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时角度看量词“幅”属性的演变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世儒先生曾经对量词“幅”作过论述,认为“幅”称量“布帛”是由本义而来,用于“纸”是取其平面作用[1]。因为刘先生主要侧重于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量词研究,受语料所限,对“幅”的演变过程描写得颇为简单,事实上,“幅”虚化为量词后经历了“度量量词—度量量词和个体量词—个体量词”三个阶段。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一、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时代
  
  《说文解字》:“幅,布帛广也。从巾,畐声。”
  “幅”的本义为“布帛的宽度”。以下用例即为“幅”的本义:
  (1) 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
  (《睡虎地秦墓竹简》)
  (2) 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重廿五两,直钱六百。(《敦煌汉简释文》)
  “布帛”的宽度不尽相同,为统一这种差别,先秦就曾经专门制定法律规定“幅”的量度:
  (3) 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书·食货志》)
  按《汉书·食货志》所记载,规定“幅”的标准度量应该是西周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了规定的标准量,以后说到“一幅”,就知道是“二尺二寸的宽度”,所以“幅”转变为了度量衡量词。
  (4) 亭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者大。( 《墨子·卷十五》)
  这里“幅”是指用在“旗帜”上的“帛”的宽度,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幅”做量词的用法。可见,“幅”首先是从名词“布帛的宽度”虚化为“度量量词”,虚化的方式是人们对“幅”进行约定,将其固定为“二尺二寸”这一宽度,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这一过程早在先秦就已经完成,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把
  “幅”的这种用法指出来,这是对“幅”作度量量词的忽略。
  
  二、量词“幅”的发展演变
  
  (一)中古(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两汉时期“幅”仍只做“度量量词”,量“幡”等旗帜类物品,用法与先秦相同。
  魏晋南北朝,“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度量量词使用的如:
  (5)衣皂上绛下,裳前三幅,后四幅。
   (《南齐书·舆服》)
  (6) 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
   (《南齐书·明帝》)
  “四幅伞”是指用“四幅布”做成的“伞”,“幅”为度量量词。
  这时,“幅”做个体量词的用法也出现了:
   (7) 魏国之幡过半矣。……唯有一幅,观其年号,是姚秦时幡。(《洛阳伽蓝记·卷五》)
  此处“幅”称量“幡”,表示“幡”的个体数量,“幅”为个体量词。“幡”是布帛类事物,与“幅”的本义有关。这很符合语法化的“保持原则”,即“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2]从量词的角度来说,词的本义对虚化为量词后所称量的对象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
  刘世儒先生认为“幅”作个体量词是从其“布帛”本义发展而来,这是由于他没有发现“幅”做度量量词这一用法的缘故。事实上,“幅”作个体量词是由度量量词虚化来的。“幅”虚化为度量量词后,最初是用于表示精确的宽度,到后来便渐渐演变为“有一定宽度”的含义,这是“幅”从度量量词转向个体量词的过渡。当然,这种过渡与“幅”前面的数词有关,一般来说,只有在数词是“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度量量词转变为个体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这样的句子:
  (8) 峰上有泉飞流。如一幅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晋《荆州记》)
  这里的“幅”可以认为是度量量词,表示泉的确切宽度,也可以认为是个体量词,仅表示有一定宽度的个体数量,这可以看作是“幅”由度量量词向个体量词过渡的形式。实际上,这句话中的“幅”的度量义已经不明显了,因为人们关心的不是“泉”的宽度是多少,而是有一定宽度这层含义。正是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度量量词“幅”又进一步虚化,成为了只表示“有一定宽度”的个体量词了。
  这一时期,“幅”还可以用来量“纸”:
  (9) 忽见有白纸一幅,长尺余,标蛮女头,乃起扳取。 (南朝宋《异苑》)
  (10) 蜜香纸……大秦献三万幅。帝以万幅赐阵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令写所撰《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以进。(晋《南方草木状》)
  “幅”是“布帛”的标准宽度,但纸没有这种度量标准,所以用“幅”量“纸”取的是其个体量词的意义。例(9)“长”只有“尺余”,宽度肯定不会是“二尺二寸”的“幅”,所以此处的“幅”是个体量词。例(10)中,前面出现“三万幅”,后面出现“万幅”,很明显指的也是“纸”的个体。
  从量“布帛”发展到量“纸”,这是个体量词“幅”的第一次泛化。自古以来,“布帛”和“纸”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文解字》“纸,絮一苫也。从纟氏声。”[3]《汉语大字典》纸“本指漂洗蚕茧时附著于筐上的絮渣,呈方形。后指以丝为原料的缣帛。”[4]可见,最早的“纸”就是漂洗丝棉时在竹帘上留下的絮状物,晾干后形成一张薄片,人们经过加工后用以书写,这便是早期的“丝絮纸”。后来以丝为原料的缣帛也称为“纸”。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
