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是一种知识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建伟 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和装置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最具跨学科思考和实践的艺术家,研究领域涉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曾以首位中国内地艺术家的身份参加第10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多次受邀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重要国际艺术展事。
  如何让汪建伟的话变得“好懂”,这是一个问题。比如此刻,他指着工作室门上一块水迹漫漶的天花板,“因为它不影响我在这个屋子里工作,所以我不理它;但如果你认为它不好看,把它堵上,那么,你就是在消灭一个‘痕迹’。”他说,“我们做的大量的事情,都是在消灭‘痕迹’。”
  节约的工作室
  自从2011年的《黄灯》大展之后,这个被认为最难“定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知为何消瘦了十来斤,如今竟有些怕冷。他穿着夹克,窝在沙发里,还未等我提及工作室设计的问题,就提供了一个让话题难以接续的答案:“我的工作室跟我的艺术态度和政治态度是一致的,我一直没把这些东西分得很清楚,比如说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话语去说政治,艺术上我应该怎么做,又得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他的意思是,很多艺术家总是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工作室背后凸显的设计理念、美学基调……而他不行,也没有必要。
  如果非要描述,他愿意用“节约”这个词。“比如说,”他指着狭长落地窗旁的一处空地,“这地方需要一盏灯,我需要考虑的是要多高、多亮,至于好不好看,这不重要。”灯的出现,需要符合他的“思考”,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它就会损害“劳动”的质量;如果超过了,就会有一部分多出来变成“审美”。
  在功能和审美间找到一条界限,就有了“节约”。但节约不是“恰到好处”,因为有时候恰到好处是一种“策略”,而节约反倒是“浪费”,对时间的浪费,“是花了很多时间,但不被现存的秩序吸收,你明白吗?”最后他索性换一个说法:“就像我们说,工夫在话外。工夫在看不见的地方,这就是节约。”
  曾经有一个同济大学的建筑师到他这里来,对他说,“这像你老汪的工作室”。别的艺术家的工作室,要么为了展示观念,“比如我信奉极简主义,那我的工作室就要在任何一个细节体现出极简来”;还有一种,是为了展示艺术家的后台。但无论是哪一种,汪建伟都不喜欢,他将之称为“凝视”—你知道“凝视”是什么吗?“它就像马克思说的‘恋物癖’,任何一次出场、思想、行动,都确定了我要做给谁看……如果没有哲学,凝视就几乎控制了我们的一切。”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凝视”、“表演”以及被定义的困境呢?他的答案就是,当你的政治观、艺术观以及生活态度是不可截然区分的时候,“凝视”就消失了。且慢—其实,我们也可以很“简单”地描述汪建伟的工作室:那是一片上千平米的厂房,推开两扇大铁门,左手边是门房,门房后是仓库和工作间;当中是空地,平时泊车;车后是一堵薄墙,墙上坐着一个白色的塑像,塑像后就是更大的仓库和工作间;至于从右侧的这堵墙穿门而过,就到了工作室和起居室。
  没有奢华,没有精致,右侧的这个主体,红砖砌墙只是简单的一个院子,院子四角分别种上杏、李、枣、桃。眼下正是京城冬天的尾巴,树干萧索枝叶零落,树冠指着不高的天空。推开一道窄门进去,正中是汪建伟阅读和会客的工作室,往右便是一道短短的走廊,尽头是个小小的厨房,“有时候我会在这个位置上坐很长时间,”汪建伟指着靠窗的椅子,“下雨和下雪的时候,我就会中断工作,坐在那里有一种专注的感觉。”
  其实五年前刚入住的时候,厨房和工作室并不相通,此前是独立的几个房间,将空间隔断。汪建伟就想着怎么用简单的方法,让这个房子“变得跟我有关系”,最后的结果就是把靠院子一侧的房间打通,连成走廊,在走廊和工作室的外墙上再开几道狭长的落地窗,白昼进光,开窗透风,让空间变得可以“沟通”。
  采访的那天正是二月底,北方持续多日的雾霾仍未消散,阴冷袭人。但汪建伟喜欢这种感觉,“冬天很萧瑟,杀气逼人,如果摔一跤在地上,感觉那地板就像钢板一样,”他说,“这也是我喜欢北京的地方。”
  花时间去学习未知
  “你知道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当过兵吗?”汪建伟问。他指的是摄影师,采访期间天色渐沉,他就在外面待着。“看他抽烟—当过兵的人,会在室外抽烟;如果没有当过兵,他可能会问我,能不能在室内抽。”
  汪建伟也当过兵。1977年到1983年那六年间,这个“会画画”的年轻人被部队指派去画作战地图,就像他曾经向媒体讲述过的,“我满脑子都是地形图,甚至在一个黑夜,把你丢在一个地方,然后你要画出这个地方的地形图,越准确分数就越高。”
  1983年,他转业后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第二年,他的油画《亲爱的妈妈》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被认为是伤痕油画的力作。1987年,他毕业留校任教。
