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班主任科研领域一直忽视一个领域的研究。这个领域一般不会见诸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课题,不会出现在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材上,也不容易在专业杂志上找到相关的研究文章,网上更搜寻不到相关的信息。但是,在实践领域,广大班主任却无不在这一领域跌打滚爬,他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这一领域的知识或指导,以便更好地胜任工作。但是,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理论研究的薄弱,再加上一些人经验的不足,所以在实践中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使事态扩大导致恶性后果。尤其是刚刚涉足教育工作的年轻班主任,更容易在这一领域搞得鼻青脸肿。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呢?——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是班主任胜任工作的实际需要。
  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在事实上是存在的,而在研究领域却成为“禁区”,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更多地在于人们对“斗争”的认识模糊甚至是偏见。第一,谈到“斗争”,会让人想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惨烈时代,与以倡导和谐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不相吻合;第二,新课程强调理解与包容,研究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第三,认为“斗争”就不是善意的,目的与动机就是不健康的,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不能教育人;第四,普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与学生及其家长搞“斗争”,既违法又不道德,当然也就不能研究。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会。仔细想想,谁的班主任工作中没有“斗争”呢?既然有“斗争”,为什么不可以研究呢。所以,我们需要以正面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对待“斗争”,重新审视“斗争”这一敏感的词汇。
  什么是斗争?本文所指的“斗争”是班级管理中一切“对立关系”的抽象描述,是矛盾斗争性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集中体现与运用。应对“斗争”是班主任在双方或多方关系的对局中利用对方的特征与状态,变换自己的措施,达到取胜目标的策略,它与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博弈”有精神上的同义。
  “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斗争不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班主任也并非为斗争而存在,但是,应对“斗争”,始终是广大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的客观现实。有学生存在就有“斗争”,有家长存在也会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教育。回望现实,班主任工作在很多时候,就是一场“斗争”。而在众多的表现形式中,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最为多见。
  “斗争”是一种职业智慧。强调“斗争”,并不排斥爱心、责任与包容,并不违反法律与道德,更不违背教育规律,相反,“斗争”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智慧,是教育艺术与教育规律的统一,是班主任职业智慧与技能的结合,它处处衡量并体现着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斗争”也是一种必然选择。班主任并非一定是“斗争”的发起者,常常是不得已成为斗争的应对者。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别无选择,唯有应对。这种斗争是实现班级“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这种斗争,就不可能有我们想要的和谐、统一与有序。有斗争则班级治,没有斗争则班级乱!在我看来,和谐统一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斗争”是绝对的,永恒的。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志,必须理性地承认这一点,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要做到工作有
  “计划”,斗争有“计谋”,清醒地认识到“斗争”的矛头将要指向谁,依靠谁。要善于判断学生和家长在思想、目标、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到底处于哪个层次,从而不失时机地为“斗争”创造有利条件。师生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畏惧,是有效斗争的基本前提。有的班主任崇尚师生一团和气,我以为这既盲目也没有原则,虽然会有短期的、部分的学生赞赏,但是,最终有可能会导致班主任人气指数大幅下降,班级纪律失控,果真如此的话,班级和谐自然就荡然无存。
  我国战国时期韩非子的“铁三角”理论,强调管理要有“法、术、势”,其中就有“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的意思。当班主任还没有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的时候,切不可盲动,使自己陷于被动。一些年轻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违规的过程中,总是显得过于急功近利,沉不住气,结果没有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倒是被学生“教育”了一通。在这方面,班主任应该学习“狮子”。狮子在打猎的时候,如果发现“有利条件”没有具备,是不会随意出击的,常常选择“以静制动”,或者是“敌动我不动”的办法。班主任要做到不愠不火,沉着应对,蓄势待发,伺机而动,要学会对学生的过错承担必要的“容忍”义务。能够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心理素质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为“斗争”守住基本底线
  在师生对局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公然对抗,有的学生表现出“非暴力不合作”。无论面临何种学生的何种对抗,班主任皆要恪守“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守住四条基本底线:不辱骂学生;不搞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违背教育规律而滥用手中权力;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学生教育。这些底线一旦突破,班主任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丧失。
  在家校互动中,共同的目的使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具有务实合作的主观基础。通常,班主任都会善待家长,与家长真诚沟通,坦诚相待,视家长为“朋友”,家长也会视班主任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甚至把班主任看作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以礼相待。客观上看,家校关系的建立与互动,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工作实现的,这也是班主任出色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班主任在家校互动中也必须坚守一定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适当地“划清界限”,这有利于班主任在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被左右。尤其是在极少数教育素质明显薄弱的家长面前,班主任要学会一项基本技能——调控家长。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挽救孩子,班主任就得拿家长当一回“工具”,从而有效地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是班主任真正拥有“大爱”的表现,是班主任做人与做事的应有良知。
  班主任为“斗争”守住基本底线,不只是保护自我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是“斗争”赢得主动的关键,需要班主任具有工作的理性,具有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行的能力。
  三、为“斗争”选取恰当形式
  从解决矛盾的角度看,“斗争”通常有三种结果:(1)矛盾一方消灭另一方,着力于在班级清除“差生”。此为下策,是班主任没有爱心、良知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样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错误故作疏忽,欲擒故纵,让学生的错误不断积累,直至厌学,厌弃教师,从而自动离校。(2)矛盾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班主任在心里默认“差生”存在,却在管理中对他们“视而不见”。这种结果,师生之间在力量上势均力敌,在地位上平分秋色,在状态上长期处于“井水不犯河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此为中策,这样的班主任通常比较理性,善于回避与学生的一切正面冲突,避免矛盾的激化。但是,这也表明了班主任作为教育者的无助,或者是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欠缺。(3)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班主任因势利导,让“差生”转变为“优生”。此为上策,需要班主任有丰富的阅历与经验,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心,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为转化“差生”,追求最佳结果,班主任应该为“斗争”选择恰当形式:“要文斗,不要武斗”。“文斗”是指细致耐心的批评教育,严明可行的纪律制度,倾听基础上的恰当辩论,贴近学生的道德评价等等,“武斗”是指体罚、变相体罚、肢体暴力冲突以及一切可能使师生关系突然趋于紧张的行为。相比较而言,“武斗”往往带有违法性质,违背教育规律,只能在肉体与精神上摧残学生,不利于“差生”转化,而“文斗”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职业智慧,把握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利于从世界观层面真正转化学生。
