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工业革命在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其成果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敏感的艺术家更能感觉到这一前所未有的工业时代的新脉搏,工业革命的风起云涌也让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机械与速度在他晚期油画作品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说,透纳在光与色的运用上启发了印象派而被认为是印象主义先驱的话,那么他本人对于工业革命时代地把握也成就了他作为现代画家的地位。本文将立足于透纳晚期的几幅油画,阐释透纳晚期风景画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关键词:现代性 速度 激情 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透纳风景画审美的现代性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要点在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大致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那么,从18世纪后半期所开始的工业革命则意味着现代社会的开端。而审美领域内的“现代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法国美学家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作于1852年)中如此定义“现代性”,他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每个古代画家都有一种现代性……”这里,波德莱尔将“现代性”作为一种具有新鲜感的审美趣味形式,强调每个人对当下的特殊感受以及“现代性”的相对性,即每个时代的画家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现代性。显然,现代与传统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个现代画家所表现的不应该是历史中的经典,而是他所处时代的精神与特质。如果说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在光与色的运用上启发了印象派而被认为是印象主义先驱的话,那么他本人对于工业革命时代地把握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作为现代画家的地位。这一点在他后期的风景画中就有所体现。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还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的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英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之间完成了工业革命,透纳正是生活在这个工业时代。經过透纳与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共同努力,他们的探索使当时的英国风景画开始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景画风格。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透纳晚年尤其自19世纪40年代起即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的探索,人们从他后期那些用色大胆、造型朦胧、笔触奔放的作品中找到了印象主义和现代绘画的发端。《雨、蒸汽和速度——大西部铁路》,此画作于1844年,被认为是透纳晚期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在颜色使用上,透纳运用了大量的黄色来处理这幅作品里的景物。在天空微微偏冷的灰色衬底上,他用细碎的笔触抹、擦、揩出空气和雨雾,使整个画面都罩在一层金黄色的薄纱里。透纳还充分利用了油画的表现能力和特色,用闪亮的黄色薄薄地在雨雾里描绘出山峦和河水,使它们隐约地闪现出一种变幻莫测的光,以增强作品的迷幻情调和空间感。这些光与色所形成的抽象韵律感,启发了法国印象主义的诞生。但是从画面整体上来看,这些技法与色彩又是服务于一个特定的主题——蒸汽和速度。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正是在于透纳将人们看起来丑陋和不雅的机器——蒸汽火车作为画面的主角,它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由于蒙蒙的细雨以及速度的原因使火车和景物都显得模糊不清。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过程,肯尼斯·克拉克爵士在他的《艺术中的风景画》一书中曾这样描绘过:1843年的一天,透纳乘坐一列特别快车,火车飞速前进,窗外倾盆大雨,雾霭朦胧。在征得对面座位的西蒙夫人同意之后,他突然打开窗把头伸到窗外,一动不动地观察和体验车外模糊不清的景色,很久才缩回湿透了的身子,毫不介意地闭上眼睛构思起如何把刚刚经历的一切表现在画布上,他就这样去体验大自然并构思了他的《雨、蒸汽和速度》。一年后西蒙夫人在伦敦的一次画展中看到了这幅作品,她听到人们对着这幅作品议论纷纷,有的指责说:“从来不曾见过如此荒唐的大杂烩。”西蒙夫人回头对那个人说“我见过”。的确,在这幅画中他用梦幻般的色调、瞬间的光影、抽象的轮廓和狂放的笔触表现了蒸汽火车疾驰而过时的惊人速度。画面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雨中的风景,也不仅仅是一辆代表着工业革命的火车,还有透纳本人对机械时代的切实体会。
  二 工业革命对透纳风景画的影响
  在透纳晚期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画面中涌动的那种机械时代的速度,一种在农业时代所体会不到的速度的力量。可以说,速度与激情深深地融入在了透纳晚期的风景画中。他晚期的风景画中经常伴随着狂野风暴的特性,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极端性也在他的作品中产生锐利的对比。《雨、蒸汽、速度》这一现代化主题的作品,很难和已经明显过时、只剩精湛技法的古典、历史风景画并置在一起。透纳对于速度的钟情乃至崇拜,甚至可以追溯到他一系列的海景画面中那些汹涌的波涛。在《暴风雪——离开海口的蒸汽船》(1842年)一画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狂风在海面疾吹,波涛在冲击,画面的细节都掩映在耀眼的光线和阴云的暗影之中。我们能够看清的仅仅是黑暗的船体和勇敢地飘扬在桅杆上的旗帜,感受到一个跟狂风怒涛搏斗的印象。而透纳之所以能以饱满的激情来描绘速度,除了大自然的给予,更得益于他对时代的敏感、对工业革命的“恩惠”——机械与速度的关注。