  蔡国强将汪建伟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艺术的活化石”,洪晃则称汪建伟是跨界最成功的艺术家。整个1990年代,汪建伟都在尝试将艺术的疆域拓展得更宽广一点:从架上绘画到装置、摄影、影像、戏剧、行为……“在当代,可能很少人像我这样,跟如此多不同领域的人保持合作,哲学界、艺术界、戏剧界、电影界……而且我们一直坚持在工作。”汪建伟说。
  那时他站在自己的工作台前,那是围成“凹”字形的一个空间,除了当中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脑,两侧的桌子上堆满杂乱的书和文件,其中一本是《维特根斯坦笔记》,另一本他正好推荐的书,是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的《爱的多重奏》,至于我们刚刚在讨论的中国哲学家赵汀阳,非但是合作对象,更是多年的至交。
  汪建伟说自己的书房是流动的书房,笑称那是搬家最大的麻烦。有一次搬家,夫人帮他打包好书籍,拆封后他就想笑,“我马上知道自己一个月前在干什么,比如这个包里哪本笔记本,那个箱子又有什么书—1988年有第一个编辑软件的时候,我还不会英语不会电脑,就拿着字典查英文说明书,所以我有一堆字典和技术词典”。   书桌也是流动的。他说自己不会只读一种书,所以桌上的书一堆一堆的,就像大哲学家布尔迪厄的话,“一个地方是一种知识”。
  他喜欢谈论“知识”,“你得花点时间,去学习未知。”他重复地说,“你得花点时间,就像拉康说的,永远不要放弃你不知道的那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欲望。”汪建伟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
  永不知疲倦的求知者
  与同时代那些已经跻身“最贵”行列的艺术家相比,不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公共领域,汪建伟的“独特性”都足够明显。按照媒体惯常的描述,他是充满哲思的、晦涩的、难懂的乃至自相矛盾的,他不仅仅在追求审美或提出“观念”,而是在作品中提出质疑,质疑世界观、意识形态、秩序、权力、知识,甚至质疑“质疑知识的知识”。他就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求知者,企图用知识来理解当代,用知识来追赶“此时此刻”。
  1994年,汪建伟回到17岁那年下乡插队的地方,与当地农民合作,一起种地。如今,记录这件意在讨论公共知识与公共经验的关系、艺术的边界,名叫《循环种植》的作品,其影像资料被装在一排相框里,挂在会客厅另一头的工作间的墙上,由于多年的受潮而霉迹斑斑。
  17年后,他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黄灯》展览,意在质疑世界的“确定性”,被尤伦斯的馆长杰罗姆·桑斯认为“是其迄今为止野心最大的作品之一”。当年在尤伦斯展厅引发众多困惑和茫然的这些物件—被随意组合和重构的橱柜、篮球、洗手池、影像片段,如今也静静躺在汪建伟的巨大仓库里。
  他说艺术家应该对作品保持持续的焦虑。《黄灯》展结束之后,他把其中一部分作品还原为材料进行再度创作,使之成为新作,“我给它取的名字叫‘表面的纪念碑’”,”他指着一件形态“怪异”的柜子,说自己思考的问题是:脆弱的东西能否和纪念碑这种代表永固的物质放在一起,简而言之,那是对存在的思考。
  作为一个用“知识”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汪建伟习惯在一个悠长的早餐后阅读一个上午,下午进入工作间,在厂房一般庞大的仓库里巡游。“有时候我会长时间地在这些地方走来走去,我甚至可以告诉你,这些作品都是我‘蹲’出来的—有时候看累了,就会蹲在那里。”他说。
  在方案变成作品之前,汪建伟需要进行漫长的工作,最开始的idea甚至可能变成“残渣”。“那不是有点像王家卫拍电影?”我问。他接着说,“但我敢说,王家卫拍电影之前,他没有我想得多。”说罢,他又走到另外一个柜子背后去,跟我解释柜子上那块陈旧的缝隙和柜子构成的逻辑关系,它的“烂”以及这种“烂”如何制造了一个使之成为独特性的机会,最后他总结说:“有时候,艺术家就是这样,是蹲出来的。”
  穿过走廊的时候,汪建伟说,去年的桃树大丰收,结了一百多斤的桃子,但百分之八十都被虫子吃掉了。这让他很纠结,该打农药以保存那百分之八十呢,还是完全遵循环保,只吃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选择后者是“浪费”,选择前者则要消灭虫子,“这就涉及世界观,你不觉得吗?”他问。
  他的选择是:把虫子咬过的桃子排成一排,吃没被虫噬的那部分,“它吃一半,我吃一半,这样来解决我的纠结。”这种例子,大而化之到知识与现实的困境的话,可以用“不可避免的两难”来解释,“这就是‘黄灯’。”
  离开汪建伟工作室的时候,天已经黑尽。这里远离北京市区,也远离大山子、草场地、宋庄等同行扎堆的艺术区,按照汪建伟以前的说法,选址于此,目的也在于“让别人不那么容易找到”。它坐落在这个名叫“黄港”的小村子里,路旁高大的杨树的树影摩挲在大门上,门旁墙上“工作室”的“工”字已经脱落,地址“黄港西路”下面印着几个“移空调打孔通下水道”的电话, 汪建伟那只会自己开门的美式秋田犬乖乖待在屋里,四下万籁俱寂,独见方形铁门上那排字母“W.J.W”,在显眼地发着白光。
  [对话汪建伟]
  我希望我活在现在
  记者:很多人说,你是一个很哲学性的人,当用根本性的、本质的眼光去看待日常事物的时候,你会不会更不“安全”?
