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2—4期骨代谢变化的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0年6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针对性别、年龄、分期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将MDRD-eGFR(186xCr-1.154x年龄-0.203(x0.742女性))作为因变量,同时将年龄、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DRD-eGFR与年龄、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CKD2期开始已经呈现25(OH)D3缺乏情况,其与MDRD-eGFR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在疾病早期尚无明显差异性变化,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进行性加重,存在正相关,而25-羟基维生素D3缺乏在疾病早期就已经开始存在,尚不能证明相关性。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2-4期;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骨质疏松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2-4 25- hydroxy vitamin D3, osteocalc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osteoporosis. Metho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observation, 124 cas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with stage 2-4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December, 2013. The clinical data of selected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gender, age, stage of detailed records,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25- hydroxy Vitamin D3, osteocalc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and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The MDRD-eGFR(186xCr-1.154x age -0.203 (x0.742 femal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age, 25- hydroxy vitamin D3, osteocalc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MDRD-eGFR were associated with age, osteocalc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P<0.05. CKD2 phase began already presented 25 (OH) D3 deficiency,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DRD-eGFR, P>0.05. Conclusion: The bone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lated indexes in early disease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changes, along 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renal function progress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hile 25- hydroxy vitamin D3 deficiency early in the disease began to exist, It still can not prove the correlation.
  Keywor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2-4; 25- hydroxy vitamin D3; Osteocalcin; Alkaline phosphatase;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造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同时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容易造成患者骨骼和关节疼痛,增加骨折风险,使得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不断升高[1]。因此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是预防发生骨折并给予治疗措施的关键。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同时检测,否则在长期应用活性维生素D和钙片等药物会在疾病3-5期时发生异位钙化的风险性,加重低转化骨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10年6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诊断符合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DOQI)相关诊断标准:肾小球率过滤(GFR)<60ml/(min·1.73nl),且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CKD2期:肾脏功能轻度下降,GFR60-89/(min·1.73nl);CKD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59/(min·1.73nl);CKD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29/(min·1.73nl)。排除急性肾损伤、恶性肿瘤骨转移、甲状腺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肝功能不全、已经开始应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针对性别、年龄、分期进行详细记录,经过夜空腹12h以上,次日清晨取静脉血液样本,对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而肾脏是主要的参与骨代谢的器官之一,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肾功能正常时期就容易出现骨代谢的异常,随着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进展,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深[2],尤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骨吸收和形成都较正常同龄人和肾功能正常的肾脏疾病患者显著增高,而骨密度则显著下降[3]。肾脏为人体最主要的矿物质调节器官,慢性肾脏病因为营养物质流失,活性维生素D不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造成显著的矿物质代谢异常,进而引发骨代谢发生异常,其中包括骨生长和骨结构的异常,而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分期不同,其对矿物质代谢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处于慢性肾脏病1-2期的患者其肾脏对矿物质的调节能力基本正常,而3-5期的患者则会发生肾脏调节矿物质能力的下降,此期间的患者普遍存在骨代谢异常。慢性肾脏病危害较为深远,国际肾脏病改善预后协调委员会(KCICD)于2006年首次提出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相关概念[4],进一步阐释了其危害性和重要性,其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疾病进展,疾病本身造成的功能损害、代谢紊乱和多种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5-6],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积极合理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性骨病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带来的附加危险性。
  本研究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针对性别、年龄、分期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将MDRD-eGFR作为因变量,同时将年龄、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示,MDRD-eGFR与年龄、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具有相关性。CKD2期开始已经呈现25(OH)D3缺乏情况,其与MDRD-eGFR无显著相关性,研究提示,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在疾病早期尚无明显差异性变化,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进行性加重,存在正相关,而25-羟基维生素D3缺乏在疾病早期就已经开始存在,尚不能证明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样本含量较小,尚需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江建青,林珊,郑振峰,等.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8):619-623.
  [2]李桂英,肖太玲,秦燕.慢性肾衰竭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5):405-407.
  [3]张建荣,张凌.慢性肾脏病继发甲旁亢[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4.
  [4]卜磊,梅长林.2009年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I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1):63-65.
  [5]袁利,徐贵华,李雁,等.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出现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l,34(22):16-18.
  [6]徐秀兰,魏莉莉,梁昭红.慢性肾脏病骨矿盐代谢及骨密度检测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8):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颈外静脉留置针行静脉化疗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化疗风险 , 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 2013 年 8 月 ~2014 年8 月在我病区化疗,拒绝PICC置管的的肿瘤患者20例 ,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化疗126次,将在上肢静脉化疗的76次作为对照组, 行颈外静脉化疗50次为观察组,比较2组穿刺次数、主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穿刺次数及并发症较上肢明显减少,2
期刊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 central calheler.PICC)是指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并与1996年首次应用于新生儿[1]。P I C C 导管是一种硅胶管,质软,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刺激性小,时间长,其操作简单、
期刊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9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渗出和消肿药物,并采取抬高患肢的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患肢消肿时间和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头部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临床患者2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发现,观察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病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头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女病人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00例女性精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予以对比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肠梗阻与应用氯氮平、氯丙嗪以及其余药物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应用氯氮平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16%、15.38%,应用氯丙嗪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8%、7.8
期刊
输血治疗是一种具有潜在风险的临床干预,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给受血者带来潜在的风险,随着我国科学合理用血的健康发展,输血适应证和疗效评估正在逐步受到重视,因此分析临床用血量与适应证,进一步为我院临床用血科学、有效性管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我院2012年--2013年临床用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输血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抽查用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以扶正祛瘀为基本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倂发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采用扶正祛瘀为法服用自拟中药汤剂,15天为一疗程,连服两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显效12例(40%),有效16例(5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扶正祛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扶正祛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与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组和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组各20例,对比两组的检出率。结果: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组20例患者中,诊断出前置胎盘18例,诊出率为90.0%,其中1例漏诊,占5%;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组20例患者中,诊断出前置胎盘的19例,诊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本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均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a1b,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1b,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33±0.16)d,疱疹消失时间(3.0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