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与综合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处方点评;综合干预;中药注射剂;医院药学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19-02
  中药注射剂通过静脉给药方式大大提高了中药对人身的药物有效供给和生物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功效,在心血管系统,抗肿瘤,抗细菌、病毒感染三方面有明显长处,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抢救治疗中[1-2]。但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越来越严重,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3-4]。为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现对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探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查病历来源于本院病案室,涉及时间为2011年前三季度和2012年前三季度。
  1.2 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前三季度9个月(即干预前)每月出院病历各50份,统计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包括病历号、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既往病史、临床检查、用药品种、给药途径、剂量、疗程、溶媒种类、溶媒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根据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号)和药品说明书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汇总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同法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9个月(即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对比干预前后的变化。
  1.3 干预措施
  ①制订并发布本院《中药注射液应用管理规定》(2011年10月1日执行),对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禁忌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②对《中国国家处方集》[5]中药注射剂品种进行更新、补充,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等。
  ③利用临床药师下临床和每周专家查房时间,有针对性地就该科室已发现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如针对溶媒选择不当、静滴速度过快等所致不良反应问题,采取面对面沟通方式,给医师提供对溶媒或滴注速度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信息和合理用药建议;针对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活血化瘀品种超适应症使用与科室责任人进行沟通等。
  ④将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纳入医师合理用药考核指标,每月进行专项检查,医院办公网通报发现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实施考核扣分措施。
  ⑤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价,进行临床合理用药宣传教育,并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注射剂用药病历比率
  本次研究共抽查干预前组出院病历450份,其中345份使用了中药注射剂,用药比率为76.67%;抽查干预后组出院病历450份,其中195份使用了中药注射剂,用药比率为43.33%。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用药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使用合理性分析
  2.2.1 一般资料 如上所述,本研究共评估了540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前组患者(345例)和干预后组患者(195例)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本院通过处方点评与综合干预模式的运行,使中药注射剂的病历用药比率显著下降,使用合格率显著上升,不合理使用率显著降低,说明该工作模式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管理有明显促进作用。
  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分类统计中,连续用药时间过长、静滴速度过快和溶媒选择不当的病历比例明显减少,但超适应症用药、单次用药剂量偏大、溶媒用量过少的比例下降不明显,应成为管理工作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本院通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制定的《中药注射液应用管理规定》,对医师滥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增强了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也为处方点评提供了有利支持。在综合干预措施中,临床药师通过药师下临床面对面与医师直接沟通、专家查房反馈、宣传及培训等有效途径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其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了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结语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点评和综合干预措施,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只有全方位提高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才能使中药注射剂应用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姚震宇.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前景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2):26.
  [2] 王妍,张驰,查青林,等.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161.
  [3] 鲁中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12):729.
  [4] 曾聪彦,梅全喜.11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调查与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12):30.
  [5] 《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及胃动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加多次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干预组、T2DM对照组、T2DM干预组,正常干预组和T2DM干预组给予葛根素40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T2DM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PBS缓冲液。药物干预5周。核素法测定各组大鼠胃半排时间、排空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活性成分姜酚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酚组和雷公藤组。采用胶原诱导制备RA模型,于造模第7日开始,姜酚组给予姜酚灌胃,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血并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ELISA检测大鼠血清I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红外光谱,为其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对新疆18个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进行特征峰的指认和对比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特征峰峰形、峰位与峰强的对比,发现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之间存在差异,聚类结果显示可将18个产地唇香草分为4类。结论 该方法直观、简单、方便、快速,并结合聚类分析,为唇香草挥发油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
期刊
摘要:目的 以多成分综合评分结合响应面法筛选熟大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加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因素对熟大黄炮制工艺的影响,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采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7种成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补心软脉颗粒中红景天苷、马钱苷和虎杖苷含量的一测多评分析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该制剂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红景天苷为内标物,采用外标法测定补心软脉颗粒中红景天苷的含量,建立其与马钱苷和虎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该校正因子对马钱苷和虎杖苷进行含量计算,从而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常规的外标法测定补心软脉颗粒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进行比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脾气虚大鼠血清、小肠神经肽Y(NPY)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小肠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mRNA表达的变化及益气健脾中药的干预效应,以揭示脾气虚证发生的内在机制。方法 受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7、14、21 d组)、益气健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黄法、力竭法及饥饿法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益气健脾组每日给予四君子汤2
期刊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肾阳虚;脾虚;痰湿血瘀;阳和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35  中图分类号:R2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13-03  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一种良性疾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肝泰舒胶囊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02%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獐牙菜苦苷在0.373 556~2.988 448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
期刊
关键词:养阴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59.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05-0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人体所致,属中医温病范畴,其起始病因是湿热疫毒之邪侵犯机体,留滞经络,伏于肝脾,引起肝郁气滞,肝郁日久化热,气滞血瘀亦可化热,疾病后期引起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有热必伤阴津,正如吴鞠通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17-03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源规模和素质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无法深入;中医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