  汪建伟:其实没有日常话语。我们一开始把“知识”、“没有知识”和“可以没有知识”分得那么清楚,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功利主义的态度。举例来说,很多对奢侈品感兴趣的人,他们愿意对酒、对奢侈品花很大的力气,但对知识采取的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悖论,他们认为太费劲了。他们对一种酒投入的精力,用来研究一个哲学问题绰绰有余,但他们不做。“累”、“不好玩”、“不懂”,这都捍卫了这种逻辑,我们希望我们聪明,但不希望付出。
  我觉得我的生活态度很朴实,呵呵。我总是想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需要用劳动去知道,不可能投机取巧,没有捷径可走。其实生活也好,哲学也好,都必须是你能触摸到的东西。我希望我活在现在─就是当代,我想了解,当代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不是有个很俗的词吗?“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都非常简单地把这个世界描绘出来了,但我们还在用20年前的姿势在对待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那你是什么意思呢?那你跟世界就是这种关系吗?我承认这个世界的发展,但对不起,我不想跟着这个时代了。但大家又不甘心,没有人愿意被时代抛弃,所以所有的展览都叫“当代”,所有思考的问题都叫“当代”,但散布着棺材气。当人说“这个人有哲学性”,这就是一种非常迂腐的,起码是30年前的思维─这个人说了一句和我不一样的话,所以他很有哲学─其实不是的。他只是不同意现在如此简单的看这个世界的方式。
  记者:那你有知识上的焦虑吗?
  汪建伟:其实焦虑是一个人的基本功能,用不着回避,但有个界限,超过是疾病,没有也是疾病,超过是焦虑,没有焦虑是白痴。猪就没有焦虑。但猪被杀掉之前,也会有焦虑,所以才会把酸排到肉里面。
  记者:可以说你是一个慎思笃行的人吗?
  汪建伟:其实人千万不要划分,这样你就把他放在案板上供着了,要不就是神,要不就是一事无成。你要认可“现存”的概念,这和对一个事情进行归纳是不一样的。现存就是,我是一个个体。其实我比所有的机会主义者更知道现实,比不懂的人更不懂,因为我从来不思考这个东西,就像我从来不思考这个人是不是用哲学去看世界一样。当一个人说别人只是理性的,或是感性的,我觉得这个人跟白痴差不多。我经常出去,别人问你是不是受东方影响,或者西方对东方如何如何,我觉得这种陈词滥调就是白痴的语言。改都改不过来。以前我还想耐心地去说服,后来我发现这就是“现存”,什么意思呢?你出去看见一块石头,你能说服他吗?一个跟你不同的人,就是“现存”。差异就是对现存的基本的态度。
  记者:你跟同行聊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被冒犯吗?
