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生尤物为疮痏”中的“尤物”释义一辨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是苏轼《荔支叹》中的诗句。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本诗“解题”中写道:“作者把荔支作为祸根,从汉、唐统治者贪图享受,不惜骚扰人民的历史事实,联系到现实,指名揭发那些官僚争新买宠、谄媚无耻的行为,不稍隐讳。”该书在“尤物”一词下注:“尤物,珍异的物品。”(见该书中编第二册159、160页)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在本诗“尤物”下注:“尤物,奇异、珍贵的物品,这里指荔枝以及下面所说的武夷茶、姚黄花。”(见该书校订重排本第四册1445、1446页)
  笔者据上下文推敲寻绎,含咀其意蕴,觉得诗中“尤物”的“物”当取“人”义,“尤物”特指杨贵妃一类的绝色美女。
  “尤物”一语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杜预注:“夏以妹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共子晋申生以骊姬废。”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云:“夏桀宠妹喜,殷纣宠妲己,周幽宠褒姒,皆因之被灭亡。共子即晋太子申生,以晋献公宠骊姬废。是物即美色……尤物指特美之女。”白居易为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写下了著名的《长恨歌》。《长恨歌》开头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接着写唐玄宗爱上“天生丽质”的美女杨玉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载:“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邮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为了“宫中美女一破颜”,争新买宠的臣僚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不顾“惊尘溅血”“奔腾死亡”,差人“每岁飞驰以进”,最后酿成“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宛转峨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的国家动乱与个人爱情的悲剧。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这篇《长恨歌》呢?据白居易的友人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说:“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长恨歌》中没有一处提到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惩尤物”的“尤物”指的是倾国倾城的美女杨玉环是无需辩说的。《荔支叹》诗一开头写道:“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这已明确指出造成“惊尘溅血流千载”的“祸根”是“宫中美人”,而绝非“荔支”。周幽王死于宠爱褒姒。据《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后来,“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如果有人说幽王被杀,是他不该设了些没用的烽火台,岂不叫人“掩口胡卢而笑”么!
  造成天宝年间朝政腐败,民生凋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奸相专权。杨玉环封为贵妃后,杨氏一家皆受恩宠。她的族兄杨钊赐名“国忠”,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拜为右丞相。杨国忠操纵朝政,致使政事败坏。另一个是李林甫。此人在唐玄宗时任宰相,在职十九年,专事谄谀,争宠固权,是造成天宝时期政治腐败的重要人物。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写道:“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元稹诗中所写“作疮痏”的也不是“珍异的物品”,而是“杨与李”一类的“弄权宰相”,“祸根”也是因为“朝廷渐渐由妃子”。苏轼也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所以,他在“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一句上不稍隐讳地写出了“至今欲食林甫肉”的诗句,锋芒所向,直指奸相李林甫。
  清人龚自珍有“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他所希望的是要“天公”降下杰出的人才来给“九州”带来“生气”;苏轼的“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也是为民请命,只是希望“天公”不要降生一些绝色美女,免得当朝君王为美色所迷而不理朝政,也免得那些奸相争宠弄权给百姓造成祸患。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这里古属交州,是贡品荔枝的产地。作者通过催送荔枝的描绘,对唐明皇为了满足“宫中美人一破颜”,以致“惊尘溅血流千载”的行为予以抨击,这和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一样,也是“亦欲惩尤物”的。
  朱、王二位将“尤物”中的“物”释成“物品”,恐怕是忽略了“物”字的“人”义。“物”有“人”义,不乏其例。如:
  1.《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顾炎武云:‘物,人也。’”
  2.《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3.《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4.孟郊《杀气不在边》:“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
  5.《东观汉记·隗嚣传》中有“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一语,李白《古风》之二三作“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通讯地址:400715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其他文献
被叫做“寡妇村”的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钵村,看上去与岛上其他村落没什么不同,却不寻常地承载着台湾与大陆的情愫。这是对亲人忠贞不渝的负责与期待,也是对两岸统一坚定不移的信念。  福建东山县铜钵村安静地坐落在面海的缓坡上,漂亮的洋楼错落有致,小学教学楼、戏院、敬老院等拔地而起;穿着时髦的男女青年驾驶着摩托车、小轿车不时奔驰而过。  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有谁会想到,1950年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人
期刊
我的专业方向是搞文学评论和写作的。积习难改,我常常带着写书评的眼光读书,不论读熟人的书还是读生人的书,都要说点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毛病,就常常得罪人。我又有两癖:一是爱收集有关写作的成语、谚语癖;二是藏书癖。例如,马国凡先生的《熟语丛书》;温端正先生的《谚语》、《歇后语》以及在上海主编的《语海》;武占坤先生主编的《中华风土谚志》、自著的《中华谣谚研究》、《汉语熟语通论》(修订本)等,我都有。最近又
期刊
在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中,林培松注重笔墨表现语言的丰富,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趣味,能在奔放中求宁静,粗犷中求精微,磅礴开合中显清秀飘逸。  认真品读林培松近期的作品,呈现给人的是一派祥和阳光的景象。作品流露出的是优美而抒情的意境之美:有烟云缭绕群峰之中的流动之美,有古道遥遥、古木参天的雄阔之美,有小桥流水渔歌唱晚的田园之美。小品雅趣古韵风雅,通景巨制开合大度、气势壮美,可贵之处给人以画外有画
期刊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崇武就称崇武乡守节里。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崇武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
期刊
闽南红砖厝有全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皇宫起”体式,即仿照紫禁城皇宫的体式建造。闽南红砖厝还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这说的是闽南红砖厝“皇宫起”的建筑形式。  闽系红砖建筑,在闽南以泉州为核心,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红砖建筑以三间张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对汉、英语之间的对称(或对等)与不对称(或不对等)现象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现象的列举对比上,且多从语言外部追本溯源,很少从语言内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汉、英语际交际中不仅存在一定数量的高度对称的对应语词,如“黑板”与blackboard,和少数谚语,如“血浓于水”与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更存在大量实际对称很
期刊
口福  福州地理位置优越,“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益”,拥有“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和“满城绿荫,暑不张盖”的山水城市景观,加之福州偏居东南,远离中原,避离了政治斗争和兵荒马乱,成为理想的安乐之所。  同时,这里海风浸润、三山遮蔽、气候宜人、物产丰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丰年治世,气象闲暇”。加之南迁汉人带来的崇礼重教、和合儒雅的内陆气质,福州文教昌明、世风古
期刊
刘世儒先生曾经对量词“幅”作过论述,认为“幅”称量“布帛”是由本义而来,用于“纸”是取其平面作用[1]。因为刘先生主要侧重于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量词研究,受语料所限,对“幅”的演变过程描写得颇为简单,事实上,“幅”虚化为量词后经历了“度量量词—度量量词和个体量词—个体量词”三个阶段。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一、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时代    《说文
期刊
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学家在给文字下定义时都说,文字是传递信息的书写符号系统;只有中国当代辞书,无一例外,都把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这种显然错误的定义,却是迄今统治着中国语言文字教学和研究的一整套基础概念。北大语言学教授苏培成竟然断言:这是一切文字的共性;还说,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所以,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把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既不符合事实,也有悖于逻辑。因为文字,不都是
期刊
“有+VP”一类句式近些年颇受语法学界关注,多数论者认为这类句式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通话,并形成新的语法变异。关于这一变异形式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王森等人认为,普通话中这一新兴的句式“与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有关”,近代汉语为普通话中这一句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依据”。①王森等所谓“近代汉语北方话中同类格式的遗留”,唯一的根据是孙锡信《〈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一些语法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