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进入国际旅游岛的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分为两类,从不可避免行为和可避免行为两个方面对游客进入后对海南环境的影响展开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旨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 游客进入 环境影响
一、游客环境影响行为分类
本文将进入国际旅游岛的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分为两类:不可避免的行为(包括规范的旅游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和可避免的行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指由人的行为引起的正常的生理需求,如吃饭、住宿、饭店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旅游车辆的使用。无论何时何地会发生,这种行为无关于是否参加旅游活动。旅游行为规范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满足正常的出行需求而产生的各种行为,如邮轮上,徒步观光、购物等,这种行为是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景区,这种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大。
不良游客的旅游行为是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范围以外,以满足其异常行为的旅行需求,如狩猎、采集、践踏、攀爬、涂抹刻画和违章用火、破坏公物等违规行为。另外,还包括因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和行为。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而言是最具破坏性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行为和一般旅游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统称为必然行为。对主要与旅游地生态环境必然产生影响的行为、个人行为和不良旅游行为,是更多游客个人的行为,也可以避免。因此,在针对前两种类型的影响,景区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减少影响;对不良旅游行为,通过改变旅游行为必须消除其影响,是游客行为管理的关键。
二、游客不良旅游行为实地观察分析
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笔者组织研究小组分别在天涯海角风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海南黎苗文化槟榔谷、三亚宋城千古情等具有代表性景区对游客行为进行定点观察。观察小组的成员在各景区的热门景观处对路过的游客行为进行了连续2个小时的观察和随机访问,并详细的记录了经过的游客和其发生的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主要目的就是判断判别在这个地段发生影响环境行为的频率,并试着去分析不同特征游客之间的行为差异。定点观察记录了120名游客的基本行为,根据观察判断的大致年龄结构为:老年人19位,中年人32位,青年人48位,小孩21位,其中中青年游客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游客有45位,对环境危害行为的发生几率为36%。这段时间游客产生的不良行为包括乱扔垃圾、践踏和采摘三种。
1.游客自身因素。从相关记录结果中可知,并没有扔垃圾的行为出现,可能是因为调研小组的观察时间实在早上9点30分到10点30分,大多数游客刚入园,还没有开始制造生产垃圾。其中践踏草坪的游客有19人,采摘植物現象26人,女性游客发生采摘的行为比男性游客的比例要多;从年龄比例来看中青年游客是有不良行为的高发群体。
2.景区管理人员。在对实地调查游客不文明行为访谈中了解到:“当游客认为当有着制服员工在周边监视时,游客会下意识的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景区工作人员的间接管理可以影响游客使其自发修正自身行为达到管理不文明行为的目的。通过导览的解说和旅行手册等向游客进行说明,可以使游客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定,并且解说标识等信息传递地点与不文明行为发生地点越近、其制止游客发生不文明行为的效果更好。
3.景区管理规定。法律强制、管理监控、付费使用和活动禁止等直接管理策略最为常见,这类策略通常直接干涉来改变游客不文明行为达到游客行为管理目的。提出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裁,最大限度的防止破坏行为的发生,通过研究了解到罚款信息的游客比没有收到该信息的游客更加遵守相关规范。如果景区对游客破坏行为采取相关处罚措施,游客可以学到适当行为。
4.随机观察游客行为。另外,观察小组还采取随机偶遇的方式,对自己在景区内碰上的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其中偶遇人数为140人。游客在景区内部主要的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集中在污染海洋资源、采摘花草、践踏植被、乱扔垃圾和其他行为(包括吸烟、下水等行为)五大类上。在所记录的游客中,60位游客发生过采摘行为,42位游客有践踏草坪的行为,30位游客有乱扔垃圾的行为,其他行为的游客8位。
由随机偶遇方式所得到的游客行为相关记录表可知:性别结构方面,采摘行为多发生在女性游客身上;相比之下男性乱丢垃圾的行为要比女性游客比例高;践踏行为上来看男女比例相当。这样的随机观察结构和前面定点观察的结构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的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年龄结构方面,发生采摘行为的群体主要是青少年游客是,中老年游客中没有出现过采摘行为。少年游客发生最多的环境破坏行为依然是采摘,但是在各类行为中的比例依然是少数,仅比老年人要多。乱扔垃圾的行为各个年龄段游客都有发生。最容易发生不良旅游行为的是青年游客,其次是中年游客,老年游客是不良旅游行为发生最小的群体。
三、实地调查游客结果分析
