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一轮生态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的英语课堂收获颇多,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更存在许多不足。现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将自己在课改中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惑总结如下:
一、课前分组
1.结合英语课的特点合理分组
首先,我所教的三个班均为大班,如果分四人为一小组太分散,没有凝聚力。所以我把他们分为四个大队,每个大队分为六个小组,这样更有利于增加他们小组的竞争力。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划分大组。比如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时,为了方便就近组合,一般前后座为一组。实际教学过程中,二人一组,练习一些新单词,猜其意思、句型问答、句子接龙、角色扮演、合作阅读。或两人,或三人一组,根据课堂需要而定。
2.协调好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关系
每个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每组的1号同学为组长,2号同学为副组长,组长领导所有组员,结合课的内容,根据学习需要,发指令、说要求,讲明学习任务。副组长的任务是协助组长,全体组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小组间的评价采用短效评价与长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属于捆绑式的,不代表具体某个人,而是以某个组的方式出现。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集体合作、互帮互助,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1.预习
课前发给每人一张预习卡,学生结合预习卡上的提示与任务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圈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回答出简单的问题,标记出不认识的词组。上课开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解决问题。
2.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
(1)在“热身复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为了巩固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为呈现新内容做准备,经常有问答练习或者表演对话,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比如课前准备时,每小组的1号先领读单词与课文,2、3、4号再依次领读,同时依据分号横向评比。
(2)在“呈现”环节后
在“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后,我经常运用穿插的方式,特别是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而对话课上,直接以快节奏的方式让学生接龙,或一问一答地进行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位学生都能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
(3)在“练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学语言的理解,巩固新的语言。练习源于课文,高于课文,练习的内容要稍有梯度,这样学生在问答时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这个阶段我经常运用“同伴练”或“小组练”的方式,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课件看图、看提示语问答、模仿对话、表演课文、说句子等。练习结束后,抽查合作小组展示,并引导他们进行PK,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巩固”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在教师为其设计的语言铺垫下,或说,或写,或演讲。在这个环节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如小调查、优秀小记者、小练笔等。此环节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平常勇于发言、课外知识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学习效果显著,进步明显。
三、小组合作取得的成效
本学期,我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受益匪浅。最明显的是改善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转化效果很好,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了英语课堂学习的小主人。通过同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部分后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明白了原来听不懂、不理解的地方,而平时几个根本对英语毫无兴趣的学生对这一方式也很好奇,慢慢地都有了参与的欲望,渐渐地提高了英语水平。接受能力快的同学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答惑解疑,更好地深化自己所学的知识。
四、新课改带给我的思考与疑惑
1.如何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更有效地实施小组合组学习,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讲解一个单词或句型,我常常要创设情境,而小组合作有时会与情境的创设发生冲突。所以,有时英语课几乎全用汉语组织,比如布置小组任务、安排学生合作等,英语口语改为汉语命令后,逐渐让英语课失去了“英语味”。
2.课堂纪律不易控制
小组讨论时,学生都离开座位,到处是讨论声与争辩声。小学生自控力差,时间一久,不免出现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浑水摸鱼的情况,所以必须把课堂环节设计紧凑,以避免混乱的场面。要减少或避免这种失控的场面,教师还必须不断地学习与完善。
综上所述,新课改应结合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施行适合的、可行的小组合作,以逐步创建高效的生态课堂。我想,在新课改路上,若且行且思,定会渐行渐明!
一、课前分组
1.结合英语课的特点合理分组
首先,我所教的三个班均为大班,如果分四人为一小组太分散,没有凝聚力。所以我把他们分为四个大队,每个大队分为六个小组,这样更有利于增加他们小组的竞争力。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划分大组。比如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时,为了方便就近组合,一般前后座为一组。实际教学过程中,二人一组,练习一些新单词,猜其意思、句型问答、句子接龙、角色扮演、合作阅读。或两人,或三人一组,根据课堂需要而定。
2.协调好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关系
每个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每组的1号同学为组长,2号同学为副组长,组长领导所有组员,结合课的内容,根据学习需要,发指令、说要求,讲明学习任务。副组长的任务是协助组长,全体组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小组间的评价采用短效评价与长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属于捆绑式的,不代表具体某个人,而是以某个组的方式出现。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集体合作、互帮互助,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1.预习
课前发给每人一张预习卡,学生结合预习卡上的提示与任务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圈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回答出简单的问题,标记出不认识的词组。上课开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解决问题。
2.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
(1)在“热身复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为了巩固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为呈现新内容做准备,经常有问答练习或者表演对话,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比如课前准备时,每小组的1号先领读单词与课文,2、3、4号再依次领读,同时依据分号横向评比。
(2)在“呈现”环节后
在“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后,我经常运用穿插的方式,特别是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而对话课上,直接以快节奏的方式让学生接龙,或一问一答地进行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位学生都能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
(3)在“练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学语言的理解,巩固新的语言。练习源于课文,高于课文,练习的内容要稍有梯度,这样学生在问答时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这个阶段我经常运用“同伴练”或“小组练”的方式,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课件看图、看提示语问答、模仿对话、表演课文、说句子等。练习结束后,抽查合作小组展示,并引导他们进行PK,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巩固”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在教师为其设计的语言铺垫下,或说,或写,或演讲。在这个环节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如小调查、优秀小记者、小练笔等。此环节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平常勇于发言、课外知识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学习效果显著,进步明显。
三、小组合作取得的成效
本学期,我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受益匪浅。最明显的是改善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转化效果很好,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了英语课堂学习的小主人。通过同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部分后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明白了原来听不懂、不理解的地方,而平时几个根本对英语毫无兴趣的学生对这一方式也很好奇,慢慢地都有了参与的欲望,渐渐地提高了英语水平。接受能力快的同学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答惑解疑,更好地深化自己所学的知识。
四、新课改带给我的思考与疑惑
1.如何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更有效地实施小组合组学习,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讲解一个单词或句型,我常常要创设情境,而小组合作有时会与情境的创设发生冲突。所以,有时英语课几乎全用汉语组织,比如布置小组任务、安排学生合作等,英语口语改为汉语命令后,逐渐让英语课失去了“英语味”。
2.课堂纪律不易控制
小组讨论时,学生都离开座位,到处是讨论声与争辩声。小学生自控力差,时间一久,不免出现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浑水摸鱼的情况,所以必须把课堂环节设计紧凑,以避免混乱的场面。要减少或避免这种失控的场面,教师还必须不断地学习与完善。
综上所述,新课改应结合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施行适合的、可行的小组合作,以逐步创建高效的生态课堂。我想,在新课改路上,若且行且思,定会渐行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