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麻醉在肩臂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进行肩臂手术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有35例,良的有13例,没有发现一例麻醉效果为差级的病例。在神经阻滞麻醉后,本组病例说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两者的联合,可以在肩臂手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 神经阻滞是肩臂手术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肩臂手术;临床应用
在应用局麻与基础麻醉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的肩臂手术过程中,有些患者虽经麻醉但仍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完成。而神经阻滞麻醉也是肩臂手术一种麻醉方法,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肩臂结构及其神经分布,选择不同的入路,可以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近几年来,我院在肩臂手术中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总共48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7岁至73岁之间。其中,肩关节骨折患者6例,锁骨骨折患者12例,肱骨骨折患者12例,前臂骨折患者及手外伤患者共16例,上臂骨肿瘤患者2例。
另外,由于本组患者中10岁以下的儿童患者有5例,因他们不能很好地自主控制,所以首先进行了基础肌肉注射麻醉,采用的药物为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的混合液。
1.2 麻醉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可以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通过7号针头分别从前以及中斜角刺入肌间的间隙,当发现异感之后就可以注入罗哌卡因注射液。根据患者肩臂手术部位及病情,可以选择5分钟之后再实施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也是通过7号针头在腋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进行刺入,进入腋鞘之后进行回吸,如果没有血,就可以进行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注入处理。嵌夹患者肩臂无体动为神经阻滞麻醉显效最直接的标志。另外,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以及SpO2等体征参数。
1.3 效果判定
麻醉效果的判定标准如下描述: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优:没有疼痛感,手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另外的镇静或者镇痛药;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良:手术野没有疼痛感,但是手术中有牵拉时,患者就会出现不适感或者疼痛感,需要再使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差:手术野部位有疼痛感,阻滞不全,除了需要再使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之外,还进行了局部麻药或者直接改为全麻,甚至出现了局麻药中毒等不良的反应。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有35例,良的有13例,没有发现一例麻醉效果为差级的病例。本组病例说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两者的联合,可以在肩臂手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3 讨论
3.1 肩臂外伤手术的患者都是急诊病例,部分患者合并开放性损伤或出血,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及早的手术治疗。为了保证肩臂手术的成功,必须尽早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麻醉准备工作。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效果较好,而且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并发症也较少,其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肩臂部位的血管很丰富,一次大量的注药可能因为吸收太快而引发局麻药毒性的不良反应,采取单次小剂量注药又也可以导致阻滞不全。本组病例中,作者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体质等情况,选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而且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操作常规,谨防药物误入血管,除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方向外,穿刺深度也很重要,穿刺深度1 - 1. 5 cm;肥胖者也不宜超过5. 5 cm;不能靠穿刺深度而寻求异感,注药时应反复回抽,分次给药,加强麻醉监测,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应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
3.2 神经阻滞麻醉要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定位是重要的一个元素。尤其是对于肥胖型患者,如果采用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肌间沟体表标志往往不太明显。麻醉者在进行定位时需加以鉴别,只要定位正确,可不必强求异感,直接注药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以避免反复穿刺或穿刺过深而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和并发症;操作者应熟悉局部解剖,熟练掌握进针部位方向及方法。如连续3次以上找不到异感,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3.3 应加强麻醉期间监测和管理,因为神经阻滞麻醉有误入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对意识、呼吸及循环的观察和监测,特别应着重对呼吸功能的监测。
3.4 对双上肢都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不宜同时进行双侧阻滞,避免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双侧同时阻滞易造成药物过量或中毒。宜在一侧手术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麻醉操作。或在间隔一小时以上再进行。药量宜适当减少或避免使用同一种药物。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麻醉在肩臂手术中应用广泛,安全可靠,设备简单,在各级各类医院麻醉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只要熟悉解剖,熟练操作,用药恰当,都是比较安全的,极少有并发症发生。对年老体弱或伴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同样安全。对小儿或不能配合的患者适当使用镇静止痛等辅助药物同样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冯强. 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36).