  早期的“纸”也是属于“布帛”类的,所以才会“从纟”。直到东汉蔡伦革新造纸法,纸的原料才有所改变,成为植物纤维纸。在植物纤维“纸”发明以前,人们以“帛”为“纸”,出现了“帛书”。在植物纤维“纸”发明以后,人们的书画作品仍然大多采用“帛”和“纸”这两种材质,尤其是绘画,宋代以前绘画都用绢帛。从“布帛”和“纸”的形状来看,二者都有“长”和“宽”二维特征。正是因为“布帛”与“纸”有这样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受类推作用的影响,“幅”称量的对象很快就从“布帛”自然发展到了“纸”,这一过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所以用“幅”量“纸”是由于“布帛”和“纸”的相关似和相似性,而不是刘世儒先生所说的是取“纸的平面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幅”既可以做度量量词,也可以做个体量词。其语义演变如下:度量量词“二尺二寸的宽度” (虚化) → 个体量词,称量“有一定宽度”的布帛类事物(泛化)→ 个体量词,称量“纸”。
  (二)近代
  1.唐宋元时期
  唐、宋、元三个朝代度量量词“幅”仍继续延用。如:
  (11) 之高以其纵诞,乃为狭被蔬食以激厉之。之横叹曰:“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
  (《梁书·列传第二十二》)
  前一句有“狭被”一词,后面“百幅被”当指“幅面非常宽的被”,“百”可能只是虚指,极言其大,不一定是指精确的数量。
   (12)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
  (杜荀鹤《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这里的“幅”也是指“度量”,有史料证明:
  扬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棹,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自白沙
  沂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
  (《唐国史补·卷下》)
  “数十幅”是言“帆”大,所以“幅”当为度量量词。当然“十幅帆飞”中“十幅”也不一定就是确指的数量,可能只是指“帆”的宽度大而已。
  “幅”做个体量词的数量也增加了,用以称量“布帛”类、“纸”类以及以其为载体的事物,如:
  (13) 赐时服一幅。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14) 巴笺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李商隐《宫中曲》)
  (15) 死之日,家无一钱,但有书三万轴,画数百幅耳。(《苏轼集》)
  “时服”指“当时的衣服”,“幅”称量“衣服”应为个体量词。“幅”称量的“纸”类事物大多为“书信”、“诗文”、“书法”等。
  宋代时“幅”出现了下面的用法:
  (16) 澹色烟昏,浓光清晓,一幅闲情。
  (吴文英《柳梢青·题钱得闲四时图画》)
  根据词的题目及前后文语境可以得知,这是用来描绘“四时图画”的词,“闲情”可以理解为“闲适的情景”。这里“幅”所称量的对象变得抽象了。Heine等曾提出语法化背后潜在一个非常具体的认知原则,即“利用旧途径表达新功能”[5],通过这一原则,具体的概念可以用来理解、解释或描述更为抽象的概念,而驱动这一语法化过程的认知因素便是隐喻。前面“幅”可以用以称量“图画”,而“情景”从人们的视觉角度来说,就是映入人眼中的一幅图画。基于两者的这种相似点,发生了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转移,即从具体概念域投射到了抽象概念域,完成了从物到质的范畴转移,“幅”的语义更加虚化。
   综观唐宋元三代“幅”的用法,一方面可做度量量词,仅用于称量“布帛”,没有出现称量“纸类”事物的用法,这说明度量量词没有发生进一步的泛化;一方面可做个体量词,量“布帛类”和“纸类”事物。从数量上来看,“幅”做度量量词和做个体量词出现的比例大体相当,做度量量词全部是称量“布帛”,做个体量词则称量“纸类”事物较为常用。
  2.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虽然“幅”仍然是做双重量词,但在两种量词的比重上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做度量量词的越来越少,个体量词越来越多。从称量事物的类别来看,“幅”做个体量词称量“布帛类”事物的不多,主要侧重于称量“书法字画”“书信”“诗文”等类的名词,新出现的名词也都没有超出这几类范畴,“幅”称量“纸类”事物的倾向性可见一斑。
  清代出现了下面的用法:
  (17) 一幅顽皮不觉羞,桃僵李代马为牛。
   (《凤凰池·第六回》)
  (18) 大凡小人见正人,有两幅面孔。
  (清《歧路灯·第九十回》)
  (19) 一幅乌黑的脸,腆着大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例(17)“顽皮”应为“顽皮的样子”,从视觉角度来说,这也是一幅画面,所以可以用“幅”来称量。
  例(18)和(19)用“幅”称量“面孔”和“脸”,这是前代所没有的,在现代汉语里,这是属于量词“副”的用法。因此,我们检索了“副”在各个时期的用例,发现早在明代时“副”便开始用以称量“嘴脸”一类的名词了,因此,此处的“幅”应该是“副”的误写。
  (三)现当代时期
  现当代时期,“幅”做度量量词的用法消失了,只做个体量词,跟前代一样仍称量“布帛”和“纸质”两大范畴,但具体称量的事物范围也有所缩小,“布帛类”的“衣服”等事物不再用“幅”称量,“纸质类”中的“诗文书信”也都不见了。
  这一时期,“幅”称量抽象事物的用法大为增加:
  (32) 大家都想跑出去看看,胜利是怎样一幅情景。(《四世同堂·饥荒》)
  (34) 洪水峪众乡亲看到了一幅无比和谐充满人性的动人景象。(刘恒《伏羲伏羲》)
  现当代时期出现的“情景”“图景”“景象”,与宋代的“闲情”、清代的“顽皮”基本上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因为这些与“图画”一样,都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画面”形象,通过隐喻机制的作用,便从具体概念域转移到抽象概念域了。
  
  参考文献
  [1]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
  [2]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3]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4]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