1.游客不文明行为普遍且种类多。文化素养低和环保意识差的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容易产生不文明行为。另外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也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占有意识的表现。还有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可能是游客故意的破坏行为。例如,对眼前的垃圾桶视而不见,把废弃物故意扔入景区舞台、景区茅草屋。这种行为的动机有二种:一种是纯粹为了寻开心、寻求刺激,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作“为了寻求刺激对旅游资源施暴的行为”另一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把破坏对环境、景观作为发泄心中不满的方式。这类行为造成的破坏特别严重。相关调查中显示,游客不文明行为还是很常见的占了将近90%的比例,目前游客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游客不文明行为种类多样,最为常见的有随处乱丢垃圾,非吸烟区吸烟,插队、不谦让老友病残孕,和使用不文明用语。
2.大多数游客厌恶不文明行为。相关调查中可知,受访者中大部分还是极其厌恶不文明行为的,表示会影响自己的游览体验以及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会下降,有一些游客更表示完全接受不了景区的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会选择二次游玩也会告诉家人朋友在选择景区时要避开这个景区。其中一些受访者最接受不了的不文明行为有非吸烟区吸烟,随地吐痰。并表示在景区中有见到一些不讲卫生、不讲秩序,不懂尊爱和一些粗俗行为。
3.景区管理规定存在漏洞。相关调查中可知,景区管理存在漏洞的占49.17%这是一个较大的比例。景区内部服务系统相对来说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了景区内部管理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现象。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与这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线路、牌示系统、垃圾桶、卫生间、休息场所等等公共设施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对游客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旅游景区内不文明现象的增加。
4.景区管理人员存在懈怠。景区管理人员存在懈怠的占了52.5%。景区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会不利于对景区的游客行为管理在景区,缺乏执行力。降低了游客游览体验,而且有些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参考文献:
[1]揭秋云,符国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33-138.
[2]黄小敏,王颖.俄罗斯游客入境海南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6):28-31.
※基金项目:2013年度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项目名称:三亚市游客进入的生态困境和修复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YD59.2013年度三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国际旅游岛游客进入的生态困境和补偿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XYZZ13-27.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 游客进入 环境影响
一、游客环境影响行为分类
本文将进入国际旅游岛的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分为两类:不可避免的行为(包括规范的旅游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和可避免的行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指由人的行为引起的正常的生理需求,如吃饭、住宿、饭店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旅游车辆的使用。无论何时何地会发生,这种行为无关于是否参加旅游活动。旅游行为规范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满足正常的出行需求而产生的各种行为,如邮轮上,徒步观光、购物等,这种行为是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景区,这种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大。
不良游客的旅游行为是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范围以外,以满足其异常行为的旅行需求,如狩猎、采集、践踏、攀爬、涂抹刻画和违章用火、破坏公物等违规行为。另外,还包括因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和行为。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而言是最具破坏性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行为和一般旅游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统称为必然行为。对主要与旅游地生态环境必然产生影响的行为、个人行为和不良旅游行为,是更多游客个人的行为,也可以避免。因此,在针对前两种类型的影响,景区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减少影响;对不良旅游行为,通过改变旅游行为必须消除其影响,是游客行为管理的关键。
二、游客不良旅游行为实地观察分析
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笔者组织研究小组分别在天涯海角风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海南黎苗文化槟榔谷、三亚宋城千古情等具有代表性景区对游客行为进行定点观察。观察小组的成员在各景区的热门景观处对路过的游客行为进行了连续2个小时的观察和随机访问,并详细的记录了经过的游客和其发生的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主要目的就是判断判别在这个地段发生影响环境行为的频率,并试着去分析不同特征游客之间的行为差异。定点观察记录了120名游客的基本行为,根据观察判断的大致年龄结构为:老年人19位,中年人32位,青年人48位,小孩21位,其中中青年游客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游客有45位,对环境危害行为的发生几率为36%。这段时间游客产生的不良行为包括乱扔垃圾、践踏和采摘三种。