[2]韩小玲, 张双生. 上肢手术4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01).
[3]李曉东, 秦庆华. 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60例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09,(05).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肩臂手术;临床应用
在应用局麻与基础麻醉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的肩臂手术过程中,有些患者虽经麻醉但仍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完成。而神经阻滞麻醉也是肩臂手术一种麻醉方法,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肩臂结构及其神经分布,选择不同的入路,可以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近几年来,我院在肩臂手术中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总共48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7岁至73岁之间。其中,肩关节骨折患者6例,锁骨骨折患者12例,肱骨骨折患者12例,前臂骨折患者及手外伤患者共16例,上臂骨肿瘤患者2例。
另外,由于本组患者中10岁以下的儿童患者有5例,因他们不能很好地自主控制,所以首先进行了基础肌肉注射麻醉,采用的药物为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的混合液。
1.2 麻醉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可以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通过7号针头分别从前以及中斜角刺入肌间的间隙,当发现异感之后就可以注入罗哌卡因注射液。根据患者肩臂手术部位及病情,可以选择5分钟之后再实施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也是通过7号针头在腋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进行刺入,进入腋鞘之后进行回吸,如果没有血,就可以进行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注入处理。嵌夹患者肩臂无体动为神经阻滞麻醉显效最直接的标志。另外,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以及SpO2等体征参数。
1.3 效果判定
麻醉效果的判定标准如下描述: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优:没有疼痛感,手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另外的镇静或者镇痛药;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良:手术野没有疼痛感,但是手术中有牵拉时,患者就会出现不适感或者疼痛感,需要再使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为差:手术野部位有疼痛感,阻滞不全,除了需要再使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之外,还进行了局部麻药或者直接改为全麻,甚至出现了局麻药中毒等不良的反应。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有35例,良的有13例,没有发现一例麻醉效果为差级的病例。本组病例说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两者的联合,可以在肩臂手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3 讨论
3.1 肩臂外伤手术的患者都是急诊病例,部分患者合并开放性损伤或出血,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及早的手术治疗。为了保证肩臂手术的成功,必须尽早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麻醉准备工作。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效果较好,而且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并发症也较少,其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肩臂部位的血管很丰富,一次大量的注药可能因为吸收太快而引发局麻药毒性的不良反应,采取单次小剂量注药又也可以导致阻滞不全。本组病例中,作者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体质等情况,选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而且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操作常规,谨防药物误入血管,除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方向外,穿刺深度也很重要,穿刺深度1 - 1. 5 cm;肥胖者也不宜超过5. 5 cm;不能靠穿刺深度而寻求异感,注药时应反复回抽,分次给药,加强麻醉监测,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应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
3.2 神经阻滞麻醉要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定位是重要的一个元素。尤其是对于肥胖型患者,如果采用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肌间沟体表标志往往不太明显。麻醉者在进行定位时需加以鉴别,只要定位正确,可不必强求异感,直接注药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以避免反复穿刺或穿刺过深而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和并发症;操作者应熟悉局部解剖,熟练掌握进针部位方向及方法。如连续3次以上找不到异感,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3.3 应加强麻醉期间监测和管理,因为神经阻滞麻醉有误入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对意识、呼吸及循环的观察和监测,特别应着重对呼吸功能的监测。
3.4 对双上肢都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不宜同时进行双侧阻滞,避免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双侧同时阻滞易造成药物过量或中毒。宜在一侧手术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麻醉操作。或在间隔一小时以上再进行。药量宜适当减少或避免使用同一种药物。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麻醉在肩臂手术中应用广泛,安全可靠,设备简单,在各级各类医院麻醉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只要熟悉解剖,熟练操作,用药恰当,都是比较安全的,极少有并发症发生。对年老体弱或伴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同样安全。对小儿或不能配合的患者适当使用镇静止痛等辅助药物同样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冯强. 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36).
[2]韩小玲, 张双生. 上肢手术4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01).
[3]李曉东, 秦庆华. 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60例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