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意外伤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方法:采用自制回顾性调查问卷对本组手术室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年龄、工作年、职称等,发生锐器意外伤的次数、受伤原因、类型、锐器种类、伤后处理措施及血液学监测情况等。采用便利抽样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意外伤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本组80名护士在最近1年中100%发生过锐器意外伤。致伤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不达标及紧急情况下工作忙乱;致伤锐器主要为安瓿、缝针、针头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伤后采取血液检测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受过教育的护士(P<0.05)。
  结论:手术室护士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锐器意外伤发生,减少职业性损害。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锐器刺伤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2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23-01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以当前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现状为例,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查找分析手术室锐器刺伤大规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减少锐器刺伤个案的发生,降低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伤害,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设计。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1.2 研究对象。本组手术室护士80名,均为女性;年龄19-50岁,平均(31.6±8.5)岁。职称:护士31名,护师36名,主管护师13名。学历:中专24名,大专52名,本科4名。
  1.3 研究方法。采用自制回顾性调查问卷对本组手术室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发生锐器意外伤的次数、受伤原因、类型、锐器种类、伤后处理措施及血液学监测情况等。
  1.4 研究步骤。采用自制回顾性调查问卷对本组手术室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年龄、工作年、职称等,发生锐器意外伤的次数、受伤原因、类型、锐器种类、伤后处理措施及血液学监测情况等。采用便利抽样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意外伤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再进行总结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得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理论指导,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
  2.1 本组护士锐器意外伤的锐器种类见表1。
  3.3 组护士锐器意外伤后处理情况。本组伤口消毒77名(96.3%),挤出局部血液73名(91.3%),清洗伤口49名(61.3%),未处理3名(3.8%)
  3.4 安全教育对护士伤后应对行为的影响。本组接受过安全教育者32名,其中10名伤后进行了血液检测,占31.3%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48名,其中5名伤后进行了血液检测占10.4%接受过安全教育者伤后处理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者(P<0.05)。
  4 讨论
  4.1 缺乏相关预防规范。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针、刀、剪、钩等锐器,容易发生锐器意外伤。本调查显示,术中最常见的锐器伤为针刺伤,尤其是手术缝针刺伤。另外,术中穿刺抽血、抽液的针头及套管针的针芯刺伤也较常见,且危害极大,容易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疾病。但是国内关于医护人员防范锐器伤的规范较少,大多数护士是在伤后才积累经验进行防护。
  4.2 手术室工作忙碌。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术中配合紧张,特别是一些难度大急需抢救的手术,护士在传递手术刀、剪刀、缝针等锐器时极易被刺伤。本调查显示,71.3%锐器伤是在心情急躁或紧张忙乱时发生的。
  4.3 护士操作不规范。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如传递缝针时由于传递方法不当划伤,在清洗器械及处理锐器盒时因不规范操作有可能被手术刀、剪、克氏针、针头等刺伤,使病毒直接进入血液而被感染。本调查显示有40%锐器伤是由于医护配合不协调导致。
  5 总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机率较大,常危及护士的健康和安全。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对所有操作进行严格消毒,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各环节的通畅,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被锐器损伤。如若被刺伤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以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工龄、职称,学历愈低的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例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析原因,主要是大量的基础护理操作,大多由低年资护士,护师完成,学历较低的护士在学校接受的个人防护知识培训相对较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较少,其个人职业风险忌识相对淡薄,职业个人防护知识,防护技术相对缺乏。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锐器伤后护理人员均能正确处理,且无1例感染,说明近几年来医院对职工进行的职业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有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朱国玲;注射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2]黄丽华;金利萍;许茂莲;陈孝云;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崔芹;手术室护士意外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刘耀辉;汪洪波;姜波;影响手术人员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季玲;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现状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金纽尔)联合窄谱紫外线疗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治疗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金纽尔)联合窄谱紫外线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窄谱紫外线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PASI评
期刊
摘要:ERCP表现多为:主胰管狭窄、扩张跳跃性变化,狭窄段长度一般大于3cm、狭窄近端主胰管扩张宽度小于5mm,常提示LPSP的诊断。  关键词:ERCP 诊断 胰腺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34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408-01  患者女,39岁,因“上腹痛二十余日,皮肤
期刊
摘要: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亲青服务的理念孕育而生,并在过去十年间受到诸多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与大力倡导。本文试图基于亲青服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从亲青服务的评估体系、服务覆盖面以及不同青年人需求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亲青服务在践行中面临的挑战,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亲青服务  Doi:10.3969/j.issn.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的临床对比预情况。  方法:我院于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17~35岁),并与10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35岁)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复发转移情况差异均不明显(P>0.05),但是ER和HER-2阴性发生率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为标准,Ki-67以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D147与CK20的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来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3名,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与CK20的表达情况。  结果: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88.2%的患者CD147检测为阳性,89.4%的患者CK20检测为阳性,CD147阳性可能与患者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有关,而CK20检测阳性可能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  方法:在本院正常生产的初产妇162例(排除其产科严重并发症和内科综合症的发生)将2013年9月~12月的正常初产妇82例,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视为对照组,2014年1月~4月的正常初产妇80例的初产妇实行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育周期、文化程度及新生儿性别几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把两组初产妇
期刊
摘要:临床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是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地。临床教学基地首先是医院,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医院医教研的协调发展是保障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医教研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医教研 协调发展 措施 医学人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07  Guarantee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所取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科室内曾接收的患儿112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中患儿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评价,然后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在完成护理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离子色谱法测量饮用水中氯离子含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识别出其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分量及合量。  结果:利用该检测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有:①标准溶液引入的;②样品稀释引入的;③工作曲线引入的;④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  结论:通过对该检测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将有助于检验人员关注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沐川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2000名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釆用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13呼气检测仪检查。  结果:体检结果与体检者性别、年龄、饮酒、吸烟与否、遗传基因相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论: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影响因素和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