  四、为“斗争”营造良好氛围
  氛围,包括教室氛围、师生关系氛围和舆论氛围等等,说到底是一种教育生态,属于微观教育环境,它与“斗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氛围受班主任“斗争”方式的影响。就如“抓迟到”,这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件最经常不过的“斗争”了。“斗争”方式恰当,可以使班级具有团结和谐、积极上进、勇争一流、朝气蓬勃的氛围;方式不当则会导致班级涣散,集体德育功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挥,给班主任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诱发了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与肢体冲突,带来师生关系紧张等不良氛围。另一方面,氛围又反过来影响着“斗争”的实效性。好的氛围就是正气多,邪气少;就是学生既有压力,又有活力;就是任课教师授课时心情舒畅,对学生表现有口皆碑。
  好的氛围需要班主任精心营造。(1)“斗争”前加强正面宣传,广泛利用晨会、班会、板报等形式,意在讲清道理,尽可能地让学生统一思想,明确具体要求。(2)“斗争”中注意及时传递信息,公开程序,以扩大班级德育生态的覆盖面,一定程度上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也有利于调动学生民主参与,促成学生加深对班主任“决策”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觉落实“决策”的积极性。(3)“斗争”后要有点评,总结“斗争”得失,描述真实情况,既反馈结果,安抚人心,又要面向未来提出明确要求,促进班级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为“斗争”营造良好氛围的过程,实质是重视精神引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需要班主任有牢固的生本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的德育意识。
  综上,我们需要以正面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对待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在工作中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支撑,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教育、心理学规律为依据,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兴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22006)
其他文献
郭学萍老师不愧为“诗意语文”,先声夺人,在华灯映照的无锡教坛上,写出了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自由诗、现实诗。其教学设计独特——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情感美、洒脱美、朴实美。一、抒情诗——情感美。课堂上,郭学萍老师以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师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场中激荡、共生。她适时使用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理解“
摘要:本文从对一节公开课教学片断的观察,通过与执教者的对话交流和对教学片断设计意图的分析,对阅读课教学的设计作了一些探讨,对阅读课中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语用技能做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学片段,课堂观察,阅读课,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26-04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要抓住“源头”复习,引进“活水”,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源头是指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历史基础知识部分,活水指高三历史后期复习中不断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质疑、探究、探索,而创设新情境是高三后期复习教学中关键一环,通过这样的教学才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复习要抓住源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知识就
摘要:社会分工造成的定势,导致了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教育实践者三者工作的明显分离,不能适应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寻求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三者的最佳融合,关键在于重建校长教育话语的“中间地带”。这是基于当前学校境遇寻求话语突破的理论诉求。  关键词:校长教育话语;突破;重建;融合;中间地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然而不少一线教师在落实新课程这一理念时,以为“方法的多样化”就是方法越多越好,越奇越好。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黑板上密密麻麻的解法让执教者颇有自信,自己的答案被教师认可的学生“兴趣高涨”、听课的老师“啧啧称奇”、执教者“暗自得意”。当然,我并不反对教师引导学生对
呼唤有价值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幼儿,已成为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如何从园本出发,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幼儿的个性,如何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幼儿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追寻如何建设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活动模式,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确立了以“活动区”为主的教育,旨在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让“我能行”伴随每个孩
胡金波  学思结合促进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推动科学发展李如密  陈彩萍“生一生”课堂提问模式探析李建军  从教育实践意蕴的转型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梅广稳  谈共生型学科教研(备课)组建设金荷华  敏于探究、善于总结:科研型教师的必备素养王丽琴  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的课程意识与教学信念廖圣河  论语文教师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周久璘  独立人格-创新品质·潜能开发
内容摘要:“微话题”是指带有专用标记“#……#”的微博话题,这种话题在使用过程中发展出了说明化、语篇化、主观互动化的非常规用法。本文认为微话题的这种功能扩展与汉语“名动包含”的词类格局相适应,也与“指称并置”的流水句特征相适应。可以进一步指出的是,结尾的微话题是一种特殊的概述回指,发展出了言域功能,具有话轮转换的构拟特征和移情效果。   关键词:话题 词类 流水句 概述回指   一.汉语的词类格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导师黄克剑教授有一句名言:“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三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偶然的机会,听了我市一位青年教师李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们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在场”中“点化或润泽生命”。  课前的困惑与不安——文本取向有争议  课前,我熟读了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陈鸿祥先生的《王国维传》,用大量翔实、生动的历史资料,全方位、多层面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大师的超逸风姿。王国维以“国学”研究闻名于世,但他对于教育教学也有精深的认知与独到的理解,他在并不算长的教师生涯中所做出的不俗教学实践,对同事和学生形成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感召,令人瞩目。更让人感喟的是,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并不是在他做了一个“教育人”之后的被动应对,而是出于一个普通国人的社会自觉!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