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利主义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中,高中生道德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与完善和谐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前提
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是指高中生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日常的道德行为。和谐校园是提高个人品德建设重要的外部环境。它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围绕和谐校园开展个人品德建设是其内在要求之一。
(二)提高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
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教学的和谐,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学校管理的和谐,学生言行与身份的和谐等等。而高中生个人品德的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可以加快与完善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缺失问题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
(一)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当代高中生社会公德行为的总体现状是积极规范、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都认同“德为万事先”的观点,认为德性是安身之本,认同社会公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则缺乏内省精神 ,难以做到“慎独”“笃行”,甚至做出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如无文明礼貌意识,无节约意识,无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爱护公共财物意识……
(二)全局观不强,过度关注个人利益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互交织、碰撞,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高中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和动摇,蔑视高尚的道德理想,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个人至上,人生价值观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迷失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当代高中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全局观念不强……已经严重影响和谐校园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问题对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修养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营造了不良的德育环境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社会中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界限混淆,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政治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以权谋私利、贪赃枉法、造假、偷税漏税、生活作风腐化;经济领域,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滋生。欺骗、讹诈行为随处可见。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毒化着整个社会风气,其产生的负效应大大降低了正面教育的效果。高中校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方面的不和谐造成当代高中生德育知识的缺失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知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中校园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可是多年来高中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人文道德教育,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
四、提升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校园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当代高中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将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品德。加强学生自身修养的第一步就是自身努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第二步就是培养坚强的毅力。第三步就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第一,完善道德教育途径,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所谓显性教育就是指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各种团、队、班的活动实施的道德教育。而这种“教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且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单向性与强制性的特点,其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显性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隐性教育,而所谓的隐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精心设计良好环境,营造积极身上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第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知行脱节。新时代新形势的到来以及西方思潮的侵袭形成了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局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传统的德育模式---灌输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实际生活。
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选择,同时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需要,这样才能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校园道德环境建设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现在部分高中里到处出现“厕所文化”“课桌文化”,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惩罚机制来约束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在教学活动中举行道德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众所周知,和谐校园的建设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校环境的和谐、学校教育的和谐。而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学校道德教育,校园道德环境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结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一方面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可以创建优良的学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点滴积累与终身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建设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一、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前提
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是指高中生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日常的道德行为。和谐校园是提高个人品德建设重要的外部环境。它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围绕和谐校园开展个人品德建设是其内在要求之一。
(二)提高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
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教学的和谐,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学校管理的和谐,学生言行与身份的和谐等等。而高中生个人品德的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可以加快与完善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缺失问题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
(一)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当代高中生社会公德行为的总体现状是积极规范、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都认同“德为万事先”的观点,认为德性是安身之本,认同社会公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则缺乏内省精神 ,难以做到“慎独”“笃行”,甚至做出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如无文明礼貌意识,无节约意识,无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爱护公共财物意识……
(二)全局观不强,过度关注个人利益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互交织、碰撞,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高中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和动摇,蔑视高尚的道德理想,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个人至上,人生价值观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迷失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当代高中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全局观念不强……已经严重影响和谐校园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问题对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修养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营造了不良的德育环境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社会中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界限混淆,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政治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以权谋私利、贪赃枉法、造假、偷税漏税、生活作风腐化;经济领域,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滋生。欺骗、讹诈行为随处可见。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毒化着整个社会风气,其产生的负效应大大降低了正面教育的效果。高中校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方面的不和谐造成当代高中生德育知识的缺失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知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中校园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可是多年来高中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人文道德教育,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
四、提升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校园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当代高中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将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品德。加强学生自身修养的第一步就是自身努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第二步就是培养坚强的毅力。第三步就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第一,完善道德教育途径,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所谓显性教育就是指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各种团、队、班的活动实施的道德教育。而这种“教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且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单向性与强制性的特点,其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显性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隐性教育,而所谓的隐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精心设计良好环境,营造积极身上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第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知行脱节。新时代新形势的到来以及西方思潮的侵袭形成了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局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传统的德育模式---灌输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实际生活。
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选择,同时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需要,这样才能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校园道德环境建设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现在部分高中里到处出现“厕所文化”“课桌文化”,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惩罚机制来约束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在教学活动中举行道德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众所周知,和谐校园的建设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校环境的和谐、学校教育的和谐。而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学校道德教育,校园道德环境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结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一方面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可以创建优良的学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点滴积累与终身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建设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