精神活动,而马克思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同以往的异化思想不同,是“劳动异化论”。 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就是说,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生活、类存在就是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就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来说是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至于这“别的什么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由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开始时所提出的任务——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学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私有财产)的任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决定人的本质最根本的是实践活动,这种劳动异化论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变革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
  马克思这里的整个思考线索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肯定的事实出发,分析了他们所说的劳动其实不过是异化劳动,然后由劳动的自身异化理解了人类的自身异化,理解了阶级关系和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与黑格尔异化扬弃途径的区别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本体是客观精神,这就决定了他的“精神异化论”仅仅只能从精神、理念中找到异化扬弃的途径。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
  2.1黑格尔异化扬弃的途径
  黑格尔认为“存在着的东西的运动,一方面,是使它自己成为他物,因而就是使它成为自己的内在内容的过程。而另一方面 ,它又把这个展开出去的他物或它自己的这个具体存在收回于自身,即是说,把他自己变成一个环节并简单化为规定性,并且,精神变成对象并扬弃自己的过程不可认为是逻辑的理念借以从外面获得一种异己的内容,而应是逻辑理念出于自身的主动,进一步规定并展开其自身和精神。“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是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但是,黑格尔“所了解的‘劳动’乃只是思维的过程,乃只是自我意识自身异化又克服异化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了解的革命的实践。”
  虽然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但它仍有积极地一面,他之所以能对历史作出辨证的理解,实际上是因为他对劳动的本质有所理解。他的最大功绩是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世界和人类都是自我发展的,它们自身中的矛盾或否定性,使它们获得自己发展运动的动力和形式,形成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   2.2马克思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结果。诚然,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这一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雾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必定归结为在现实中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3、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其中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较深。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其核心概念劳动异化导引着马克思以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劳动异化理论正是不成熟的马克思思想向成熟的马克思思想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为马克思以后发现并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历史的基础,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以往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是不能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历史是个自然史过程,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相反,异化劳动学说却已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独特差别;并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人类历史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性质发展的结果。
  (二)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接近了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关系思想。实际上,异化劳动的规定已经接触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恰恰是在劳动中体现的;从主体方面看,生产关系就是主体发挥其生产能力时的内部结构。这样,私有财产关系、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对立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
  (三)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结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制的对立物,认为,在实践上由于私有财产的运动突出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在逻辑上,马克思引证黑格尔的异化观指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确证自己的对立面,“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4、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意义
  4.1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举不胜举:各种自然灾害例如水灾、旱灾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当时只顾眼前利益而所遭到的大自然的报复;我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益丰富,可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主要由于人自己所造成的,我们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也必须从人本身中寻找。因此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人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2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哲学意义
  它是彻底批判一切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马克思则是用人的实践劳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劳动异化论”对“精神异化论”的批判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它是彻底批判旧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前的理论,他们所理解的人不能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论”的出发点都是人,都力图用唯物主义来说明人的本质,两者不同的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感性存在的人,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5、结论
  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四十年前”正是马克思写成《手稿》那一年。因此,有充分的论据表明,异化劳动理论既是标志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两个根本转变的最后完成,也是马克思创立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体系的开端与诞生地。它不仅直接为《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做了理论准备,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资本论》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指导线索和方法。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所蕴涵的强烈的人类意识是使马克思最终得以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完成其根本任务——科学地解答历史之谜的钥匙。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日趋重要,外贸依存度既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又衡量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特征、发展及现状,旨在了解并促进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特征;现状  一、外贸依存度的概念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从公式的角
期刊
【摘要】:社会福利思想源远流长、百家争鸣,主要包括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和第三条道路三个学派,文章对其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并对三个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英国社会保障法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福利思想;英国;社会保障法  一、引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也最早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这与其完善的社会保障立法密切相关。贫民救济是英国社会保障的初始形态,其立法
期刊
【摘要】:政府部门是一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务员的行为对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它对公务员队伍的发展方向齐了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公务员队伍是否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得发展和健康稳步的发展。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系统中还存在这考核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务
期刊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强调,所有的德行都要通过现实的物质基础去实践最终达到潜能的自我实现。人类意志抉择的产生都依赖于人的行为,并且意志选择的对象只能是现存的客观物质,脱离了现实存在的物质基础去谈德性,都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德性的研究得出,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他的一切行为都要依赖社会物质基础做支撑,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是为其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服务。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争取和维护全球霸权。美国从建国初期的奉行“孤立主义”一心谋求自身发展,远离政治对抗,到初步展露野心的“门罗主义”开始划分势力范围,一战后开始参与世界事务管理并逐步成为世界顶尖强国,二战后一跃成为国际格局主导者,冷战结束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际战略主要围绕霸权的争夺和巩固展开,具有一定的霸权性质,但也一直根据其自
期刊
【摘要】:流动性被视为银行经营的生命之源,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很难一直保持其流动性。例如,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因客户挤兑而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并迫使大批商业银行清盘,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将对此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  正文:  一.理论背景
期刊
行政监督是国家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在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效率,反腐倡廉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健全社会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是实现我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现今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我国行政监督,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关
期刊
【摘要】:通过敦煌之行,感悟敦煌带给世人的惊叹,用历史的角度对敦煌的文物古迹进行解析,探究敦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原因。让普通人了解敦煌,知道敦煌,懂得敦煌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藏经洞;莫高窟  对西北地区文明的考察绕不开敦煌,对敦煌的考察是我们作为历史系学生的必修课。在2011年暑假,我们历史系的学生有幸对敦煌一代进行了实地考察。从西安出发,途径陕西、甘肃两省,经历了山脉——草原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医疗机构正在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是能够促进社会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工作,同时这是当前新医改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改革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和完善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这是能够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能够完成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对当前新医改政策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充分的
期刊
【摘要】:民族特色旅游是当下旅游项目的一大热点。本文以重庆市清流伊斯兰风情小镇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工作,发现民族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  一、基本情况  清流镇地处重庆市荣昌区西北,属浅丘地带,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清流河横贯全境,总人口1.6万余人。该地为重庆地区少有的多大15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多元文化民族镇,其中回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