  [5]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通讯地址:361005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厦门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西门 西门是福州历代旧城中的明朝府城的城门。  双抛桥 传说昔日有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门婚事,两人便于月夜在此桥投河自尽殉情自杀。不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说此桥原名“合潮桥”,原先下接两条河流,与之前的另外一座桥“发苗桥”合称“双抛”。  茶亭 为了方便城里到台江的行人,有僧人在路上搭盖一亭免费送茶、供人休息。现在的茶亭小学门口的亭子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茶亭。  洋头口 原来的台江有浦东、
期刊
历经岁月的洗礼,樟脚村的石墙已是一片斑驳。墙上那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块,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赭黄、藏青的各种色泽,在散射光下,是那样的多姿、绚丽、缤纷。这些丰富的色彩加上造型别致、错落有形的石屋犬牙交错,层层重叠,俨然一幅古朴、沧桑的油彩画。  樟脚墙石美,  村小风景好。  女娲有遗石,  “赤壁”何须烧?  樟脚村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距今已有200
期刊
在福建省漳浦县偏僻的山区里,隐匿着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那是赵宋皇族后裔流落闽南后建造的“微缩版”都城——赵家堡。令人更为惊喜的是,赵家堡里至今还保留着皇家内府当年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  发现赵家堡  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  1982年,当时福建省漳州市正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专家组在巡查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
期刊
被叫做“寡妇村”的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钵村,看上去与岛上其他村落没什么不同,却不寻常地承载着台湾与大陆的情愫。这是对亲人忠贞不渝的负责与期待,也是对两岸统一坚定不移的信念。  福建东山县铜钵村安静地坐落在面海的缓坡上,漂亮的洋楼错落有致,小学教学楼、戏院、敬老院等拔地而起;穿着时髦的男女青年驾驶着摩托车、小轿车不时奔驰而过。  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有谁会想到,1950年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人
期刊
我的专业方向是搞文学评论和写作的。积习难改,我常常带着写书评的眼光读书,不论读熟人的书还是读生人的书,都要说点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毛病,就常常得罪人。我又有两癖:一是爱收集有关写作的成语、谚语癖;二是藏书癖。例如,马国凡先生的《熟语丛书》;温端正先生的《谚语》、《歇后语》以及在上海主编的《语海》;武占坤先生主编的《中华风土谚志》、自著的《中华谣谚研究》、《汉语熟语通论》(修订本)等,我都有。最近又
期刊
在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中,林培松注重笔墨表现语言的丰富,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趣味,能在奔放中求宁静,粗犷中求精微,磅礴开合中显清秀飘逸。  认真品读林培松近期的作品,呈现给人的是一派祥和阳光的景象。作品流露出的是优美而抒情的意境之美:有烟云缭绕群峰之中的流动之美,有古道遥遥、古木参天的雄阔之美,有小桥流水渔歌唱晚的田园之美。小品雅趣古韵风雅,通景巨制开合大度、气势壮美,可贵之处给人以画外有画
期刊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崇武就称崇武乡守节里。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崇武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 “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
期刊
闽南红砖厝有全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皇宫起”体式,即仿照紫禁城皇宫的体式建造。闽南红砖厝还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这说的是闽南红砖厝“皇宫起”的建筑形式。  闽系红砖建筑,在闽南以泉州为核心,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红砖建筑以三间张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对汉、英语之间的对称(或对等)与不对称(或不对等)现象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现象的列举对比上,且多从语言外部追本溯源,很少从语言内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汉、英语际交际中不仅存在一定数量的高度对称的对应语词,如“黑板”与blackboard,和少数谚语,如“血浓于水”与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更存在大量实际对称很
期刊
口福  福州地理位置优越,“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益”,拥有“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和“满城绿荫,暑不张盖”的山水城市景观,加之福州偏居东南,远离中原,避离了政治斗争和兵荒马乱,成为理想的安乐之所。  同时,这里海风浸润、三山遮蔽、气候宜人、物产丰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丰年治世,气象闲暇”。加之南迁汉人带来的崇礼重教、和合儒雅的内陆气质,福州文教昌明、世风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