1.游客自身因素。从相关记录结果中可知,并没有扔垃圾的行为出现,可能是因为调研小组的观察时间实在早上9点30分到10点30分,大多数游客刚入园,还没有开始制造生产垃圾。其中践踏草坪的游客有19人,采摘植物現象26人,女性游客发生采摘的行为比男性游客的比例要多;从年龄比例来看中青年游客是有不良行为的高发群体。
2.景区管理人员。在对实地调查游客不文明行为访谈中了解到:“当游客认为当有着制服员工在周边监视时,游客会下意识的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景区工作人员的间接管理可以影响游客使其自发修正自身行为达到管理不文明行为的目的。通过导览的解说和旅行手册等向游客进行说明,可以使游客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定,并且解说标识等信息传递地点与不文明行为发生地点越近、其制止游客发生不文明行为的效果更好。
3.景区管理规定。法律强制、管理监控、付费使用和活动禁止等直接管理策略最为常见,这类策略通常直接干涉来改变游客不文明行为达到游客行为管理目的。提出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裁,最大限度的防止破坏行为的发生,通过研究了解到罚款信息的游客比没有收到该信息的游客更加遵守相关规范。如果景区对游客破坏行为采取相关处罚措施,游客可以学到适当行为。
4.随机观察游客行为。另外,观察小组还采取随机偶遇的方式,对自己在景区内碰上的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其中偶遇人数为140人。游客在景区内部主要的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集中在污染海洋资源、采摘花草、践踏植被、乱扔垃圾和其他行为(包括吸烟、下水等行为)五大类上。在所记录的游客中,60位游客发生过采摘行为,42位游客有践踏草坪的行为,30位游客有乱扔垃圾的行为,其他行为的游客8位。
由随机偶遇方式所得到的游客行为相关记录表可知:性别结构方面,采摘行为多发生在女性游客身上;相比之下男性乱丢垃圾的行为要比女性游客比例高;践踏行为上来看男女比例相当。这样的随机观察结构和前面定点观察的结构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的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年龄结构方面,发生采摘行为的群体主要是青少年游客是,中老年游客中没有出现过采摘行为。少年游客发生最多的环境破坏行为依然是采摘,但是在各类行为中的比例依然是少数,仅比老年人要多。乱扔垃圾的行为各个年龄段游客都有发生。最容易发生不良旅游行为的是青年游客,其次是中年游客,老年游客是不良旅游行为发生最小的群体。
三、实地调查游客结果分析
1.游客不文明行为普遍且种类多。文化素养低和环保意识差的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容易产生不文明行为。另外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也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占有意识的表现。还有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可能是游客故意的破坏行为。例如,对眼前的垃圾桶视而不见,把废弃物故意扔入景区舞台、景区茅草屋。这种行为的动机有二种:一种是纯粹为了寻开心、寻求刺激,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作“为了寻求刺激对旅游资源施暴的行为”另一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把破坏对环境、景观作为发泄心中不满的方式。这类行为造成的破坏特别严重。相关调查中显示,游客不文明行为还是很常见的占了将近90%的比例,目前游客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游客不文明行为种类多样,最为常见的有随处乱丢垃圾,非吸烟区吸烟,插队、不谦让老友病残孕,和使用不文明用语。
2.大多数游客厌恶不文明行为。相关调查中可知,受访者中大部分还是极其厌恶不文明行为的,表示会影响自己的游览体验以及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会下降,有一些游客更表示完全接受不了景区的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会选择二次游玩也会告诉家人朋友在选择景区时要避开这个景区。其中一些受访者最接受不了的不文明行为有非吸烟区吸烟,随地吐痰。并表示在景区中有见到一些不讲卫生、不讲秩序,不懂尊爱和一些粗俗行为。
3.景区管理规定存在漏洞。相关调查中可知,景区管理存在漏洞的占49.17%这是一个较大的比例。景区内部服务系统相对来说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了景区内部管理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现象。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与这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线路、牌示系统、垃圾桶、卫生间、休息场所等等公共设施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对游客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旅游景区内不文明现象的增加。
4.景区管理人员存在懈怠。景区管理人员存在懈怠的占了52.5%。景区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会不利于对景区的游客行为管理在景区,缺乏执行力。降低了游客游览体验,而且有些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参考文献:
[1]揭秋云,符国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33-138.
[2]黄小敏,王颖.俄罗斯游客入境海南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6):28-31.
※基金项目:2013年度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项目名称:三亚市游客进入的生态困境和修复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YD59.2013年度三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国际旅游岛游客进入的生态困境和补偿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XYZZ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