  透纳生活的时期,正是英国作为海上帝国鼎盛的时期。1815年,英国在与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地位,工业革命更是让英国的科技和经济突飞猛进。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家,无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透纳用他风景画家的锐利眼光彻底地目睹了英国从农村进步到工业城市以及社会的转变。像透纳这样有强烈观察力的画家,是无法不被周遭多彩多姿的变化与差异所震撼的。透纳于1835年绘制的《夜晚装卸煤炭的船员》,明显地体现了工业时代对煤炭需求的这一时代特征。作于1840年的《奴隶船》,其主题就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此画中,透纳对奴隶交易事件的兴趣也表明他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关注。比起约翰·康斯特布尔专心于对风景的描绘,透纳对于工业化更有一种求知的态度。   在透纳生活的年代,代表着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新成就的火车开始在英、法等国大量出现,透纳敏感地、及时地在他的作品里表现了这一新鲜的事物。在透纳所处的时代,乘着火车旅行是过去很少有人体验过的一种对空间的感受——景观的连续和重叠,景象的快速切换,火车上看到的景象必定迥异于在马车上看到的,时间、空间、景观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从透纳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乘坐火车又将头探出车外的惊喜和激动。
  但是就机器而言,运动意味着对空间的征服。速度意味着在较短的时间里压缩了更多的内容。也就是说,机器虽然带来方便,速度缩短了时间,但是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时空的距离,人们在机械时代思考的余地也越来越小。透纳用激情所描绘的速度,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他对这个新时代的体会——激动、惊喜和对速度的向往,那些紧促的线条、夸张的笔触和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火光般昏黄的色彩也同样体现出一种迷茫。工业时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给人们带来了理解时间和描绘世界的困惑:时间似乎也在加速,快速的时空切换、大量的信息涌入,人们再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慢慢观赏窗外美妙的景色甚至仔细地思考这个世界,它留给人的只是瞬间朦胧的感觉。
  从透纳晚期的油画中,我们嗅到了工业革命在那个时代蓬勃发展的气息。与此同时,展现在画面中的,也正是工业化的机械对自然的入侵。那辆疾驰的蒸汽火车,也正以非同寻常的速度进犯着自然。在透纳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海面上冒着油烟的蒸汽船,还有在广阔平原上奔驰的蒸汽火车。工业革命之后对机械的描绘逐渐进入了画家的“章程”,但是以往纯粹的自然风景又将不复存在于透纳的笔下。
  三 透纳风景画对中现代性的思考与表现
  与透纳同时代的康斯太布尔几乎一生蛰居故乡,主要描绘本地风景。康斯太布尔显然对透纳所倾心的机械和速度无动于衷。他的画布上流露出了一种对大自然真挚的爱。他笔下的山峦、湖泊、河流、小溪、苍翠的树木和变幻多彩的流云,就像浪漫主義诗人的诗歌,是个人心灵自由的象征。虽然康斯太布尔与透纳都是使英国风景画摆脱其他国家的影响而走上自己独立道路的两个人,但是在艺术风格上却大相径庭。透过这两位伟大的画家,我们看到的却是两个自然,一个是田园牧歌式的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一个则是当下的自然、一个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自然。相比之下,透纳则以敏锐的眼光、现代的语言描绘了他对当下的所见、所闻、所感,他没有拒绝时代的发展,而是敏锐地把艺术创作建立在时代的背景上,创作出描绘时代景象的艺术作品。正如波德莱尔所说,透纳笔下飞快的速度代表了一种短暂和偶然,这成就了透纳现代画家之实。
  贡布里希这样描述透纳的世界:“不是安宁,而是运动,不是单纯和谐,而是壮丽炫目。他的画中洋溢着能够加强画面动人性和戏剧性的一切效果……而且他的最佳之作的确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最浪漫、最崇高的壮丽和宏伟。”透纳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入侵。这种工业化时代的激情和速度,使得透纳的作品与康斯太布尔绘画的宁静和精确描绘相比,充满了“颜料泡沫的动荡漩涡”。他的作品所展现的激情和能量一方面反映了透纳艺术基石的浪漫主义的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工业时代所给予个人的敏感。从这个层面上看,透纳已经超越了传统而跃居于现代。
  在那个工业文明快速改变着世界的时代,人们无一不为了这个改变而欢呼雀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便利、快捷、高效让社会快速发展。做为艺术家的透纳虽然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工业时代的感受,但是并没有采用一种明确批判的态度或者是一种赞扬的态度,采用的仅仅是一种不含感情色彩的体会和观察。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简单地面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从更深的层面来表达,其中还涉及到艺术家对艺术自身前提的批评性查验或反思考。所以,现代主义意味着对艺术和审美的一些特别关注,其特别之处在于,在艺术创作中主要关注的是艺术和审美的内在,而非关注创作的是不是关于当下社会生活的图景。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透纳尚是一个现代画家,却不足以成为一个现代主义的画家。或许比这更重要的是,在面对人与自然、速度与时间的矛盾中,透纳让我们在他的画前驻足思考。在他激情的笔触背后,我们看到的也正是一个敏锐的艺术家对于人类命运的体会和对时代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美]弗雷德·S·克莱纳等,诸迪、周青等译:《加德纳世界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2] [法]查尔斯·波德莱尔,郭宏安译:《现代生活的画家》,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 [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 [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 [英]约翰·森德兰,刘明毅、唐伯祥译:《英国绘画1525-197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6] [英]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张坚、王晓文译:《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刘宪标,男,1969—,山东微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摄影、纪录片、实验艺术,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英国病人》是一部颇有争议的电影,而争议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嘉芙莲和艾马殊的爱情(婚外恋)是否道德;二是艾马殊被公认的“投敌叛国”行为,是为救受伤被困的嘉芙莲。但在影片中,这两种行为都得到了同情和谅解,尤其是二者的爱情,被渲染得如诗如画、荡气回肠,引发人们对时代、战争、民族、个人命运、爱情、人性、道德等的思索。艺术一般来说不需要成为道德课本,但也不宜诲淫诲盗,那么,爱情与道德的双