  汪建伟:我不冒犯任何人,我谈我的想法,因为我不是想冒犯你才谈这个问题的。很多人花个十万块钱,去报一个“了解世界班”,我们的世界已经堕落成比资本主义世界还要堕落的世界,我们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而不相信时间,不相信持续。当代的世界,就是不被“现存”所吸收的世界。
其他文献
“啊,我亲爱的爸爸,我爱那英俊少年。我愿到路萨港区,买一个结婚戒指。我无论如何要去!假如你不答应,我就到威客桥上,纵身投入那河水里!我多痛苦,我多悲伤。啊!天哪!我宁愿死去!爸爸,我恳求你!爸爸,我恳求你!”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这首咏叹调《啊!我亲爱的爸爸》,唱出了那些待字闺中的少女们的心声。1月12日晚,上海国际元媛舞会在半岛酒店举行。随着这首歌曲在酒店大堂现场由女高音和着三角钢琴伴奏缓缓唱
期刊
这一天傍晚,侯瀚如来到在广州大有名气的书店方所。书店一半陈列着书品,一半摆置着待售的生活艺术品。侯瀚如慢悠悠地踱过人流量最密集的前台,再往前,就是他即将讲座的小隔间,但没有人认识他。侯瀚如身小,体瘦,衣着日常。广州是他熟悉的地方。1963年他在广州出生,后来去中央美院学习,1990年移居到了巴黎。  冲着侯瀚如前去的美院学生有二、三十人,再加上一些临场驻听的书店读者,讲座的隔间坐满了。比起方所往常
期刊
陈念萱 专栏作家、旅行家、影评人、美食家。1958年出生于台湾嘉义。1987年首度到喜马拉雅山去旅行游学,曾进出不丹12次,印度、尼泊尔无数次。著有不丹系列等二十余部作品;译作有《河经》等。  不丹,藏在喜马拉雅山脉间的小王国,在那里生活的人,不论僧俗,一生总要品尝一回闭关的滋味。早在这个小国因一场婚礼而被媒体大肆报道的多年前,陈念萱早已多次进入不丹,更因为出书数本而为海峡两岸的企业家充当导游游览
期刊
史航 人称“鹦鹉史航”,电视剧、话剧编剧,策划人,网络红人。每周在网上主持读书节目《史航说书》,还在钱粮美树馆举办周末读书讲座。电视剧作品包括《雷雨》、《铁齿铜牙纪晓岚》、《射雕英雄传》等。舞台剧作品包括 《迷宫》、《魔山》、《空中花园谋杀案》等。  史航的家极其单调,简单说来,只有三样东西:人—史航,以及偶尔可能来借宿的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女孩;猫—有时候三只,有时候五只,有时候七八只;书—连史航也
期刊
拿出银行卡在便利店墙上的POS机一刷,水电煤气电话费、交通罚款、信用卡还款、支付宝充值一气呵成。如果你曾经这样做,多半知道拉卡拉。  “复活”之作  这家最早在中国提供线下电子支付的公司,目前拥有金融领域除银行外唯一覆盖全国的物理网络—300个城市,95%便利店网点,5万个自助终端。其背后,是1500万用户,每天40多万笔交易,年度金额3000亿。  它的创始人孙陶然,是一位创业老兵—出道20年六
期刊
在外行人眼里,爱上老爷车可说是件“糟糕”的事儿,除了赚来的钱必定会花得分文不剩,没准儿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老爷车的保养上。开老爷车上路,兴许很“拉风”,但难防它随时会把你扔到半路上,进退两难。但就是这些难伺候的主儿,让收藏者疼爱有加。  在欧洲,成千上万的老爷车爱好者多以富豪为主,藏品多半能达到博物馆水准。而国外的老爷车私人博物馆和俱乐部也为数不少。有宽松的政策和各种组织做后盾,收藏者可以更好地享
期刊
刘军宁每个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去一次,那里是他的单位,支给他一份薪水。每次去他都背着个书包,他用它装上朋友们寄给他的书刊。然后,返回城郊的家里。  多年以来,他都是思想个体户。他跟各界的交往很少,包括学界。但他是思想界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正是由于他及与他思想取径相似的一帮学者的存在,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你不得不承认,自由主义如今已成为中国民间最重要的思潮。  如果给思想界的代表人
期刊
让老爷车恢复原貌,动起来,这是藏家都难解的一道题,但这却是金楠工作的一部分。  和金楠乘车走在城乡接合部的一条小路上,“右拐!”他老到地指挥着司机,弯进一个人迹罕至的废旧车辆处理场。事实上,这些年他购入的不少老爷车,正是从这样的地方“淘”来然后“修”好的从乘客到车主,从买车到成为老爷车专“修”行家,金楠这门手艺让他在老爷车玩家圈子里颇具知名度,也把他送上了人气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舞台。他说,寻觅
期刊
建筑  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全球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去年中国建筑师王澍曾获得此奖。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也于近日揭晓,之前呼声就很高的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终于拿下该奖项,成为继丹下健三、文彦、安藤忠雄、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团队之后,第六位荣膺该奖项的日本建筑师。据悉,本届颁奖典礼将于5月29日在美国波士顿的约翰·F·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举行。  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引用今年评委会的评审辞来说明伊东
期刊
无论在华人还是世界汽车玩家圈里, 无论是玩越野车、四驱比赛、环球自驾游还是玩经典收藏车,到了一定程度(或者一开始),你一定会遭遇这个名字:马大立。没错,此人本身就是个话题。只要说起车,他就能滔滔不绝;他和他的车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毫无疑问马大立是个“腕儿”,不过他并不像娱乐新闻中那些“腕儿”那样神出鬼没。在离香港火炭火车站约2公里的一个街角有一家经营四驱车维修及改装业务的店,店名就叫 “四驱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