期刊
摘要 宛梆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的稀有剧种,其唱腔之委婉、细腻、高亢令听者为之动情,尤其是它的花腔,陡峭且具有光彩,对豫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笔者通过对宛梆现状的声腔渊源、花腔技巧以及演唱风格进行阐释,试图对这一濒灭剧种的抢救产生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宛梆 声腔渊源 花腔技巧 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 宛梆的基本情况  宛梆,旧时称“西调”,是生长并
期刊
摘要 随着多元文化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原来处于边缘的亚文化开始与主流文化共享同一片天地。在此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文化独有的魅力开始突现,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黑人文化更是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作为黑人文化的源头之一的歌曲却很少有人问津。本文拟通过对早期的黑人歌曲——宗教歌谣特点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黑人文化之根,进而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美国黑人文化。  关键词:美国黑人 宗教歌谣  中
期刊
摘要 作为最早以个人身份出访欧洲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之一,王韬在《漫游随录》中记载了自己在欧洲的经历,展现了一幅万国图景。欧洲之行让他认识到:世界上有许多强大的国家,中国并非世界的中心,并非最发达的一个,更不是唯一的一个。《漫游随录》对国人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于近代中国人对于西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王韬 近代 《漫游随录》
期刊
摘要 罗伯特·舒曼因为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其音乐作品中主张“情感论”,即带有个人主观情感性的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本文主要围绕舒曼的情感论,从舒曼的声乐作品《妇女爱情与生活》和《诗人之恋》来表现其艺术作品的感情和幻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也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普遍特点,即用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歌声去唤醒心灵。  关键词:音乐美学 罗伯特·舒曼 情感论
期刊
摘要 设计于1919年诞生在德国的魏玛包豪斯学院,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设计由初始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层面晋升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层面。设计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飞速成长,但在有着千年风韵的艺术家庭中,仍尚属幼年。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正处于蓬勃发展中,针对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初期阶段现情况,设计师们应该发出以下思考:对于图形符号的视觉表达和分析研究,不能仅仅靠借鉴西方传媒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
期刊
摘要 巴尔蒂斯作品透露着浓郁的古典精神,其人物画中关于少女题材的绘画作品是将内心情感注入了画面,充分展现了画家与客观的完美结合,在具象世界里展现现实场景中不可见的情感,体现青春期少女朦胧的诗性美,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天空,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传统大师。  关键词:巴尔蒂斯 古典精神 人物画 少女题材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逆流而上 
期刊
摘要 印章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古老艺术,它因其实用性和特殊的美感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汉代印章艺术形式美是汉代印家不断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在印面上的表达,体现了汉代印家对于构成语言、构成形态以及形态关系之间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在小小的方寸之地既体现出中国造型艺术形式美,又表达出中国美学独特的意向美。本文以汉代印章为例,从线条美、结构美和装饰美三个方面来分析汉代印章的形式美。  关
期刊
摘要 晚清著名昆曲艺术家王绚云之子、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指导因倒仓而嗓音异常的程砚秋独辟蹊径开创程(派唱)腔,专事演唱古代女性悲剧,因此,具有与众疏异的流派特征。特别是程腔中能通过“熟悉中新鲜”的美学定位和追求,充分地利用其新思想性、新艺术所产生之艺术合力与形情张力,故而派性鲜明,历久弥新。  关键词:京戏 程(派唱)腔 悲剧性音色 反差美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青年作家毕飞宇都市系列小说以其轻盈的笔调与深沉的内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用文艺理论家派克的理论,将其都市系列小说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梳理,进而评论毕飞宇这一系列小说所传递的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命运与人的灵魂的洞察。  关键词:都市系列 审视 感知 直面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艺理论家派克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描绘城市,即从上面、从下面和从街道水平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